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锅炉掺烧的中储式飞灰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481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锅炉掺烧的中储式飞灰输送系统,在煤仓间增设飞灰中储仓,飞灰中储仓与煤仓同样位于给煤机运转层上方,飞灰中储仓的底部为分支灰斗,分支灰斗下方设置与给煤机运转层联通的操作平台,飞灰中储仓通过管道与上游灰库连通,分支灰斗底部出口连通于送灰风管路上,该送灰风管路的出口连通于磨煤机或CFB炉膛,利用一次风作为送灰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灰库与锅炉之间设置一个缓冲仓,即紧邻煤仓单侧布置飞灰中储仓,便于结构支撑,且靠近底层磨煤机或CFB锅炉,灰输送管路短,流动阻力小,调节功能可靠,检修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锅炉掺烧的中储式飞灰输送系统
本技术属于动力工程领域,用于解决锅炉掺灰混烧时的飞灰输送问题。
技术介绍
高碳飞灰的利用途径基本为送入动力锅炉再燃,可燃用飞灰的锅炉有煤粉炉及CFB炉,飞灰的输送方式与掺混点选择十分重要,系统配置错误就不能实现飞灰有效利用。如某工程动力锅炉为CFB炉,在上煤过程将飞灰均匀混入煤中,再通过给粉机送入炉膛,结果锅炉飞灰含碳量仍居高不下,只能放弃掺烧。另一工程锅炉为煤粉炉,飞灰采用仓泵直接送入磨煤机内,结果磨煤机正常运行时,无法将飞灰掺进磨煤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出一种用于锅炉掺烧的中储式飞灰输送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用于锅炉掺烧的中储式飞灰输送系统,紧邻煤仓单侧设置飞灰中储仓,该飞灰中储仓位于给煤机运转层上方,飞灰中储仓的底部为分支灰斗,该给煤机运转层近分支灰斗的位置设置操作平台,飞灰中储仓中储仓通过管道与上游灰库连通,分支灰斗底部出口通过落灰管路连通于送灰风管路上,该送灰风管路的出口连通于磨煤机或CFB炉膛。优选的,所述落灰管路上设有给粉机及其上游关断阀。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与给粉机、上游关断阀的距离满足人工操控需要。优选的,还包含一次冷风管和一次热风管,一次冷风管、一次热风管的出口汇合后连接送灰风管路,在一次冷风管、一次热风管上均设置控制温度及流量的调节门和控制启闭的隔绝门,所述送灰风管路上设置控制流量的调节门、控制启闭的隔绝门和流量计。优选的,对于CFB锅炉,所述送灰风管路内单独通入一次热风优选的,对于煤粉炉,所述送灰风管路内通入经冷热混合的调温风。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灰库与锅炉之间设置一个缓冲仓,即紧邻煤仓单侧布置飞灰中储仓,便于结构支撑,且靠近底层磨煤机或CFB锅炉,输送管路短,流动阻力小,调节功能可靠,检修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及输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重点在于,在锅炉煤仓旁设置飞灰中储仓1,该煤仓和飞灰中储仓1位于给煤机运转层8的上方。飞灰中储仓1底部为分支灰斗2,其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即可。给煤机运转层8近分支灰斗2的位置设置操作平台7及扶梯,供人员行走和停留。飞灰中储仓1通过管道与上游灰库连通,飞灰中储仓1的分支灰斗2底部出口通过落灰管路5连通于送灰风管路6上,落灰管路5上设有给粉机51及上游关断阀52。上述操作平台7与给粉机51及上游关断阀52的距离满足实现人工操控和检修即可。对于煤粉炉,送灰风管路6的出口连通于磨煤机;对于CFB锅炉,送灰风管路6的出口连通于CFB炉膛。对于煤粉炉,混合时风灰比与风煤比取值接近,输送风温度与煤粉气流温度取值接近,风灰双相流最大压降不超过BMCR工况磨煤机通风阻力,流速控制在18~20m/s、送灰风与磨煤机出粉管内气固双相流同温混合为佳,温度不能过高,因此送灰风管路6内通入的是经冷热风混合后的调温风输送飞灰,如图2所示,包含一次冷风管61和一次热风管62,一次冷风管61、一次热风管62的出口汇合后连接送灰风管路6,在一次冷风管61、一次热风管62上均设置控制温度及流量的调节门和控制启闭的隔绝门,一次热风管62上还需要设置止回阀,同时在送灰风管路6设置控制流量的调节门、控制启闭的隔绝门和流量计。对于CFB锅炉,由于飞灰挥发分极低,热风输送直接进入炉膛燃烧,不会引发副作用,因此送灰风管路6内通入单独一次热风作为飞灰的输送风,将飞灰直接送入CFB炉膛,对应图2的仅将一次热风管62与送灰风管路6连通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锅炉掺烧的中储式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紧邻煤仓单侧设置飞灰中储仓(1),该飞灰中储仓(1)位于给煤机运转层(8)上方,飞灰中储仓(1)的底部为分支灰斗(2),该给煤机运转层(8)近分支灰斗(2)的位置设置操作平台(7),飞灰中储仓(1)中储仓通过管道与上游灰库连通,分支灰斗(2)底部出口通过落灰管路(5)连通于送灰风管路(6)上,该送灰风管路(6)的出口连通于磨煤机或CFB炉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锅炉掺烧的中储式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紧邻煤仓单侧设置飞灰中储仓(1),该飞灰中储仓(1)位于给煤机运转层(8)上方,飞灰中储仓(1)的底部为分支灰斗(2),该给煤机运转层(8)近分支灰斗(2)的位置设置操作平台(7),飞灰中储仓(1)中储仓通过管道与上游灰库连通,分支灰斗(2)底部出口通过落灰管路(5)连通于送灰风管路(6)上,该送灰风管路(6)的出口连通于磨煤机或CFB炉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掺烧的中储式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灰管路(5)上设有给粉机(51)及其上游关断阀(5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锅炉掺烧的中储式飞灰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7)与给粉机(51)、上游关断阀(52)的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陈赢展张广文张方炜谈琪英彭红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