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390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9
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一壳体及一第一投影模块。壳体包括一曲面投影区及一开口,其中曲面投影区包括相对的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第一投影模块可拆装地透过开口配置于壳体内且对应曲面投影区,其中第一投影模块对曲面投影区的内表面投影,以使曲面投影区的外表面显示一投影画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投影装置具有曲面投影区,而可动态地显示出曲面影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投影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曲面投影区的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体模型通常为固定的假人,若要向学生介绍人体器官等资讯,无法以动态效果显示且不可任意更换。若是要能够以动态显示的装置,目前仅有以平面显示器为头部或腹部的机器人,然而仅能呈现平面影像,而与实际状况不同。本“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所述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具有曲面投影区,而可动态地显示出曲面影像。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一壳体及一第一投影模块。壳体包括一曲面投影区及一开口,其中曲面投影区包括相对的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第一投影模块可拆装地透过开口配置于壳体内且对应曲面投影区,其中第一投影模块对曲面投影区的内表面投影,以使曲面投影区的外表面显示一投影画面。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壳体包括曲面投影区,第一投影模块可对曲面投影区的内表面投影,以使曲面投影区的外表面显示投影画面,而能够显示出动态或是静态的曲面影像,以提供良好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投影装置的第一投影模块与第二投影模块抽出于壳体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投影装置的第一投影模块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投影模块的示意图。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图1的壳体的曲面投影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之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投影装置的第一投影模块与第二投影模块抽出于壳体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0包括一壳体110及一第一投影模块120。在图1与图2中,为了清楚表示壳体110内部的元件,将壳体110以虚线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的形状为人体型,包括了头部与身体,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10的形状也可以仅为头型或身体型,或壳体110的形状也可以为动物形状,但壳体110的形状不局限于此。如图2所示,壳体110包括一曲面投影区111及一开口114。第一投影模块120可拆装地透过开口114配置于壳体110内,以方便更换或维修第一投影模块120。第一投影模块120组装于壳体110内时,可对应壳体110的曲面投影区111,壳体110在曲面投影区111的部分例如是投影膜,其透光度大于50%。壳体110在曲面投影区111以外的区域为不透光。曲面投影区111包括相对的一内表面112及一外表面113。位于壳体110内部的第一投影模块120对曲面投影区111的内表面112投影,以使曲面投影区111的外表面113显示一投影画面,即观看者可以从曲面投影曲111的外表面113观看到投影画面。在本实施例中,若曲面投影区111位在壳体的头部或身体,投影装置100可在曲面投影区111的外表面113显示出各式脸部表情或是真实器官的影像而能够生动逼真地表示出真实的状况,以显现器官在各种不同状态下的动静态与病理分析来教学与介绍。于其他实施例中,对应至壳体110的头部的曲面投影区111为可替换式的投影膜,例如是具有男性脸部或女性脸部轮廓之投影膜,可替换式投影膜例如于其内表面配置磁铁,而可与壳体内部对应的磁铁或金属件相吸固定。另外,可替换式投影膜例如也可以透过卡勾(扣)结构、锁附或吊挂方式固定于壳体,然而固定方式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的曲面投影区111的内表面112的粗糙度大于外表面113的粗糙度。举例来说,曲面投影区111的内表面112例如可设有微结构(例如是咬花或是粗糙可透光涂层),这样的设计可使投影画面更清晰。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10的曲面投影区111具有平滑的外表面113,而内表面112具有微结构或具有颗粒状结构。于其他实施例中,对应于壳体的曲面投影区所使用的材质,曲面投影区亦可具有平滑的内表面,而外表面具有微结构或具有颗粒状结构,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此。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投影模块120包括一第一滑动部125(图2),壳体110还包括位于内部且对应第一滑动部125的一第一滑轨部115。第一投影模块120的第一滑动部125沿一轴线A可拆卸地滑设于壳体110的第一滑轨部115。第一滑动部125可以是滚轮或是滑块。第一滑轨部115可为对应滚轮或是滑块的滑轨,用来承受第一投影模块120的重量且在其上滑动,以提高第一投影模块120的移动稳定性。更佳地,第一滑轨部115上可设置止挡部(未绘示),可用以限制第一滑动部125的位置并帮助第一投影模块120定位。此外,在将第一投影模块120推入壳体110内之后,可透过螺丝等方式来将第一投影模块120固定于壳体110内部,拆装上相当方便。在本实施例中,轴线A例如是垂直于一重力方向G,但轴线A与重力方向G的关系不局限于此。图3是图1的投影装置的第一投影模块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请参阅图3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投影模块120包括一承载座121、配置于承载座121上的一光机130、一投影镜头132、一风扇134及一电路板136。光机130与风扇134电连接于电路板136。在图1至图4中可见,承载座121具有一曲型轮廓,曲型轮廓符合壳体110在对应开口114周围的轮廓,当第一投影模块120组装于壳体110内时,乘载座121可封闭壳体110的开口114。比如曲型轮廓符合后脑勺或是后背的轮廓,但不局限于此。投影镜头132朝向壳体110的曲面投影区111的内表面112,以对曲面投影区111的内表面112投影。风扇134用来对光机130散热。除此之外,当第一投影模块120安装于壳体110内且承载座121封闭壳体110的开口114时,透过风扇134的运转,使第一投影模块120产生的热于壳体110内流动,而可将温热的气流传递到壳体110内部的其他位置,而使得壳体110呈现微温状态,触摸壳体110时可呈现出温度感。如图1及图3所示,承载座121包括一第一板件122,光机130、投影镜头132、风扇134及电路板136例如是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投影模块,其中:/n所述壳体包括曲面投影区及开口,其中所述曲面投影区包括相对的内表面及外表面;以及/n所述第一投影模块可拆装地透过所述开口配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对应所述曲面投影区,其中所述第一投影模块对所述曲面投影区的所述内表面投影,以使所述曲面投影区的所述外表面显示投影画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投影模块,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曲面投影区及开口,其中所述曲面投影区包括相对的内表面及外表面;以及
所述第一投影模块可拆装地透过所述开口配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对应所述曲面投影区,其中所述第一投影模块对所述曲面投影区的所述内表面投影,以使所述曲面投影区的所述外表面显示投影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形状为人体型、头型或动物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曲面投影区的透光度大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投影区的所述内表面的粗糙度大于所述外表面的粗糙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模块包括第一滑动部,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内部且对应所述第一滑动部的第一滑轨部,所述第一投影模块的所述第一滑动部沿一轴线可拆卸地滑设于所述第一滑轨部,且所述轴线垂直于重力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模块包括承载座、配置于所述承载座上的光机、投影镜头、风扇及电路板,所述光机与所述风扇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承载座具有曲型轮廓,所述曲型轮廓符合所述壳体在对应所述开口周围的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第一板件,所述光机、所述投影镜头、所述风扇及所述电路板沿一轴线配置于所述第一板件,所述轴线相同或不同于重力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还包括弯折地延伸自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板件,且所述第一投影模块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滑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典林世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