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36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4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所述挂板包括主板、承托板和扣位板,主板用于将挂板固定于设置闸机的基面,承托板连接于主板下部并向主板的外侧方向延伸,扣位板连接于主板上部并向主板的外侧方向延伸;扣位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端和下端,下端连接于主板;限位板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高出于上部的平面且用于和上端形成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挂板固定于设置闸机的基面,限位板固定于闸机的背壳板,将限位板的下部插入上端与基面之间的间隙,从而下部与上端形成卡接配合,此时承托板支撑闸机,使得闸机可以方便快捷的在目标基面上拆装;且当闸机固定于基面时闸机背夹不可见,使得整体外观简洁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闸机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其常用于门禁、防盗等方面。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将闸机固定于墙体等立面的情况,从而进行人脸识别。而闸机在立面上的固定方式有:将闸机放置于安装在立面的安装盒中;在闸机上设置安装孔,并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以将闸机固定于立面等方式。而上述固定闸机的方案的最终使用外观效果不佳,且安装不够便利。设计如何将闸机简洁、便捷和稳定的固定于墙体上的闸机背夹具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闸机在墙面上固定及拆卸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闸机背夹,所述闸机背夹用于挂载闸机,包括:挂板,所述挂板包括主板、承托板和扣位板,所述主板用于将所述挂板固定于设置所述闸机的基面,所述主板包括外侧和内侧,其中所述内侧抵靠所述基面;所述承托板连接于所述主板下部并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连接于所述主板上部并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端连接于所述主板;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用于将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闸机的背壳板,所述下部高出于所述上部的平面且用于和所述上端形成卡接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两侧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背离所述下部延伸的第一外翻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边设有背离所述下部延伸的第二外翻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与所述上端形成卡接配合时,所述下部与所述上端相互压迫。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挂板上设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与所述主板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穿孔,其中,所述安装穿孔在所述主板呈自上而下延伸长条形。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上设有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用于连接将所述闸机固定于所述承托板的螺钉。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闸机背夹连接结构,包括闸机的背壳板和上述的闸机背夹,所述背壳板上设有与所述侧板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侧板的配合在所述闸机安装于所述闸机背夹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在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上设有倒角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挂板固定于设置闸机的基面,限位板固定于闸机的背壳板,将限位板的下部插入上端与基面之间的间隙,从而下部与上端形成卡接配合,进而闸机被固定于挂板,此时承托板支撑闸机,使得闸机可以方便快捷的在目标基面上拆装;且当闸机固定于基面时闸机背夹不可见,使得整体外观简洁清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闸机背夹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闸机背夹在闸机上的固定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闸机背夹在闸机上的固定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闸机背夹在闸机上的固定示意图(局部放大);图5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闸机背夹的限位板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参照图1-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闸机背夹,所述闸机背夹用于挂载闸机3,包括:挂板1,所述挂板1包括主板11、承托板12和扣位板13,所述主板11用于将所述挂板1固定于设置所述闸机3的基面,所述主板11包括外侧和内侧,其中所述内侧抵靠所述基面;所述承托板12连接于所述主板11下部并向所述主板11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13连接于所述主板11上部并向所述主板11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13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端131和下端132,所述下端132连接于所述主板11;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包括上部21和下部22,所述上部21用于将所述限位板2固定于所述闸机3的背壳板31,所述下部22高出于所述上部21的平面且用于和所述上端131形成卡接配合。将所述挂板1通过钉接等常用的手段固定于设置所述闸机3的基面(如墙面);所述限位板2通过钉接等常用的手段固定于所述闸机3的背壳板31。具体安装所述闸机3时,将所述限位板2的所述下部22插入所述上端131与所述基面之间的间隙,从而所述下部22与所述上端131形成卡接配合,进而所述闸机3被固定于所述挂板1,此时所述承托板12支撑所述闸机3。上述包括所述挂板1和所述限位板2的所述闸机背夹结构,所述挂板1和所述限位板2分别固定于所述基面和所述背壳板31;通过所述挂板1和所述限位板2的配合能将所述闸机3便捷的固定于所述基面。参照图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部22两侧分别为第一侧边221和第二侧边222,所述第一侧边221设有背离所述下部22延伸的第一外翻结构。由于所述限位板2的所述下部22用于和所述扣位板13的所述上端131形成卡接配合,必然也就造成所述下部22与所述上端131配合紧密;可以设想的是所述下部22自上而下插入所述上端131与所述基面之间的间隙时,所述下部22容易与所述上端131碰撞而出现无法准确入位的问题。而利用所述第一外翻结构,可以采用侧装的方式将所述限位板2的所述下部22插入所述上端131与所述基面之间的间隙从而解决上述问题,其中,所述第一外翻结构在上述插入过程中起导向作用。由于所述第一外翻结构只是一个区域的局部变形,通过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机背夹,所述闸机背夹用于挂载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挂板,所述挂板包括主板、承托板和扣位板,所述主板用于将所述挂板固定于设置所述闸机的基面,所述主板包括外侧和内侧,其中所述内侧抵靠所述基面;所述承托板连接于所述主板下部并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连接于所述主板上部并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端连接于所述主板;/n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用于将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闸机的背壳板,所述下部高出于所述上部的平面且用于和所述上端形成卡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机背夹,所述闸机背夹用于挂载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挂板,所述挂板包括主板、承托板和扣位板,所述主板用于将所述挂板固定于设置所述闸机的基面,所述主板包括外侧和内侧,其中所述内侧抵靠所述基面;所述承托板连接于所述主板下部并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连接于所述主板上部并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端连接于所述主板;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用于将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闸机的背壳板,所述下部高出于所述上部的平面且用于和所述上端形成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机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两侧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背离所述下部延伸的第一外翻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机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边设有背离所述下部延伸的第二外翻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机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与所述上端形成卡接配合时,所述下部与所述上端相互压迫。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春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品云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