一种带保温的防冻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94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保温的防冻水表,包括水表本体、保温外壳、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表本体上分别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外端均具有螺纹接口用于将水表本体连接至管路中,所述保温外壳覆盖于所述水表本体外周面及下底面、进水管及出水管外周,所述保温外壳从内至外分别为导热层、保温层和防腐层,所述导热层和保温层之间嵌设有伴热带,所述保温外壳通过导热层固定于所述水表本体外周面及下底面,所述水表本体上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表盘,用于显示水表相关数据,所述表盘上设置有透明玻璃片,用于将表盘与外界隔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水表的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温防冻,保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保温的防冻水表
本技术涉及冬季用水表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带保温的防冻水表。
技术介绍
目前还有很多水表安装于室外,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发生冰冻损坏;即使水表安装于室内,如果碰到极寒天气,也无法保证水表的正常使用,在恶劣条件下极易发生水表内水凝固膨胀,造成水表本体被挤压变形,无法恢复,从而影响水表的正常使用精度及使用寿命,耐用性能下降,更有甚者,水表直接被冻裂,完全无法使用,只能更换新的水表。一旦水表被损坏而未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将无法及时了解并控制水的分配用量,会极大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节水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保温的防冻水表,能实现水表的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温防冻,保温效果好。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带保温的防冻水表,包括水表本体、保温外壳、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表本体上分别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外端均具有螺纹接口用于将水表本体连接至管路中,所述保温外壳覆盖于所述水表本体外周面及下底面、进水管及出水管外周,所述保温外壳从内至外分别为导热层、保温层和防腐层,所述导热层和保温层之间嵌设有伴热带,所述保温外壳通过导热层固定于所述水表本体外周面及下底面,所述水表本体上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表盘,用于显示水表相关数据,所述表盘上设置有透明玻璃片,用于将表盘与外界隔绝。优选的是,下凹的表盘相对的两侧面均固定嵌入有一对海绵块,所述透明玻璃片两端分别插入至一对海绵块之间。优选的是,所述水表本体上顶面设置有防护盖,其一侧铰接于所述水表本体的一侧,所述防护盖的另一侧与所述水表本体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盖也设置为从内至外分别为导热层、保温层和防腐层,所述导热层和保温层之间嵌设有伴热带。优选的是,所述防护盖的另一侧具有内凹的螺纹孔,所述水表本体的另一侧上铰接有连接板,其具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板转动为竖直向上时,连接板的螺纹孔与防护盖上的螺纹孔恰好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是,所述防护盖与表盘相对应的中心为透明板,所述防护盖剩余的外周设置为从内至外分别为导热层、保温层和防腐层,所述导热层和保温层之间嵌设有伴热带。优选的是,所述保温层为石棉层或聚乙烯发泡层或保温板材。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带保温的防冻水表通过将保温外壳延伸至进水管和出水管,双重保温,基本上实现水表不再被冻裂损坏;同时通过海绵块的设置实现透明玻璃片的防护,进而实现对表盘的防护;另外防护盖的设置也进一步保护了透明玻璃片和表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温外壳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表本体,2、进水管,3、出水管,4、保温外壳,5、防护盖,6、表盘,7、透明玻璃片,8、海绵块,9、连接板,10、导热层,11、伴热带,12、保温层,13、防腐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带保温的防冻水表,包括水表本体1、保温外壳4、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水表本体1上分别连通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进水管2和出水管3外端均具有螺纹接口用于将水表本体1连接至管路中,所述保温外壳4覆盖于所述水表本体1外周面及下底面、进水管2及出水管3外周,所述保温外壳4从内至外分别为导热层10、保温层12和防腐防锈层,所述导热层10和保温层12之间嵌设有伴热带11,所述保温外壳4通过导热层10固定于所述水表本体1外周面及下底面,所述水表本体1上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表盘6,用于显示水表相关数据,所述表盘6上设置有透明玻璃片7,用于将表盘6与外界隔绝。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保温外壳4设置有多层,伴热带11设置于保温层12及导热层10之间,伴热带11发热用于对水表本体1进行加热,导热层10用于将伴热带11的热量迅速传递至水表本体1内,保温层12用于保温,最大程度防止伴热带11的热量传递至水表本体1外周的环境中,造成资源浪费,加热保温利用率低、效果差,防腐层13用于防止保温外壳4被腐蚀,从而影响内层保温层12的使用效果。导热层10、保温层12、防腐层13均为现有常规能实现相应功能的结构,无特殊改进。保温外壳4一直延伸至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上,从而使得管路中的水流入或流出水表本体1时均先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保温,使得流入或流出的水尽量不影响水表本体1的使用,双重保温防冻的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再未出现水表冻裂损坏的情况。透明玻璃片7用于隔绝保护表盘6,同时又能准确读取表盘6中显示的数据。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下凹的表盘6相对的两侧面均固定嵌入有一对海绵块8,所述透明玻璃片7两端分别插入至一对海绵块8之间。透明玻璃片7一般不会很厚,一对海绵块8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或恰好紧挨,透明玻璃片7插入至一对海绵块8之间,一对海绵块8一方面可以固定透明玻璃片7,另一方面当水表本体1具有轻微的振动或者内部具有一定的水膨胀等情况时,透明玻璃片7可挤压海绵块8,从而使得透明玻璃片7的位置可发生一定程度的自动调整,保护透明玻璃片7不被损坏。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水表本体1上顶面设置有防护盖5,其一侧铰接于所述水表本体1的一侧,所述防护盖5的另一侧与所述水表本体1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盖5也设置为从内至外分别为导热层10、保温层12和防腐层13,所述导热层10和保温层12之间嵌设有伴热带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护盖5的设置可进一步保护透明玻璃片7,防止其被外界的杂质或异物等损坏。另外,防护盖5可拆卸连接于水表本体1上,当需要读数时,打开防护盖5即可,不影响透明玻璃片7的读数。防护盖5也与保温外壳4的结构相同,实现水表本体1全面无死角的保温防冻。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盖5的另一侧具有内凹的螺纹孔,所述水表本体1的另一侧上铰接有连接板9,其具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板9转动为竖直向上时,连接板9的螺纹孔与防护盖5上的螺纹孔恰好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如图1所示为连接板9转动为竖直向上时的状态图,此时防护盖5与水表本体1通过螺栓连接,当需要打开防护盖5时,只需要拆除螺栓,打开即可,而连接板9绕其下端的铰接边转动180度为竖直向上的状态。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盖5与表盘6相对应的中心为透明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保温的防冻水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表本体、保温外壳、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表本体上分别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外端均具有螺纹接口用于将水表本体连接至管路中,所述保温外壳覆盖于所述水表本体外周面及下底面、进水管及出水管外周,所述保温外壳从内至外分别为导热层、保温层和防腐层,所述导热层和保温层之间嵌设有伴热带,所述保温外壳通过导热层固定于所述水表本体外周面及下底面,所述水表本体上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表盘,用于显示水表相关数据,所述表盘上设置有透明玻璃片,用于将表盘与外界隔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保温的防冻水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表本体、保温外壳、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表本体上分别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外端均具有螺纹接口用于将水表本体连接至管路中,所述保温外壳覆盖于所述水表本体外周面及下底面、进水管及出水管外周,所述保温外壳从内至外分别为导热层、保温层和防腐层,所述导热层和保温层之间嵌设有伴热带,所述保温外壳通过导热层固定于所述水表本体外周面及下底面,所述水表本体上顶面具有向下凹陷的表盘,用于显示水表相关数据,所述表盘上设置有透明玻璃片,用于将表盘与外界隔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温的防冻水表,其特征在于,下凹的表盘相对的两侧面均固定嵌入有一对海绵块,所述透明玻璃片两端分别插入至一对海绵块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温的防冻水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正虎佘远展李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鸿图创新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