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49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涉及塑钢缠绕管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位于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轮环,所述底座位于滑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部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另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缠绕管的连接精度高,能够防止在对塑钢缠绕管的接口处进行连接时出现错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塑钢缠绕管
,尤其涉及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钢缠绕管(SRWPE)是由钢塑复合的异型带材经螺旋缠绕焊接(搭接面上挤出焊接)制成,其内壁光滑平整,规格为DN200-DN2600mm。该种管材具有耐腐蚀、质量轻、通流量大、寿命长等优点,可替代高能耗材质(水泥、铸铁、陶瓷等)制作的管材,属环保型绿色产品。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双平壁中空缠绕管的连接装置容易出现泄露的现象,缠绕管的连接精度不高,容易出现错位,泄露的污水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影响地面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传统的塑钢缠绕管连接装置的安装较为复杂,密封过程费时费力,拆装速度较慢,不利于快速施工,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底座位于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轮环,所述底座位于滑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部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另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齿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外侧嵌套有塑钢缠绕管,所述顶板的另一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齿轮环的内环设置有内齿牙,所述齿轮与齿轮环的内齿牙相啮合。优选的,所述齿轮环的外环设置有外齿牙,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齿轮环的外齿牙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丝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顶板均为圆柱型,所述底座、顶板的尺寸大小相同,所述底座、顶板均为两个,所述顶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齿轮、齿条、定位板均为六个,且延底座的外环等距排列,所述定位板为扇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通过齿轮环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向外侧移动,齿条带动定位板向外侧移动,定位板与塑钢缠绕管的内壁相接触,并对塑钢缠绕管的接口处进行固定,因为各个定位板的向外侧移动距离相同,所以塑钢缠绕管的接口处的高度相同,且能够防止在对塑钢缠绕管的接口处进行连接时出现错位的情况,能够使缠绕管的连接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的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的齿轮、齿轮环、齿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的侧视图。图中标号:1、底座;2、滑槽;3、转轴;4、齿轮;5、齿轮环;6、齿条;7、定位板;8、限位块;9、滑杆;10、连接块;11、顶板;12、塑钢缠绕管;13、电机;14、丝杆;15、支撑板;16、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底座1位于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轮环5,底座1位于滑槽2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齿轮4,齿轮4的上部啮合有齿条6,齿条6的另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8,限位块8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9,滑杆9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外壁固定连接,连接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1,齿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定位板7的外侧嵌套有塑钢缠绕管12,顶板11的另一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齿轮环5的内环设置有内齿牙,齿轮4与齿轮环5的内齿牙相啮合,齿轮环5的外环设置有外齿牙,底座1的上表面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套接有丝杆14,丝杆14与齿轮环5的外齿牙相啮合,底座1的上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丝杆14远离电机13的一端与支撑板15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底座1、顶板11均为圆柱型,底座1、顶板11的尺寸大小相同,底座1、顶板11均为两个,顶板11之间通过连接杆16固定连接,齿轮4、齿条6、定位板7均为六个,且延底座1的外环等距排列,定位板7为扇型。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如图5所示,将需要连接的两个塑钢缠绕管12放置在一起,将底座1放置在两个塑钢缠绕管12的接口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丝杆14转动,丝杆14带动齿轮环5转动,齿轮环5带动齿轮4转动,齿轮4带动齿条6向外侧移动,齿条6带动定位板7向外侧移动,定位板7与塑钢缠绕管12的内壁相接触,并对塑钢缠绕管12的接口处进行固定,因为各个定位板7的向外侧移动距离相同,所以塑钢缠绕管12的接口处的高度相同,且能够防止在对塑钢缠绕管12的接口处进行连接时出现错位的情况,当对塑钢缠绕管12的接口处进行焊接完成时,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齿条6收缩,定位板7解除对塑钢缠绕管12的固定,之间从塑钢缠绕管12内将底座1取出即可,本技术能够使缠绕管的连接精度高,能够防止在对塑钢缠绕管12的接口处进行连接时出现错位的情况。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所述底座(1)位于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轮环(5),所述底座(1)位于滑槽(2)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齿轮(4),所述齿轮(4)的上部啮合有齿条(6),所述齿条(6)的另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1),所述齿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所述定位板(7)的外侧嵌套有塑钢缠绕管(12),所述顶板(11)的另一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所述底座(1)位于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轮环(5),所述底座(1)位于滑槽(2)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壁固定套接有齿轮(4),所述齿轮(4)的上部啮合有齿条(6),所述齿条(6)的另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9),所述滑杆(9)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11),所述齿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所述定位板(7)的外侧嵌套有塑钢缠绕管(12),所述顶板(11)的另一侧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钢缠绕管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环(5)的内环设置有内齿牙,所述齿轮(4)与齿轮环(5)的内齿牙相啮合。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丰联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