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435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在分隔柱遭受碰撞时,因活动座上的转动槽偏心设置,使得活动座在轴承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以减弱分隔柱所承受的作用力,扭簧能实现活动座的复位功能;同时在活动座和空心杆体之间的连接机构,能够在在空心杆体受力时实现空心杆体转动角度且在空心杆体未受力时恢复到竖直状态,配合空心杆体周侧的橡胶套,能进一步进行弹性缓冲,最终减少分隔栏损坏、车辆油漆受损或车辆外壳形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小区进入通道处,为了防止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在同一通道内行驶而造成安全事故,会采用分隔栏将进入通道分隔非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但是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有时会因驾驶不当而导致与分隔栏碰撞的问题,导致分隔栏损坏、车辆油漆受损或车辆外壳形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在受到冲撞时可通过弹性形变进行缓冲,以减少分隔栏损坏、车辆油漆受损或车辆外壳形变等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分隔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转动轴,所述分隔柱下表面偏心设置有供转动轴嵌入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轴与转动槽之间设置有驱使分隔柱转动后恢复角度的扭簧,所述分隔柱包括具有转动槽的活动座、设置在活动座上的空心杆体、设置在活动座和空心杆体之间的连接机构、设置在空心杆体外侧的橡胶套,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在空心杆体受力时实现空心杆体转动角度且在空心杆体未受力时恢复到竖直状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座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相分离,所述轴承完全嵌入在转动槽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端设置有中心轴,所述扭簧套设在中心轴上,所述转动轴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嵌入槽,所述转动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嵌入槽,所述扭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入在第一嵌入槽和第二嵌入槽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座上表面设置有球形槽,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与球形槽底部相通的安装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杆体下表面且活动设置在球形槽内的球形头、一端固定在球形头底部且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底部的弹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活动座的总高度小于10厘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分隔柱遭受碰撞时,因活动座上的转动槽偏心设置,使得活动座在轴承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以减弱分隔柱所承受的作用力,扭簧能实现活动座的复位功能;同时在活动座和空心杆体之间的连接机构,能够在在空心杆体受力时实现空心杆体转动角度且在空心杆体未受力时恢复到竖直状态,配合空心杆体周侧的橡胶套,能进一步进行弹性缓冲,最终减少分隔栏损坏、车辆油漆受损或车辆外壳形变等问题。2、在活动座上表面设置有球形槽,活动座上设置有与球形槽底部相通的安装槽,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杆体下表面且活动设置在球形槽内的球形头、一端固定在球形头底部且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底部的弹簧,此时在空心杆体受力时可克服弹簧的弹力而进行旋转角度,在空心杆体未受力时可通过弹簧的弹性恢复形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底座;11、转动轴;111、第一嵌入槽;12、中心轴;2、分隔柱;21、活动座;211、转动槽;212、第二嵌入槽;213、球形槽;214、安装槽;22、空心杆体;23、连接机构;231、球形头;232、弹簧;24、橡胶套;3、扭簧;4、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分隔柱2。如图1到图3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转动轴11,分隔柱2下表面设置有偏心设置并且供转动轴11嵌入的转动槽211,转动槽211与转动轴11之间设置有轴承4,转动轴11与转动槽211之间设置有驱使分隔柱2转动后恢复角度的扭簧3。分隔柱2包括具有转动槽211的活动座21、设置在活动座21上的空心杆体22、设置在活动座21和空心杆体22之间的连接机构23、设置在空心杆体22外侧的橡胶套24,连接机构23用于在空心杆体22受力时实现空心杆体22转动角度且在空心杆体22未受力时恢复到竖直状态,空心杆体22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同时底座1、活动座21的总高度小于10厘米。如图2到图3所示,活动座21下表面与底座1上表面相分离,轴承4完全嵌入在转动槽211内。同时所述转动轴11上端固定设置有中心轴12,中心轴12与转动轴11同心设置,扭簧3套设在中心轴12上,转动轴11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嵌入槽111,转动槽21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嵌入槽212,扭簧3的上下两端分别嵌入在第一嵌入槽111和第二嵌入槽212内。如图2和图3所示,在活动座21上表面设置有球形槽213,活动座21上设置有与球形槽213底部相通的安装槽214,连接机构23包括设置在空心杆体22下表面且活动设置在球形槽213内的球形头231、一端固定在球形头231底部且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214底部的弹簧232。实施效果:在分隔柱2遭受碰撞时,因活动座21上的转动槽211偏心设置,使得活动座21在轴承4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以减弱分隔柱2所承受的作用力,扭簧3能实现活动座21的复位功能;同时在活动座21和空心杆体22之间的连接机构23,能够在在空心杆体22受力时实现空心杆体22转动角度且在空心杆体22未受力时恢复到竖直状态,配合空心杆体22周侧的橡胶套24,能进一步进行弹性缓冲,最终减少分隔栏损坏、车辆油漆受损或车辆外壳形变等问题。在活动座21上表面设置有球形槽213,活动座21上设置有与球形槽213底部相通的安装槽214,连接机构23包括设置在空心杆体22下表面且活动设置在球形槽213内的球形头231、一端固定在球形头231底部且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214底部的弹簧232,此时在空心杆体22受力时可克服弹簧232的弹力而进行旋转角度,在空心杆体22未受力时可通过弹簧232的弹性恢复形变。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分隔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转动轴(11),所述分隔柱(2)下表面偏心设置有供转动轴(11)嵌入的转动槽(211),所述转动槽(211)与转动轴(11)之间设置有轴承(4),所述转动轴(11)与转动槽(211)之间设置有驱使分隔柱(2)转动后恢复角度的扭簧(3),所述分隔柱(2)包括具有转动槽(211)的活动座(21)、设置在活动座(21)上的空心杆体(22)、设置在活动座(21)和空心杆体(22)之间的连接机构(23)、设置在空心杆体(22)外侧的橡胶套(24),所述连接机构(23)用于在空心杆体(22)受力时实现空心杆体(22)转动角度且在空心杆体(22)未受力时恢复到竖直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分隔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转动轴(11),所述分隔柱(2)下表面偏心设置有供转动轴(11)嵌入的转动槽(211),所述转动槽(211)与转动轴(11)之间设置有轴承(4),所述转动轴(11)与转动槽(211)之间设置有驱使分隔柱(2)转动后恢复角度的扭簧(3),所述分隔柱(2)包括具有转动槽(211)的活动座(21)、设置在活动座(21)上的空心杆体(22)、设置在活动座(21)和空心杆体(22)之间的连接机构(23)、设置在空心杆体(22)外侧的橡胶套(24),所述连接机构(23)用于在空心杆体(22)受力时实现空心杆体(22)转动角度且在空心杆体(22)未受力时恢复到竖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进入通道用柔性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21)下表面与底座(1)上表面相分离,所述轴承(4)完全嵌入在转动槽(211)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姚孝萍纪坤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非凡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