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14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其提高变电站影响采集稳定性,提高采集适应性;包括机房,机房前端设置有房门;还包括支撑架、固定座、安装梁、第一滑套、支撑滑轨、滑块、连接臂、相机、扇形螺母、第一轴承、丝杠、齿轮、驱动电机、第一楔块、启动按钮、连接机构和调节机构,支撑架对称安装在机房空腔左右两壁顶端,连接臂顶端通过连接机构滑块底端,相机顶端安装在连接臂底端,丝杠分别与第一轴承同轴配合连接,齿轮右端分别同轴安装在丝杠左端,两个齿轮啮合连接,第一楔块顶端安装在安装梁底端右侧,驱动电机左端输出端与前侧丝杠右端同轴连接,第一楔块分别配合安装在扇形螺母相邻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三维实景建模是运用相机对现有的场景进行多角度的环视拍摄,通过对真实场景的摄影捕捉,制作出完全源于真实场景的虚拟空间,该虚拟空间能够完全还原真实场景。目前三维实景建模大多结合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技术进行采集图像,进而通过计算机构建三维实景模型,三维实景建模是通过建模软件将无人机采集到的图像导入到建模软件,计算机对图形进行计算,结合pos信息空三处理,生成点云,点云构成格网,格网结合图像生成赋有纹理的三维模型,但是变电站室内实景拍摄不便于无人机使用,而采用安装多个相机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变电站影响采集稳定性,提高采集适应性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包括机房,机房前端设置有房门;还包括支撑架、固定座、安装梁、第一滑套、支撑滑轨、滑块、连接臂、相机、扇形螺母、第一轴承、丝杠、齿轮、驱动电机、第一楔块、启动按钮、连接机构和调节机构,支撑架对称安装在机房空腔左右两壁顶端,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轴,第一滑套分别安装在安装梁左右两端轴孔内部,第一滑套分别与支撑架支撑滑动连接,支撑滑轨对称安装在安装梁前后两端壁上,滑块与支撑滑轨配合滑动连接,连接臂顶端通过连接机构滑块底端,相机顶端安装在连接臂底端,扇形螺母对称安装在连接臂前后两端,扇形螺母分别与丝杠螺装连接,第一轴承通过固定座对称安装在安装梁底端左右两侧,丝杠分别与第一轴承同轴配合连接,齿轮右端分别同轴安装在丝杠左端,两个齿轮啮合连接,第一楔块顶端安装在安装梁底端右侧,驱动电机左端输出端与前侧丝杠右端同轴连接,第一楔块分别配合安装在扇形螺母相邻端,第一楔块方向对称安装,启动按钮安装在机房空腔右壁上,启动按钮与驱动电机电性连通,调节机构分别与机房空腔壁和安装梁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连接装置包括定位滑槽、定位滑轨、定位销和第一弹簧,定位滑槽顶端安装在滑块底端,定位滑轨底端安装在连接臂顶端,定位滑轨与滑块配合滑动连接,定位滑槽内部设置有限位槽,定位滑轨设置有安装槽,定位销与定位滑轨安装槽配合滑动连接,第一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定位滑轨安装槽底壁和定位销底端连接,第一弹簧顶端与定位滑槽限位槽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滑套、调节柱、连接臂、导向轨、第二楔块和定位装置,滑块左右两端设置有通孔,第二滑套固定在滑块通孔内部,调节柱与第二滑套配合滑动连接,连接臂分别对称安装在多个调节柱顶端和底端,两组导向轨对称安装在机房空腔左右两壁上,两组导向轨分别对称位于支撑架上下两端,第二楔块对称安装在机房空腔前后两端壁上,定位装置分别与调节柱和滑块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定位装置包括活塞筒、定位柱和第二弹簧,活塞筒分别安装在滑块通孔安装槽内部,定位柱与活塞筒内腔滑动连接,第二弹簧分别与活塞筒内腔壁和定位柱配合连接,调节柱上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槽,定位柱连接柱与调节柱限位槽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还包括螺母、螺纹杆和挡块,螺母安装在定位滑轨底端通槽内部,螺纹杆与螺母配合螺装连接,挡块与定位滑轨安装槽壁配合滑动连接,挡块顶端与第一弹簧底端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还包括保护箱,保护箱右端安装在左侧扇形螺母左端,齿轮位于保护箱内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还包括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安装在挡块底端固定孔内部,螺纹杆顶端与第二轴承同轴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还包括手轮,手轮顶端同轴安装在螺纹杆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滑套使安装梁与支撑架支撑轴滑动连接,通过丝杠配合使安装梁滑动支撑在机房空腔顶部,通过连接机构使连接臂安装在滑块底端,通过支撑滑轨和滑块配合使连接臂滑动安装在安装梁底端,通过连接臂使扇形螺母和相机滑动支撑在机房空腔内部,通过固定座和扇形螺母配合使丝杠转动安装在安装梁底端,通过齿轮配合使丝杠同步转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使丝杠提供转动动力,通过丝杠转动与扇形螺母螺装连接使连接臂带动相机提供移动动力,通过相机位移使拍摄区间增加,通过扇形螺母分别与丝杠啮合使相机提供向左和向右的移动动力,通过第一楔块与连接臂配合使连接臂移动到限位时对连接臂位置调节控制对称侧扇形螺母与对应丝杠螺装连接,通过调节机构使相机控制前后位移,提高变电站影响采集稳定性,提高采集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部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零件结构示意图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零件结构示意图2;附图中标记:1、机房;2、房门;3、支撑架;4、固定座;5、安装梁;6、第一滑套;7、支撑滑轨;8、滑块;9、连接臂;10、相机;11、扇形螺母;12、第一轴承;13、丝杠;14、齿轮;15、驱动电机;16、第一楔块;17、启动按钮;18、定位滑槽;19、定位滑轨;20、定位销;21、第一弹簧;22、第二滑套;23、调节柱;24、连接臂;25、导向轨;26、第二楔块;27、活塞筒;28、定位柱;29、第二弹簧;30、螺母;31、螺纹杆;32、挡块;33、保护箱;34、第二轴承;35、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包括机房1,机房1前端设置有房门2;还包括支撑架3、固定座4、安装梁5、第一滑套6、支撑滑轨7、滑块8、连接臂9、相机10、扇形螺母11、第一轴承12、丝杠13、齿轮14、驱动电机15、第一楔块16、启动按钮17、连接机构和调节机构,支撑架3对称安装在机房1空腔左右两壁顶端,支撑架3上设置有支撑轴,第一滑套6分别安装在安装梁5左右两端轴孔内部,第一滑套6分别与支撑架3支撑滑动连接,支撑滑轨7对称安装在安装梁5前后两端壁上,滑块8与支撑滑轨7配合滑动连接,连接臂9顶端通过连接机构滑块8底端,相机10顶端安装在连接臂9底端,扇形螺母11对称安装在连接臂9前后两端,扇形螺母11分别与丝杠13螺装连接,第一轴承12通过固定座4对称安装在安装梁5底端左右两侧,丝杠13分别与第一轴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包括机房(1),机房(1)前端设置有房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3)、固定座(4)、安装梁(5)、第一滑套(6)、支撑滑轨(7)、滑块(8)、连接臂(9)、相机(10)、扇形螺母(11)、第一轴承(12)、丝杠(13)、齿轮(14)、驱动电机(15)、第一楔块(16)、启动按钮(17)、连接机构和调节机构,支撑架(3)对称安装在机房(1)空腔左右两壁顶端,支撑架(3)上设置有支撑轴,第一滑套(6)分别安装在安装梁(5)左右两端轴孔内部,第一滑套(6)分别与支撑架(3)支撑滑动连接,支撑滑轨(7)对称安装在安装梁(5)前后两端壁上,滑块(8)与支撑滑轨(7)配合滑动连接,连接臂(9)顶端通过连接机构滑块(8)底端,相机(10)顶端安装在连接臂(9)底端,扇形螺母(11)对称安装在连接臂(9)前后两端,扇形螺母(11)分别与丝杠(13)螺装连接,第一轴承(12)通过固定座(4)对称安装在安装梁(5)底端左右两侧,丝杠(13)分别与第一轴承(12)同轴配合连接,齿轮(14)右端分别同轴安装在丝杠(13)左端,两个齿轮(14)啮合连接,第一楔块(16)顶端安装在安装梁(5)底端右侧,驱动电机(15)左端输出端与前侧丝杠(13)右端同轴连接,第一楔块(16)分别配合安装在扇形螺母(11)相邻端,第一楔块(16)方向对称安装,启动按钮(17)安装在机房(1)空腔右壁上,启动按钮(17)与驱动电机(15)电性连通,调节机构分别与机房(1)空腔壁和安装梁(5)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包括机房(1),机房(1)前端设置有房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3)、固定座(4)、安装梁(5)、第一滑套(6)、支撑滑轨(7)、滑块(8)、连接臂(9)、相机(10)、扇形螺母(11)、第一轴承(12)、丝杠(13)、齿轮(14)、驱动电机(15)、第一楔块(16)、启动按钮(17)、连接机构和调节机构,支撑架(3)对称安装在机房(1)空腔左右两壁顶端,支撑架(3)上设置有支撑轴,第一滑套(6)分别安装在安装梁(5)左右两端轴孔内部,第一滑套(6)分别与支撑架(3)支撑滑动连接,支撑滑轨(7)对称安装在安装梁(5)前后两端壁上,滑块(8)与支撑滑轨(7)配合滑动连接,连接臂(9)顶端通过连接机构滑块(8)底端,相机(10)顶端安装在连接臂(9)底端,扇形螺母(11)对称安装在连接臂(9)前后两端,扇形螺母(11)分别与丝杠(13)螺装连接,第一轴承(12)通过固定座(4)对称安装在安装梁(5)底端左右两侧,丝杠(13)分别与第一轴承(12)同轴配合连接,齿轮(14)右端分别同轴安装在丝杠(13)左端,两个齿轮(14)啮合连接,第一楔块(16)顶端安装在安装梁(5)底端右侧,驱动电机(15)左端输出端与前侧丝杠(13)右端同轴连接,第一楔块(16)分别配合安装在扇形螺母(11)相邻端,第一楔块(16)方向对称安装,启动按钮(17)安装在机房(1)空腔右壁上,启动按钮(17)与驱动电机(15)电性连通,调节机构分别与机房(1)空腔壁和安装梁(5)配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室内外实景重建功能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定位滑槽(18)、定位滑轨(19)、定位销(20)和第一弹簧(21),定位滑槽(18)顶端安装在滑块(8)底端,定位滑轨(19)底端安装在连接臂(9)顶端,定位滑轨(19)与滑块(8)配合滑动连接,定位滑槽(18)内部设置有限位槽,定位滑轨(19)设置有安装槽,定位销(20)与定位滑轨(19)安装槽配合滑动连接,第一弹簧(21)上下两端分别与定位滑轨(19)安装槽底壁和定位销(20)底端连接,第一弹簧(21)顶端与定位滑槽(18)限位槽配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卫峰付志强张向阳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富达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