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11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本体、搅拌机构、沉淀器、进水管、环形管和出水管,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多个桨叶,搅拌轴竖直设置在本体内,本体内设有第一混合空间和第二混合空间,第一混合空间、第二混合空间内外嵌套设置,多个桨叶设置于搅拌轴上并位于第一混合空间和/或第二混合空间,沉淀器设置在第一混合空间和第二混合空间的外周,进水管的一端伸入第一混合空间,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本体之外,环形管设置在本体内,环形管位于本体内的液面的下方并位于沉淀器的上方,在环形管上设有若干孔,出水管的一端与环形管相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本体之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沉淀面积大、易排泥、不堵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含有高磷酸根的废水处理工艺复杂、难度大,废水经生化处理后总磷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相关技术中提到采用传统的深度处理混凝池,其采用化学加药单元、沉淀单元,其占地面积大、往往还需要二次提升、增加能耗,同时检修难度大、容易堵塞、做不到废气密封及收集设备及工艺存在改进的需求。同时在节约成本、节省占地面积、运行稳定性等要求下,本技术提出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其具有占地面积小、沉淀面积大、易排泥、不堵塞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本体;搅拌机构,其包括搅拌轴和多个桨叶,搅拌轴竖直设置在本体内,其中本体内设有第一混合空间和第二混合空间,第一混合空间、第二混合空间内外嵌套设置,多个桨叶设置于搅拌轴上并位于第一混合空间和/或第二混合空间;沉淀器,设置在第一混合空间和第二混合空间的外周;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伸入第一混合空间,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本体之外;环形管,设置在本体内,环形管位于本体内的液面的下方并位于沉淀器的上方,在环形管上设有若干孔;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环形管相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本体之外。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水均匀散开的布水管,布水管的入口处于第二混合空间连通,布水管的出口位于沉淀器的下方。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用于添加混凝剂和絮凝剂的投料管,投料管的一端伸入第一混合空间,投料管的另一端伸出本体之外。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套筒,搅拌轴贯穿套筒设置于本体的中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体的底部设有刮泥板、污泥斗,刮泥板设置于搅拌轴上并将污泥推入至污泥斗中,污泥斗通过污泥管与本体外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体具有呈设定坡度的底壁。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底壁的设定最大坡度为4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刮泥板与底壁具有相同的坡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搅拌轴上的驱动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沉淀器为斜板沉淀结构或者斜管沉淀结构。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占地面积小、沉淀服务面积大,所提供的第一混合空间进行快速混凝反应、第二混合空间进行慢速混凝反应,反应彻底,具有易排泥、不堵塞、安装检修便捷、结构简单、维护少的优点;本技术平面布置占地小、表面积负荷高,反应器直接可从直经8-40米,高度垂直向上6-15米;本技术使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于高磷酸根废水处理、及其它废水深度处理等行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搅拌机构、沉淀器2、进水管3、环形管4、出水管5、布水管6、投料管7。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可采用钢制储罐或混凝土池体,顶部可采用固定顶或者敞口,直经8-40米,高度垂直向上6-15米;搅拌机构,其包括驱动器8、搅拌轴9、多个桨叶10,搅拌轴9竖直设置在本体1内,驱动器8设置在本体1上并驱动连接搅拌轴9,其中驱动器8优选为具有减速机的电机驱动器;在本体1内设有第一混合空间11和第二混合空间12,第一混合空间11、第二混合空间12内外嵌套设置,多个桨叶10设置于搅拌轴9上并位于第一混合空间11或者第二混合空间12;其中第一混合空间11优选为环形以进行快速混凝反应、第二混合空间12优选为环形进行慢速混凝反应,第一混合空间11与第二混合空间12通过钢制焊接或铆接连接固定在本体1上。沉淀器2设置在第一混合空间11和第二混合空间12的外周,优选以圆面积平均分配,其中沉淀器2可采用斜板沉淀机构、斜管沉淀机构及其他斜板机构,其作用以增加深度处理一体化沉淀表面积。进水管3的一端伸入第一混合空间11,进水管3的另一端伸出本体1之外,以提供进水路径。环形管4设置在本体1内,环形管4位于本体1内的液面的下方并位于沉淀器2的上方,在环形管4上设有若干穿孔,其中环形出水管5优选采用穿孔管或出水堰均匀分布沉淀器2上方,确保出水流畅。出水管5的一端与环形管4相连接,出水管5的另一端伸出本体1之外,以提供出水路径,其中出水管5优选采用穿孔或溢流堰形式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环形管4上。布水管6的入口处于第二混合空间12连通,布水管6的出口端位于沉淀器2的下方,以用于将水均匀散开。两条投料管7分别用于添加混凝剂和絮凝剂,投料管7的一端伸入第一混合空间11,投料管7的另一端伸出本体1之外,为了避免运动干涉,投料管7伸入第一混合空间11的端部优选可以进行升降。本实施例中在搅拌轴9与第一混合空间11之间设有套筒13,搅拌轴9贯穿套筒13设置于本体1的中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本体1的底部设有刮泥板14、污泥斗15,刮泥板14设置于搅拌轴9上并将污泥推入至污泥斗15中,污泥斗15通过污泥管17与本体1外连通,以将污泥进行排出。进一步的,本体1具有呈设定坡度的底壁16,底壁的设定最大坡度为45°;再进一步的,刮泥板14与底壁16优选具有相同的坡度,以避免沉淀物的堆积。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技术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技术的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1);/n搅拌机构,其包括搅拌轴(9)和多个桨叶(10),所述搅拌轴(9)竖直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其中所述本体(1)内设有第一混合空间(11)和第二混合空间(12),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1)、所述第二混合空间(12)内外嵌套设置,多个所述桨叶(10)设置于所述搅拌轴(9)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1)和/或第二混合空间(12)内;/n沉淀器(2),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1)和所述第二混合空间(12)的外周;/n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1),所述进水管(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本体(1)之外;/n环形管(4),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所述环形管(4)位于所述本体(1)内的液面的下方并位于所述沉淀器(2)的上方,在所述环形管(4)上设有若干孔;/n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的一端与所述环形管(4)相连接,所述出水管(5)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本体(1)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
搅拌机构,其包括搅拌轴(9)和多个桨叶(10),所述搅拌轴(9)竖直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其中所述本体(1)内设有第一混合空间(11)和第二混合空间(12),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1)、所述第二混合空间(12)内外嵌套设置,多个所述桨叶(10)设置于所述搅拌轴(9)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1)和/或第二混合空间(12)内;
沉淀器(2),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1)和所述第二混合空间(12)的外周;
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1),所述进水管(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本体(1)之外;
环形管(4),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所述环形管(4)位于所述本体(1)内的液面的下方并位于所述沉淀器(2)的上方,在所述环形管(4)上设有若干孔;
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的一端与所述环形管(4)相连接,所述出水管(5)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本体(1)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水均匀散开的布水管(6),所述布水管(6)的入口处于所述第二混合空间(12)连通,所述布水管(6)的出口位于所述沉淀器(2)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深度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添加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智钟耀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庞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