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36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包括车道,所述车道两侧均设有机箱,所述机箱内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机箱顶部,所述电机顶端安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之间设有固定轴承件,所述固定轴承件固定于所述机箱内壁,所述丝杆杆身设有螺母件,所述螺母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杆身,所述丝杆底部设有支撑轴承件,所述机箱靠近所述车道一侧设有限位轨道,所述螺母件靠近所述限位轨道一侧设有提升线杆。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柔性折叠网机构,防止机动车辆恶意闯闸撞击闸道;既能减轻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碰撞时产生的反冲力,又能限制机动车辆恶意冲出闸道,危害工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
本技术涉及新型道闸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
技术介绍
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电动道闸可单独通过无线遥控实现起落杆,也可以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即IC刷卡管理系统)实行自动管理状态,入场取卡放行车辆,出场时,收取停车费后自动放行车辆。传统道闸一般采用长杆作为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障碍物,但当机动车恶意闯关时,其实无法拦截机动车的行驶,当起落杆经机动车撞击时,起落杆一端很容易扎伤一旁工作人员,十分危险;且如果设置硬性阻碍物,又很容易使闯闸车辆内的驾驶员造成身体伤害。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包括车道,所述车道两侧均设有机箱,所述机箱内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机箱顶部,所述电机顶端安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之间设有固定轴承件,所述固定轴承件固定于所述机箱内壁,所述丝杆杆身设有螺母件,所述螺母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杆身,所述丝杆底部设有支撑轴承件,所述机箱靠近所述车道一侧设有限位轨道,所述螺母件靠近所述限位轨道一侧设有提升线杆,所述螺母件之间通过所述提升线杆相连接,所述提升线杆贯穿所述限位轨道,所述提升线杆杆身连接设有折叠框架,所述折叠框架内部设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框架内部设有金刚网,所述车道底部设有起落槽,所述起落槽与所述机箱共线设置,所述折叠框架底部连接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起落槽内部底面。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若干框架,所述框架长度与所述车道宽度相等,所述框架底部连接所述固定板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之间连接处设有若干限位线杆。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线杆之间设有连接线杆,所述连接线杆长度小于所述限位线杆长度。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线杆两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宽度大于所述限位轨道宽度,所述卡块安装于所述机箱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机箱两侧均设有固定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柔性折叠网机构,防止机动车辆恶意闯闸撞击闸道;既能减轻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碰撞时产生的反冲力,又能限制机动车辆恶意冲出闸道,危害工作人员安全;采用预埋式防撞击折叠网,当车辆使入闸道时,可隐藏于起落槽内,不影响机动车辆的行驶,相对比现有结构简单的起落杆道闸,本技术更安全,对于机动车辆的恶意撞击,能有效防止其通过,且减轻车辆撞击时对于驾驶员内部的反冲力,降低其伤害。(2)、本技术的折叠机构利用框架之间的活动连接,当提升线杆下降时,由连接线杆相连接的框架向一侧折叠,由限位线杆连接的框架可以更好的限制折叠框架的运动轨迹,使其准确落入起落槽内部,当车辆通过时,不影响车辆同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机箱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限位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折叠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箱;2、固定片;3、提升线杆;4、限位线杆;5、连接线杆;6、金刚网;7、折叠框架;8、固定轴承件;9、丝杆;10、螺母件;11、卡块;12、支撑轴承件;13、车道;14、起落槽;15、固定板;16、电机;17、框架;18、限位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包括车道13,所述车道13两侧均设有机箱1,所述机箱1内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6,所述电机16安装于所述机箱1顶部,所述电机16顶端安装设有丝杆9,所述丝杆9与所述电机16之间设有固定轴承件8,所述固定轴承件8固定于所述机箱1内壁,所述丝杆9杆身设有螺母件10,所述螺母件1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9杆身,所述丝杆9底部设有支撑轴承件12,所述机箱1靠近所述车道13一侧设有限位轨道18,所述螺母件10靠近所述限位轨道18一侧设有提升线杆3,所述螺母件10之间通过所述提升线杆3相连接,所述提升线杆3贯穿所述限位轨道18,所述提升线杆3杆身连接设有折叠框架7,所述折叠框架7内部设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框架7内部设有金刚网6,所述车道13底部设有起落槽14,所述起落槽14与所述机箱1共线设置,所述折叠框架7底部连接设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固定于所述起落槽14内部底面。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技术采用柔性折叠网机构,防止机动车辆恶意闯闸撞击闸道;既能减轻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碰撞时产生的反冲力,又能限制机动车辆恶意冲出闸道,危害工作人员安全;采用预埋式防撞击折叠网,当车辆使入闸道时,可隐藏于起落槽14内,不影响机动车辆的行驶,相对比现有结构简单的起落杆道闸,本技术更安全,对于机动车辆的恶意撞击,能有效防止其通过,且减轻车辆撞击时对于驾驶员内部的反冲力,减轻伤害;通过电机16旋转带动丝杆9转动,螺母件10通过丝杆9转动进行上下移动,同时使提升线杆3将折叠框架7从起落槽14内拉出,形成道闸,限制车辆驶入。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与图4,对于折叠机构来说,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若干框架17,所述框架17长度与所述车道13宽度相等,所述框架17底部连接所述固定板15一侧;所述框架17之间连接处设有若干限位线杆4;所述限位线杆4之间设有连接线杆5,所述连接线杆5长度小于所述限位线杆4长度;所述限位线杆4两端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宽度大于所述限位轨道18宽度,所述卡块11安装于所述机箱1内部;所述机箱1两侧均设有固定片2。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折叠机构利用框架17之间的活动连接,当提升线杆3下降时,由连接线杆5相连接的框架17向一侧折叠,由限位线杆4连接的框架17可以更好的限制折叠框架7的运动轨迹,使其准确落入起落槽14内部,当车辆通过时,不影响车辆同行;当框架17提升时可通过限位线杆4两端的卡块11卡住限位轨道18,使其起落时能更好的落入起落槽14内部,固定片2可通过螺钉固定于使机箱1固定于地面上。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包括车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13)两侧均设有机箱(1),所述机箱(1)内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6),所述电机(16)安装于所述机箱(1)顶部,所述电机(16)顶端安装设有丝杆(9),所述丝杆(9)与所述电机(16)之间设有固定轴承件(8),所述固定轴承件(8)固定于所述机箱(1)内壁,所述丝杆(9)杆身设有螺母件(10),所述螺母件(1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9)杆身,所述丝杆(9)底部设有支撑轴承件(12),所述机箱(1)靠近所述车道(13)一侧设有限位轨道(18),所述螺母件(10)靠近所述限位轨道(18)一侧设有提升线杆(3),所述螺母件(10)之间通过所述提升线杆(3)相连接,所述提升线杆(3)贯穿所述限位轨道(18),所述提升线杆(3)杆身连接设有折叠框架(7),所述折叠框架(7)内部设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框架(7)内部设有金刚网(6),所述车道(13)底部设有起落槽(14),所述起落槽(14)与所述机箱(1)共线设置,所述折叠框架(7)底部连接设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固定于所述起落槽(14)内部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汽车恶意闯关的道闸,包括车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13)两侧均设有机箱(1),所述机箱(1)内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6),所述电机(16)安装于所述机箱(1)顶部,所述电机(16)顶端安装设有丝杆(9),所述丝杆(9)与所述电机(16)之间设有固定轴承件(8),所述固定轴承件(8)固定于所述机箱(1)内壁,所述丝杆(9)杆身设有螺母件(10),所述螺母件(10)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9)杆身,所述丝杆(9)底部设有支撑轴承件(12),所述机箱(1)靠近所述车道(13)一侧设有限位轨道(18),所述螺母件(10)靠近所述限位轨道(18)一侧设有提升线杆(3),所述螺母件(10)之间通过所述提升线杆(3)相连接,所述提升线杆(3)贯穿所述限位轨道(18),所述提升线杆(3)杆身连接设有折叠框架(7),所述折叠框架(7)内部设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框架(7)内部设有金刚网(6),所述车道(13)底部设有起落槽(14),所述起落槽(14)与所述机箱(1)共线设置,所述折叠框架(7)底部连接设有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明世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