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421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涉及控制的技术领域,包括:先为变频器设定一个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然后通过减小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得到目标中间值;最后通过按照预设步长增大一次目标中间值的方式得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最终电磁转矩大于或等于电机的负载转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进行减小得到目标中间值,对目标中间值增大一次得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能够实现自适应调控,并且在保证电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欠电压保护整定值,进而可以实现在不改变变频器硬件结构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变频器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Drive,VFD)是对电压暂降十分敏感的设备之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它易受电压暂降的影响,且常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或生产过程中断,严重时还会损害生产设备,给工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研究变频器对电压暂降耐受能力的提升方法,对于减少电压暂降情况下变频器的跳停事件、防止损耗生产设备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为避免电压暂降导致的变频器故障停机,目前大多通过采用外接储能装置、优化设备参数、改进设备结构等方法来增强变频器对电压暂降的耐受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外接储能装置和改进设备结构均需要添加新的硬件,因此具有成本高的技术缺陷。另外,优化设备参数这一方法是对直流环节中电容、电感的参数的调节,但厂家在设计设备参数值和设备结构时需要从技术难度、成本、稳态性能多个方面考虑,厂家不愿意为提升VFD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而改变传统的设备参数值和结构,因此其可行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不改变变频器硬件结构的基础上无法有效提升变频器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为变频器设定一个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初始电磁转矩大于电机的负载转矩,所述初始电磁转矩表示:所述变频器结合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向所述电机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通过减小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得到目标中间值;其中,所述目标中间值对应的目标中间电磁转矩小于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通过按照预设步长增大一次所述目标中间值的方式得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所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最终电磁转矩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进一步的,通过减小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得到目标中间值,包括:步骤S301,按照预设步长减小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得到第一中间值;步骤S302,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值确定对应的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其中,所述第一中间电磁转矩表示:所述变频器结合所述第一中间值向所述电机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步骤S303,比较所述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和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的大小关系,若所述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大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则将所述第一中间值确定为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并重复执行步骤S301~步骤S303;若所述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小于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则执行步骤S304;步骤S304,将所述第一中间值确定为目标中间值。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值确定对应的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包括:获取所述电机的定子电流最大值;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值,利用变频器脉宽调制技术确定所述电机的定子电压最大值;根据所述定子电流最大值和所述定子电压最大值确定参考电流组合的限制范围;其中,所述参考电流组合包括:直轴参考电流和交轴参考电流;在所述限制范围内确定最佳参考电流组合,并根据所述最佳参考电流组合确定与所述第一中间值对应的第一中间电磁转矩。进一步的,获取所述电机的定子电流最大值,包括:获取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电流额定值和所述电机的功率额定值;根据所述电机的功率额定值确定所述电机的电流限制值;判断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电流额定值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电机的电流限制值;若是,则将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电流额定值确定为所述电机的定子电流最大值;若否,则将所述电机的电流限制值确定为所述电机的定子电流最大值。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定子电流最大值和所述定子电压最大值确定参考电流组合的限制范围,包括:根据所述定子电流最大值确定电流极限圆;根据所述定子电压最大值确定电压极限椭圆;将所述电流极限圆和所述电压极限椭圆的共同区域确定为所述参考电流组合的限制范围。进一步的,在所述限制范围内确定最佳参考电流组合,包括:将所述电流极限圆和所述电压极限椭圆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位置处的横纵坐标分别确定为最佳直轴参考电流和最佳交轴参考电流;将所述最佳直轴参考电流和所述最佳交轴参考电流的组合确定为所述最佳参考电流组合。进一步的,为变频器设定一个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包括:利用扭矩传感器检测所述电机的负载功率;根据所述电机的负载功率和所述变频器的功率额定值,确定百分比;获取所述变频器的电压额定值,并将所述变频器的电压额定值和所述百分比的乘积结果确定为所述变频器的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装置,其中,包括:设定单元,用于为变频器设定一个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初始电磁转矩大于电机的负载转矩,所述初始电磁转矩表示:所述变频器结合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向所述电机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减小单元,用于通过减小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得到目标中间值;其中,所述目标中间值对应的目标中间电磁转矩小于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单元,用于通过按照预设步长增大一次所述目标中间值的方式得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所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最终电磁转矩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所述的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先为变频器设定一个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初始电磁转矩大于电机的负载转矩,初始电磁转矩表示:变频器结合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向电机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然后通过减小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得到目标中间值;其中,目标中间值对应的目标中间电磁转矩小于等于电机的负载转矩;最后通过按照预设步长增大一次目标中间值的方式得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最终电磁转矩大于或等于电机的负载转矩。一方面,本申请在始电磁转矩大于电机的负载转矩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可以降低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另一方面,本申请在目标中间电磁转矩小于等于电机的负载转矩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按照预设步长增大一次目标中间值的方式可以保证电机正常运行。因此本申请通过对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进行减小得到目标中间值,对目标中间值增大一次得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能够实现自适应调控,并且能够在保证电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欠电压保护整定值,进而可以实现在不改变变频器硬件结构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变频器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为变频器设定一个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初始电磁转矩大于电机的负载转矩,所述初始电磁转矩表示:所述变频器结合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向所述电机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n通过减小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得到目标中间值;其中,所述目标中间值对应的目标中间电磁转矩小于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n通过按照预设步长增大一次所述目标中间值的方式得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所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最终电磁转矩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欠压保护值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变频器设定一个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初始电磁转矩大于电机的负载转矩,所述初始电磁转矩表示:所述变频器结合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向所述电机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
通过减小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得到目标中间值;其中,所述目标中间值对应的目标中间电磁转矩小于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
通过按照预设步长增大一次所述目标中间值的方式得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其中,所述最终的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对应的最终电磁转矩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减小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的方式得到目标中间值,包括:
步骤S301,按照预设步长减小所述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得到第一中间值;
步骤S302,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值确定对应的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其中,所述第一中间电磁转矩表示:所述变频器结合所述第一中间值向所述电机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
步骤S303,比较所述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和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的大小关系,若所述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大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则将所述第一中间值确定为初始欠电压保护整定值,并重复执行步骤S301~步骤S303;若所述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小于等于所述电机的负载转矩,则执行步骤S304;
步骤S304,将所述第一中间值确定为目标中间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值确定对应的第一中间电磁转矩,包括:
获取所述电机的定子电流最大值;
根据所述第一中间值,利用变频器脉宽调制技术确定所述电机的定子电压最大值;
根据所述定子电流最大值和所述定子电压最大值确定参考电流组合的限制范围;其中,所述参考电流组合包括:直轴参考电流和交轴参考电流;
在所述限制范围内确定最佳参考电流组合,并根据所述最佳参考电流组合确定与所述第一中间值对应的第一中间电磁转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电机的定子电流最大值,包括:
获取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电流额定值和所述电机的功率额定值;
根据所述电机的功率额定值确定所述电机的电流限制值;
判断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电流额定值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电机的电流限制值;
若是,则将所述变频器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文雄王勇栾乐许中彭和平朱璐王海靖范伟男刘俊翔肖天为罗思敏徐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