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16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沿横向方向被分为多个结构相同的条形处理单元,每个所述的条形处理单元底部具有对称布置的沟槽;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排泥槽,所述排泥槽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条形处理单元之间;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浮箱式抽吸机构和驱动浮箱式抽吸机构沿条形处理单元纵向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包括浮箱平台,以及吊装在浮箱平台上,能够沉入沟槽的一对吸泥泵,所述吸泥泵的排料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排泥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对泥浆进行泥水分离,同时自动化程度较高,显著降低劳动强度,且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
本技术涉及环保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程泥浆,为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要求对工程泥浆进行处理。工程泥浆处理一般采用“预处理+脱水固结+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其中良好的预处理是工程泥浆处理工艺良好运行的前提条件。综合池即为工程泥浆预处理中的一个关键设施,主要作用有:(1)调节进场泥浆流量,调蓄一定量泥浆,保障后续脱水固结工序稳定连续运行;(2)调节泥质,使材料投加工序稳定运行;(3)对泥浆进行泥水分离;(4)对泥浆进行浓缩,保障进入后续工序的泥浆浓度稳定,提高后续工序生产效率。现有工程泥浆处理工程采用的综合池,一般是在厂内开挖一个矩形或方形池体,池深一般3~5m,池内配有绞吸船,对底部沉淀泥进行抽吸。现有综合池具有以下缺点:(1)人工劳动强度大,每条绞吸船每班至少需要2人,且水上作业危险系数较高,特别是夜间;(2)泥浆浓缩效果较差,导致抽吸浓度较低;(3)对员工技术水平要求高,经常出现漏吸现象,导致池内淤积频繁,且清理难度较高;(4)泥浆浓度不稳定,导致后续的材料投加装置加药量调节频繁,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能够高效对泥浆进行泥水分离,同时自动化程度较高,显著降低劳动强度,且运行稳定。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沿横向方向被分为多个结构相同的条形处理单元,每个所述的条形处理单元底部具有对称布置的沟槽;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排泥槽,所述排泥槽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条形处理单元之间;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浮箱式抽吸机构和驱动浮箱式抽吸机构沿条形处理单元纵向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包括浮箱平台,以及吊装在浮箱平台上,能够沉入沟槽的一对吸泥泵,所述吸泥泵的排料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与排泥槽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沟槽为V形或梯形。优选的,所述沟槽的斜壁水平面的夹角为45°~55°。进一步,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还包括有起吊组件,所述吸泥泵与起吊组件起吊升降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起吊组件为卷扬机,所述吸泥泵与卷扬机的钢丝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还包括有固定支架,所述起吊组件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进一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对称布置在条形处理单元两端的两组卷扬机,所述每组卷扬机的钢丝绳均与浮箱式抽吸机构固定连接,通过两组卷扬机交替运行,实现对浮箱式抽吸机构往复移动。优选的,所述每组卷扬机配置有两台卷扬机。进一步,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排泥总管,每个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固定安装有一根排泥总管,所述排泥总管的一端伸至排泥槽内,另一端与所在浮箱式抽吸机构的两根排泥管密封连接并连通。优选的,所述排泥总管由硬质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沟槽,有效增加了综合池的深度,有效提高了泥浆浓缩效果,增加底部泥浆含固率;本技术整个装置高度自动化,极大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本技术配置了直线驱动机构,能够有效控制吸泥泵的往复速度,能够有效消除“漏吸”现象,清池频率大大降低;本技术能够实现标准化作业,抽吸泥浆浓度稳定性好,不存在“忽高忽低”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池体,1a、超高区,1b、泥水分离区,1c、污泥浓缩区,2、条形处理单元,3、浮箱式抽吸机构,3a、浮箱平台,3b、固定支架,3c、吸泥泵,3d、起吊组件,4、沟槽,5、排泥管,6、排泥总管,7、排泥槽,8、直线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设计的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沿横向方向被分为多个结构相同的条形处理单元2,每个所述的条形处理单元2底部具有对称布置的沟槽4。具体的,本技术的池体1可优选采用如下的结构和尺寸,池体1设计为矩形,池体长度一般大于30m,宽度一般大于10m。每个条形处理单元2的宽度可设置为8~10m,单个条形处理单元2的横断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可分为超高区1a、泥水分离区1b和污泥浓缩区1c。超高区1a深度为0.3~0.5m,主要作用为防止大风、进出水、池内作业时造成水面波动时水溢出池外,同时也可作为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存储使用。泥水分离区1b高度0.5~1m,主要作用是进场泥浆在重力沉降作用下产生泥水分离,泥进入下面的泥浓缩区1c,保证出水澄清。泥浓缩区1c深度一般为4~5m,沉泥在本区域内重力浓缩,泥浆含固率达到20%以上,同时起到泥浆存储的功能。本技术的沟槽4优选采用V形或梯形形状。更为优选的,所述V形或梯形形状的沟槽4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控制在45°~55°范围,以利于沉积泥的流动。最为优选采用梯形形状,沟槽4底部的宽度控制在0.8m左右,有利于平稳吸泥。本技术的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排泥槽7,所述排泥槽7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条形处理单元2之间,以确保相邻的两个条形处理单元2可以共用一个排泥槽7排污。本技术的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浮箱式抽吸机构3和驱动浮箱式抽吸机构3沿条形处理单元2纵向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8。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3包括浮箱平台3a,以及吊装在浮箱平台上,能够沉入沟槽4的一对吸泥泵3c。所述吸泥泵3c优选布置在沟槽4的中心线处。所述吸泥泵3c的排料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有排泥管5,所述排泥管5的另一端与排泥槽7连通,以便将抽吸的浓缩泥浆由排泥槽7排走。在本技术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3还包括有起吊组件3d,所述吸泥泵3c与起吊组件3d起吊升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起吊组件3d可以是电动吊机、液压缸或卷扬机。优选的,所述起吊组件3d为卷扬机,所述吸泥泵3c与卷扬机的钢丝绳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可以调节吸泥泵3c的高度。专利技术人发现,不同浓度和流量的泥浆在沉降浓缩时,最佳的抽吸高度有区别,配置起吊组件3d后,可以依据需要调节吸泥泵3c的高度,以获得最佳的抽吸效果。在本技术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3还包括有固定支架3b,所述起吊组件3d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3b上。在本技术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驱动机构8为对称布置在条形处理单元2两端的两组卷扬机,所述每组卷扬机的钢丝绳均与浮箱式抽吸机构3固定连接,通过两组卷扬机交替运行,实现对浮箱式抽吸机构3的往复移动。优选的,所述每组卷扬机配置有两台卷扬机。也可以配置四台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沿横向方向被分为多个结构相同的条形处理单元(2),每个所述的条形处理单元(2)底部具有对称布置的沟槽(4);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排泥槽(7),所述排泥槽(7)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条形处理单元(2)之间;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浮箱式抽吸机构(3)和驱动浮箱式抽吸机构(3)沿条形处理单元(2)纵向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8),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3)包括浮箱平台(3a),以及吊装在浮箱平台(3a)上,能够沉入沟槽(4)的一对吸泥泵(3c),所述吸泥泵(3c)的排料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有排泥管(5),所述排泥管(5)的另一端与排泥槽(7)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沿横向方向被分为多个结构相同的条形处理单元(2),每个所述的条形处理单元(2)底部具有对称布置的沟槽(4);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排泥槽(7),所述排泥槽(7)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条形处理单元(2)之间;所述综合池还包括有浮箱式抽吸机构(3)和驱动浮箱式抽吸机构(3)沿条形处理单元(2)纵向往复运动的直线驱动机构(8),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3)包括浮箱平台(3a),以及吊装在浮箱平台(3a)上,能够沉入沟槽(4)的一对吸泥泵(3c),所述吸泥泵(3c)的排料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有排泥管(5),所述排泥管(5)的另一端与排泥槽(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4)为V形或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4)的斜壁水平面的夹角为45°~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预处理自动运行综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式抽吸机构(3)还包括有起吊组件(3d),所述吸泥泵(3c)与起吊组件(3d)起吊升降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泥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子成季光明唐文江王灿刘菁秦学仁薛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