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及垃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388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及垃圾回收装置,属于垃圾容器技术领域。它包括桶体、设置于桶体底部的处理单元和设置于处理单元上方的垃圾存放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高温灭菌灯,所述高温灭菌灯设置于桶体的底面上,用于对垃圾存放单元进行灭菌和烘干;所述垃圾存放单元与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处理单元之间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高度沿桶体中间到侧壁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导流面可通过紫外线;所述桶体与导流面的连接处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保证垃圾桶的清洁度,提升了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率和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及垃圾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垃圾容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及垃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桶是生活中常见的盛放垃圾的容器,目前社会上常见的生活垃圾桶分为家庭垃圾桶和室外垃圾桶,其中家庭垃圾桶多为单桶式套袋垃圾桶,室外垃圾桶多为两桶箱式垃圾桶。垃圾桶虽然解决了人们存储垃圾的问题,但垃圾桶所带来的问题近些年来层出不穷。垃圾桶作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场所,不仅容易产生细菌增生、虫蝇肆虐等重大问题,还对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若垃圾桶能在清理完垃圾后能对箱体及筒壁进行及时的清洗、杀菌和烘干,则会对人们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有很大的正面积极的影响。经检索,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便于清洗的可杀菌垃圾桶(申请号:CN201821759063.5申请日:2018-10-29),其包括包括垃圾桶体、安装座和清洗机构,垃圾桶体包括分隔板和紫外线灯;安装座设置于垃圾桶体的下部;清洗机构包括水管喷头、水泵和供水管,水管喷头对垃圾桶体的内壁进行清洗,紫外灯对垃圾桶体的内壁和垃圾桶体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同时对清洗后垃圾桶体内壁上附着的水分进行紫外线消毒,但清洗后附着在垃圾桶内部的液体不便排出,容易造成细菌的二次滋生,进而对垃圾桶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便于内部污水排出的垃圾桶(申请号:CN20191134943.4申请日:2019-12-24),其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内桶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并且两个第一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内部开设有通道,所述压板的内部且位于通道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通孔,但仍然不能解决内部细菌滋生和垃圾分类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对其在垃圾回收后或清洗后仍然存在的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有效解决,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有效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和垃圾回收装置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在垃圾回收后或清洗后仍然存在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及垃圾回收装置,通过在垃圾桶中特定的位置设置特定结构的导流面,能够有效解决垃圾桶在垃圾回收后或清洗后仍然存在污染问题。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包括桶体、设置于桶体底部的处理单元和设置于处理单元上方的垃圾存放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高温灭菌灯,所述高温灭菌灯设置于桶体的底面上,用于对垃圾存放单元进行灭菌和烘干;所述垃圾存放单元与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处理单元之间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高度沿桶体中间到侧壁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导流面可通过紫外线;所述桶体与导流面的连接处设有出水口。优选地,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反射面。优选地,所述导流面为石英玻璃板,其厚度不小于3mm。一种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外桶、清洗单元和设置于外桶内的内桶,所述内桶为以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所述清洗单元通过向内桶供水对其进行清洗;所述内桶与外桶可分离连接;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排水口。优选地,所述外桶侧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封口部件,所述封口部件与外桶可分离连接;所述内桶固定于封口部件上。优选地,所述封口部件上设置有内桶固定件和内桶支撑件;所述内桶外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内桶固定件相配合。优选地,所述清洗单元包括喷水口,所述喷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源相连,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喷水口设置于内桶的上方,其喷水方向朝向内桶内部。优选地,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相邻的内桶之间;和/或隔板内设置有隔板内腔,所述隔板内腔可容纳水泵和水管。优选地,还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用于向清洗单元和处理单元供电。优选地,还包括桶盖,所述桶盖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转换电能部件向清洗单元和处理单元供电;还包括设置于桶体上的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清洗单元和/或处理单元电源的开或关。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包括桶体、设置于桶体底部的处理单元和设置于处理单元上方的垃圾存放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高温灭菌灯,所述高温灭菌灯设置于桶体的底面上,用于对垃圾存放单元进行灭菌和烘干;所述垃圾存放单元与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处理单元之间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高度沿桶体中间到侧壁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导流面可通过紫外线;所述桶体与导流面的连接处设有出水口;本技术通过在垃圾存放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滤网和导流面,其中滤网可以实现干湿分离,便于对公用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处理和回收工作,而导流面一方面可以对从滤网落下的细小垃圾进行二次阻挡,避免垃圾落入处理单元中对高温灭菌灯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其特定的高度设置可以对湿垃圾和清洗垃圾桶的废液导流至出水口,使其快速排放,再利用处理单元对导流面和垃圾桶内壁上的残留液体进行灭菌和烘干,从而保证了垃圾桶的清洁度,有效地提升了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率和保护了环境。(2)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所述导流面为石英玻璃板,其厚度不小于3mm;本技术采用石英玻璃板作为导流面,保证了其下方高温灭菌灯发出的紫外线能够有效进入垃圾存放单元中进行灭菌,同时石英玻璃板具有良好的导热作用,能够将高温灭菌灯产生的热量有效传递至垃圾存放单元中将残液烘干,保证了垃圾桶的清洁度;而将其厚度设置为不小于3mm能够使得紫外线在石英玻璃板中产生有效地折射空间,将进入垃圾存放单元中的紫外线折射在垃圾桶的内壁上,相对减少了紫外线向垃圾桶上方开口处的发射量,既提升了高温灭菌灯的灭菌效率,也减少了能源的损耗。(3)本技术的一种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外桶、清洗单元和设置于外桶内的内桶,所述内桶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所述清洗单元通过向内桶供水对其进行清洗;所述内桶与外桶可分离连接;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本技术通过将外桶、清洗单元和设置于外桶内的内桶进行组合设置,能够对内桶在垃圾回收之后及时进行清洗,避免长时间存放的残余垃圾滋生细菌,而内桶和外桶的可分离设置既方便了清洁工将内桶拆卸进行垃圾回收,也能够将内桶拆卸对其进行定期检修,保证垃圾回收装置的长期稳定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封口部件封闭时的一种垃圾回收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封口部件打开时的一种垃圾回收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桶和封口部件的拆分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0、外桶;101、桶盖;102、排水口;120、左垃圾桶;130、右垃圾桶;140、封口部件;141、内桶固定件;142、内桶支撑件;200、桶体;201、垃圾存放单元;202、处理单元;210、滤网;220、卡槽;230、出水口;240、高温灭菌灯;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200)、设置于桶体(200)底部的处理单元(202)和设置于处理单元(202)上方的垃圾存放单元(201);所述处理单元(202)包括高温灭菌灯(240),所述高温灭菌灯(240)设置于桶体(200)的底面上,用于对垃圾存放单元(201)进行灭菌和烘干;所述垃圾存放单元(201)与处理单元(202)之间设置有滤网(210);所述滤网(210)与处理单元(202)之间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高度沿桶体(200)中间到侧壁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导流面可通过紫外线;所述桶体(200)与导流面的连接处设有出水口(2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200)、设置于桶体(200)底部的处理单元(202)和设置于处理单元(202)上方的垃圾存放单元(201);所述处理单元(202)包括高温灭菌灯(240),所述高温灭菌灯(240)设置于桶体(200)的底面上,用于对垃圾存放单元(201)进行灭菌和烘干;所述垃圾存放单元(201)与处理单元(202)之间设置有滤网(210);所述滤网(210)与处理单元(202)之间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高度沿桶体(200)中间到侧壁的方向逐渐降低,所述导流面可通过紫外线;所述桶体(200)与导流面的连接处设有出水口(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200)底部设置有反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为石英玻璃板(250),其厚度不小于3mm。


4.一种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桶(100)、清洗单元(400)和设置于外桶(100)内的内桶,所述内桶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清洗和杀菌的垃圾桶;所述清洗单元(400)通过向内桶供水对其进行清洗;所述内桶与外桶(100)可分离连接;所述外桶(10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00)侧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封口部件(140),所述封口部件(140)与外桶(100)可分离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凌松程娟李家乐王天乐吕泽久张明逵周杰泰吴巍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