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博专利>正文

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40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涉及到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圆形主板,圆形主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转轴,主转轴的下端贯穿圆形主板的上表面中部并延伸至圆形主板的下方,主转轴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表面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辅转轴,主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有主转轴、连接板、第一圆板和主动齿轮,可扩大本装置的搅拌范围,使得水泥与土壤充分混合,弧形割刀可对土壤进行粉碎,使土壤与水泥更容易混合,以提高本装置的搅拌效率,通过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螺栓和凹槽,可有效对主搅拌柱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
技术介绍
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岩土工程中,搅拌桩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它是将水泥浆注入土体中,并将水泥浆与土体搅拌均匀,待浆液凝固后,便在土层中形成一幅圆柱状固结体。目前市场上的岩土工程用搅拌桩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岩土工程用搅拌桩不能将水泥与土壤充分混合,导致搅拌效果不够好,而且岩土工程用搅拌桩多数为一体化结构,如长期使用,搅拌桩难免出现损坏的现象,因此不便于对搅拌桩进行维护,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包括圆形主板,所述圆形主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下端贯穿圆形主板的上表面中部并延伸至圆形主板的下方,所述主转轴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辅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的下表面中部贴合连接有主搅拌柱,所述辅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辅搅拌柱,所述辅搅拌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弧形割刀,每组弧形割刀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主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连接板下方的主动齿轮,所述辅转轴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固定块,所述主搅拌柱的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固定块。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主搅拌柱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主搅拌柱的一侧面设置有螺栓。优选的,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的一侧面并通过螺纹与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圆形主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优选的,所述圆形主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两侧分别与两个液压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的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液压杆远离电机的一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圆形主板的下方设置有主转轴,主转轴上设置有连接板、第一圆板和主动齿轮,使得转动主转轴时会同时带动连接板、第一圆板和主动齿轮转动,第一圆板转动使得主搅拌柱进行自传,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辅转轴带动辅搅拌柱转动,连接板转动带动辅转轴转动,从而使得辅搅拌柱围绕主搅拌柱进行转动,进而扩大了本装置的搅拌范围,使得桩基坑中的水泥与土壤充分混合,通过弧形割刀的设置,能够对土壤进行粉碎,使得粉碎后的土壤与水泥更容易混合,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搅拌效率;2、本技术通过第一圆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主搅拌柱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凹槽,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螺栓,通过转动螺栓,使得螺栓与凹槽脱离,这时可将主搅拌柱从本装置上拿下,进而方便了对主搅拌柱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辅搅拌柱结构俯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搅拌柱结构俯剖示意图。图中:1、圆形主板;2、电机;3、主转轴;4、连接板;5、辅转轴;6、第一圆板;7、主搅拌柱;8、第二圆板;9、辅搅拌柱;10、弧形割刀;11、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13、第一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5、螺栓;16、凹槽;17、液压杆;18、支撑板;19、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包括圆形主板1,圆形主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转轴3,主转轴3的下端贯穿圆形主板1的上表面中部并延伸至圆形主板1的下方,主转轴3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下表面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辅转轴5,主转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板6,第一圆板6的下表面中部贴合连接有主搅拌柱7,辅转轴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8,第二圆板8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辅搅拌柱9,辅搅拌柱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弧形割刀10,每组弧形割刀10均呈环形阵列分布,主转轴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连接板4下方的主动齿轮11,辅转轴5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11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12的外表面啮合连接,通过电机2可带动主转轴3进行转动,主转轴3转动带动连接板4与第一圆板6转动,第一圆板6转动时带动主搅拌柱7自传,连接板4转动带动辅转轴5转动,进而使得辅搅拌柱9围绕主搅拌柱7进行公转,从而使得本装置的搅拌范围扩大,可有效对桩基坑中的水泥与土壤充分的混合,同时主转轴3转动时带动主动齿轮11进行转动,主动齿轮11带动从动齿轮12转动,从而使得辅搅拌柱9发生自传,使得弧形割刀10对桩基坑中的土壤进行粉碎,使得粉碎后的土壤更容易与水泥混合,进而可有效提高本装置的搅拌效率。第一圆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固定块13,主搅拌柱7的外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4远离主搅拌柱7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16,第一固定块13远离主搅拌柱7的一侧面设置有螺栓15,螺栓15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13的一侧面并通过螺纹与凹槽16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转动螺栓15,使得螺栓15与凹槽16进行脱离,可将主搅拌柱7从本装置上取下,进而方便对主搅拌柱7进行维护,圆形主板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17,圆形主板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的下表面两侧分别与两个液压杆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8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的连接有支撑架19,支撑架19位于液压杆17远离电机2的一侧,支撑架19可有效将本装置进行支撑,通过液压杆17,可有效将主搅拌柱7与辅搅拌柱9放入桩基坑中,从而对插入的深度进行调节,以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本技术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预先开设的桩基坑的上方,然后将水泥灌入到柱基坑中,这时启动液压杆17,将主搅拌柱7与辅搅拌柱9插入柱基坑中,待到达一定的深度时关闭液压杆17,接着启动电机2,通过电机2带动主转轴3转动,主转轴3可同步带动连接板4、第一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包括圆形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主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转轴(3),所述主转轴(3)的下端贯穿圆形主板(1)的上表面中部并延伸至圆形主板(1)的下方,所述主转轴(3)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下表面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辅转轴(5),所述主转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板(6),所述第一圆板(6)的下表面中部贴合连接有主搅拌柱(7),所述辅转轴(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8),所述第二圆板(8)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辅搅拌柱(9),所述辅搅拌柱(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弧形割刀(10),每组弧形割刀(10)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主转轴(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连接板(4)下方的主动齿轮(11),所述辅转轴(5)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2),所述主动齿轮(11)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12)的外表面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包括圆形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主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转轴(3),所述主转轴(3)的下端贯穿圆形主板(1)的上表面中部并延伸至圆形主板(1)的下方,所述主转轴(3)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下表面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辅转轴(5),所述主转轴(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板(6),所述第一圆板(6)的下表面中部贴合连接有主搅拌柱(7),所述辅转轴(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8),所述第二圆板(8)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辅搅拌柱(9),所述辅搅拌柱(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呈等间距竖直分布的弧形割刀(10),每组弧形割刀(10)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主转轴(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连接板(4)下方的主动齿轮(11),所述辅转轴(5)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12),所述主动齿轮(11)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从动齿轮(12)的外表面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土工程的多轴搅拌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板(6)下表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王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