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周专利>正文

除油滤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11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油滤块,包括盒状主体、网格层、接水板、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拉绳;所述网格层位于盒状主体上表面;所述接水板设有进水孔、泄水孔;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上下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的下方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之间设有分水板,所述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之间设有隔水板;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装有第一油水分离网,第二油水分离腔装有第二油水分离网;所述隔水板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安装配重球、堵塞球;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吸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持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处理效率,尤其是首次提出针对油水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油滤块
本技术属于日常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除油滤块。
技术介绍
废水的处理无疑是可以起到解决环境问题和水资源缺乏问题,达到一举两得效果的双赢之举,其中生活污水造成的含油废水己成为困扰环境的一大挑战。现有技术针对污水有机物处理的较多,但是没有用于油水分离的技术。油脂主要有三方面特性:极性、生物降解性及物理性质。极性油脂通常来源于动物、非极性油脂来源于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一般极性油脂可生物降解,非极性油脂则难生物降解。因此,针对商业区、汽修区含有油的污水需要设计新的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油滤块,采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过滤结构,在保持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处理效率,尤其是首次提出针对油水进行处理。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油滤块,包括盒状主体、网格层、接水板、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拉绳;所述网格层位于盒状主体上表面;所述接水板位于网格层下方;所述接水板设有进水孔、泄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第一油水分离腔上方,泄水孔位于泄水腔上方;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上下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的上下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之间设有分水板,所述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之间设有隔水板;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装有第一油水分离网,第二油水分离腔装有第二油水分离网;所述隔水板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安装配重球、堵塞球;所述堵塞球位于泄水孔内,配重球位于第二油水分离腔内;所述拉绳穿过隔水板与网格层;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吸油片;所述吸油片位于接水板下方、第一油水分离网以及第二油水分离网上方;所述盒状主体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泄水腔连通。本技术中,除油滤块外观为方形盒状,中间为空腔,上端开口用于进污水,放置网格阻挡落叶、砂石等宏观杂质,网格下方放置接水板,一个作用是导流,另一个作用是缓冲,避免进水冲损油水分离网;接水板下方就是依次排列的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泄水腔侧壁设有出水口,也是除油滤块的出水口,经过油水分离的水从此出水口排入常规市政管道,泄水腔侧壁也是除油滤块的侧壁,即盒状主体的侧壁,作为常识,出水口位于盒状主体的侧壁的下端。依次排列的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组成除油滤块中,接水板下方的腔体,盒状主体底面内侧壁倾斜,第一油水分离腔端高、泄水腔端低,即出水口位置低,利于经过油水分离的水从出水口排出。优选的,出水口设有多孔透水砖,可以在盒状主体的侧壁下端开口,在开口处安装形状大小匹配的多孔透水砖,既不影响处理后的水从除油滤块流出,而且对磷氮等物质有吸附效果,当水在透水砖孔内流动时,孔壁对磷氮等有处理效果。本技术中,所述进水孔为五个,水从五孔下落至油水分离网上,比一个孔流落后铺展,效率高些且五个孔可以使得分离网膜受力均匀,可以在接水板位于第一油水分离腔上方的部分的四角以及中间开孔,更利于落水的均匀性。作为常识,进水口使得油水进入第一油水分离腔,在现有油水分离网存在下,利用亲水疏油进行分离,一旦进水过大,第一油水分离腔来不及分离处理的话,多余的油水从分水板的上方空隙处流入第二油水分离腔,由此处理的水汇合第一油水分离腔处理的水从盒状主体底面流到出水口,从而进入现有市政管道。本技术中,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上下分别连通,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的上下分别连通;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之间设有分水板,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之间设有隔水板。根据常识,分水板上端与接水板有空隙、下端与盒状主体底面有空隙,从而实现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上下分别连通;隔水板上端与接水板有空隙、下端与盒状主体底面有空隙,从而实现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的上下分别连通。在遇到超大水流时,两个油水分离腔来不及排水时,快速排水避免内涝超过油水分离称为第一需求,此时水从第二油水分离腔漫入泄水腔,直接从出水口排水。进一步的,本技术首次提出隔水板上设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横杆,横杆两端分别安装配重球、堵塞球,堵塞球位于泄水孔内,配重球位于第二油水分离腔内;此结构下,堵塞球位于泄水孔内防止水未经处理流入泄水孔,优选堵塞球外径与泄水孔内径一致,在配重球的作用下,堵塞球塞住泄水孔,优选堵塞球为中空结构,作为常识,配重球较堵塞球重,设计堵塞球为中空,既减轻了两个球的重量,又使得其上下便利。现有技术针对油水分离的设备不适用于室外场地,尤其不能用于垃圾房、汽修厂等地,更无法与现有管道形成协同成为整体,而现有的雨水/污水分离口未曾涉及油水分离,原因众多,除了没有人想到此点外(因为提到油水分离,研究者都着眼于石油领域),还存在油水分离影响水流效率、分离后的油无法处理等问题。本技术通过三个腔体的设计配合跷跷球结构,能够满足常规环境下,比如洗地水、中小雨的分离,遇到中大雨时候,也能在处理部分油水时,不会形成排水积滞;进一步的,本技术设计拉伸连接吸油片,在油水分离后,可以将分离网膜上的油吸去,高亲油布可以吸附大量的油,能用好长时间,拉绳的另一端接有固定条,从而在吸好油之后,通过拉绳将吸油片上拉,可以放在接水板下方,拉伸通过固定条固定在网格上,再下次油水进入时,不会受到吸油片的影响,作为常识,吸油片的结构形状与油水分离腔上方的接水板的结构形状一样,比如接水板开孔,对应位置,吸油片也开孔,这样不影响油水从接水板流入油水分离腔。可以仅在第一油水分离腔内设置,此时开孔与其上方的接水板一致,也可以在第二油水分离腔也设置吸油片,此吸油片也是通过拉绳固定,无需开孔。优选的,所述网格层由大孔径网格与小孔径网格组成;小孔径网格位于大孔径网格下方;可以分级阻隔固体杂质,也使得拉绳可以缠绕固定。接水板为透光结构,一方面可以使得除油滤块腔体内干燥,还可以对油水分离网进行光催化,有些现有油水分离网涂覆活性材料,具有可见光催化功能,可以在除油的时候,对一些有机物进行分解。本技术中,网格层放置在盒状主体的开口处;接水板放置在盒状主体的开口下方;油水分离网分别放置在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内。可以在盒状主体内常规设置一圈凸起,用于放置对应的部件,比如在油水分离腔内设置一圈凸起,用于放置油水分离网。采用放置的结构而不是插接或者螺栓、活页等结构,利于各部件的拆卸,对油水分离网、吸油片的更换有利。本技术首次针对存在油水污水的场地提出除油滤块,材质选择广泛,可以为塑料、无机材料,也可以为金属材料,还可以几种材料混搭,比如网格为金属、接水板为塑料、盒状主体为混凝土等,极大降低了除油滤块的制备难度与成本。本技术除了可以进行油水分离外,还解决了油水分离不利于超大水量排出的问题,也解决了分离后油无法处理的问题,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在油水分离的同时还可以对有机物、磷氮等进行处理。本技术处为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至管网或者河道。附图说明图1为除油滤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除油滤块结构示意图(接水板未示出);图3为多孔透水砖结构示意图;图4为盒状主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油滤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盒状主体、网格层、接水板、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拉绳;所述网格层位于盒状主体上表面;所述接水板位于网格层下方;所述接水板设有进水孔、泄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第一油水分离腔上方,泄水孔位于泄水腔上方;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上下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的下方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之间设有分水板,所述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之间设有隔水板;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装有第一油水分离网,第二油水分离腔装有第二油水分离网;所述隔水板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安装配重球、堵塞球;所述堵塞球位于泄水孔内,配重球位于第二油水分离腔内;所述拉绳穿过隔水板与网格层;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吸油片;所述吸油片位于接水板下方、第一油水分离网以及第二油水分离网上方;所述盒状主体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泄水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油滤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盒状主体、网格层、接水板、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拉绳;所述网格层位于盒状主体上表面;所述接水板位于网格层下方;所述接水板设有进水孔、泄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第一油水分离腔上方,泄水孔位于泄水腔上方;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上下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的下方连通;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第二油水分离腔之间设有分水板,所述第二油水分离腔、泄水腔之间设有隔水板;所述第一油水分离腔装有第一油水分离网,第二油水分离腔装有第二油水分离网;所述隔水板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安装配重球、堵塞球;所述堵塞球位于泄水孔内,配重球位于第二油水分离腔内;所述拉绳穿过隔水板与网格层;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吸油片;所述吸油片位于接水板下方、第一油水分离网以及第二油水分离网上方;所述盒状主体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泄水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油滤块,其特征在于,盒状主体底面内侧壁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周
申请(专利权)人:徐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