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件震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334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2
一种混凝土构件震动装置,四个震动机构由左到右的分布,震动机构包括位于底部的震动底座、位于顶部的震动台、连接在震动台下部的震动电机和多个震动弹簧;六个升降地支轮机构分三对布置,且由左到右的分布,左侧和右侧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最左侧和最右侧的震动机构的前后两侧,中部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位于中部的两个震动机构之间,且对称的设置在两个震动机构的前后两侧;升降地支轮机构包括支轮底座、支轮支架、升降油缸A和钢轮;两个升降走板机构分别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两个震动机构之间,且前后交错的设置;升降走板机构包括走板支座、走板支架、升降油缸B、走板电机和胶轮。该装置能极大的提高高速护栏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构件震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材设备
,具体是一种混凝土构件震动装置。
技术介绍
混装土材质的高速路护栏具有体积大、重量大、人工振捣困难、转运困难、质量不易保证等问题,为了保证其生产质量,需要在制造过程中采用震动台进行填料的匀实。震动台是一种在铸造、混凝土模具填料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设备,其作用就是在向混凝土模具中填充物料的同时,以震动平台为震动源,通过自动化震动源的持续均匀的震动尽可能减小模具容器中填充物料之间的空隙,使得模具的填充物料分布更加匀实平均,有效杜绝成品中气孔气泡的存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模具制品的强度和质量,同时也能免除了二次除气孔所需要的时间,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现有的震动台并不适合高速路护栏生产线的使用,从而并不能提高高速路护栏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震动装置,该装置适用于高速路护栏生产线的使用,在保证高速路护栏生产质量的同时,能极大的提高高速护栏的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震动装置,包括震动机构、升降地支轮机构和升降走板机构,所述震动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升降地支轮机构的数量为六个,升降走板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四个震动机构由左到右依次间隔的分布,震动机构包括位于底部的震动底座、位于顶部的震动台、位于震动台和震动底座之间的震动电机、分布在震动电机四周的多个震动弹簧;所述震动台通过多个震动弹簧水平的连接在震动底座上,所述震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震动台的下端;六个升降地支轮机构分三对布置,且由左到右相间隔的分布,左侧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对称的设置在最左侧的震动机构的前后两侧,中部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位于中部的两个震动机构之间,且对称的设置在两个震动机构的前后两侧,右侧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对称的设置在最右侧的震动机构的前后两侧;所述升降地支轮机构包括支轮底座、支轮支架、升降油缸A和钢轮,所述支轮底座的上部内侧设置连通到其上端面的竖向滑槽,所述升降油缸A竖直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的底部,且其活塞杆端朝上的设置;所述支轮支架纵向可滑动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的上部,且其底端与升降油缸A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钢轮可转动的连接在支轮支架的顶部;两个升降走板机构分别位于左侧的两个震动机构之间和右侧的两个震动机构之间,且前后交错的设置;所述升降走板机构包括走板支座、走板支架、升降油缸B、走板电机和胶轮,走板支座上端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铰接座A和铰接座B,所述升降油缸B设置在走板支座上方的左侧,且其底座与铰接座A铰接;所述走板支架设置在走板支座上方的右侧,走板支架呈L形,其包括位于下部的横向支臂和固定连接在横向支臂左端上方的竖向支臂,横向支臂的端部与铰接座B铰接,其竖向支臂的端部与升降油缸B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所述走板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上端;所述胶轮固定套装在走板电机的输出轴上。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泵站、电磁换向阀A和电磁换向阀B,所述泵站通过电磁换向阀A与升降油缸A连接,还通过电磁换向阀B与升降油缸B连接。进一步,为了能在震动作业的过程中保证混凝土模具不会在单一方向产生大位移,不会偏离钢轮,所述震动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进一步,为了可以提供减震作用,所述横向支臂的左端下部通过减震弹簧与走板支座的上端面连接。本技术中,使多个震动机构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的分布,便于承载由流水线上运输过来的混凝土模具;使三对升降地支轮机构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的分布,且每对升降地支轮机构分别位于每个震动机构的前后两侧,可以在震动作业过程中利用升降油缸A将钢轮的上缘面降低到震动台上表面的下方,在六个升降地支轮机构中钢轮的上缘面均降低到震动台的下方时,即可以便捷的对混凝土模具进行震动作业,以促进混凝土模具内部填料的匀实;还可以在震动作业结束之后利用升降油缸A将钢轮的上缘面向上升高到震动台的上表面,在六个升降地支轮机构中钢轮的上缘面均升高到震动台的上方时,即可以便于将震动作业结合后的混凝土模具支持到震动台的上方;两个升降走板机构的设置,能在混凝土模具脱离震动台之后利用升降油缸B的伸出来使胶轮的上缘面与混凝土模具的下端面相接触,从而可以利用两个升降走板机构中升降电机的同向驱动来将混凝土模具向外部一侧输出,以便于进行后续作业处理。该装置适用于高速路护栏生产线的使用,在保证高速路护栏生产质量的同时,能极大的提高高速护栏的生产效率,同时,还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承载混凝土模具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升降地支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升降走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震动机构,2、升降地支轮机构,3、升降走板机构,4、震动底座,5、震动台,6、震动电机,7、走板支座,8、支轮底座,9、支轮支架,10、钢轮,11、升降油缸A,12、走板支架,13、升降油缸B,14、走板电机,15、胶轮,16、铰接座A,17、铰接座B,18、限位块,19、混凝土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混凝土构件震动装置,包括震动机构1、升降地支轮机构2和升降走板机构3,所述震动机构1的数量为四个,升降地支轮机构2的数量为六个,升降走板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四个震动机构1由左到右依次间隔的分布,震动机构1包括位于底部的震动底座4、位于顶部的震动台5、位于震动台5和震动底座4之间的震动电机6、分布在震动电机6四周的多个震动弹簧;所述震动台5通过多个震动弹簧水平的连接在震动底座4上,所述震动电机6固定安装在震动台5的下端,且与震动底座4的上端面间隙配合;震动底座4用于支撑震动台5,以保证混凝土模具19降落到震动台5表面后,使混凝土模具19的底面高于升降地支轮机构2和升降走板机构3的降落状态,从而可以保证震动作业过程中不会有任何干涉因素的存在。六个升降地支轮机构2分三对布置,且由左到右相间隔的分布,左侧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2对称的设置在最左侧的震动机构1的前后两侧,中部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2位于中部的两个震动机构1之间,且对称的设置在两个震动机构1的前后两侧,右侧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2对称的设置在最右侧的震动机构1的前后两侧;所述升降地支轮机构2包括支轮底座8、支轮支架9、升降油缸A11和钢轮10,所述支轮底座8的上部内侧设置连通到其上端面的竖向滑槽,所述升降油缸A11竖直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的底部,且其活塞杆端朝上的设置;所述支轮支架9纵向可滑动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的上部,且其底端与升降油缸A1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钢轮10可转动的连接在支轮支架9的顶部;支轮底座8用于支撑支轮支架9,以保证钢轮10升至最高点时,其上缘面高于震动台5,并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支轮高度一致,以保证混凝土模具19的顺利行走,在钢轮10下降至最低点时,钢轮10与混凝土模具19相脱离;钢轮10可转动的连接在支轮支架9的顶部,用于支撑混凝土模具19,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构件震动装置,包括震动机构(1)、升降地支轮机构(2)和升降走板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1)的数量为四个,升降地支轮机构(2)的数量为六个,升降走板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n四个震动机构(1)由左到右依次间隔的分布,震动机构(1)包括位于底部的震动底座(4)、位于顶部的震动台(5)、位于震动台(5)和震动底座(4)之间的震动电机(6)、分布在震动电机(6)四周的多个震动弹簧;所述震动台(5)通过多个震动弹簧水平的连接在震动底座(4)上,所述震动电机(6)固定安装在震动台(5)的下端;/n六个升降地支轮机构(2)分三对布置,且由左到右相间隔的分布,左侧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2)对称的设置在最左侧的震动机构(1)的前后两侧,中部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2)位于中部的两个震动机构(1)之间,且对称的设置在两个震动机构(1)的前后两侧,右侧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2)对称的设置在最右侧的震动机构(1)的前后两侧;所述升降地支轮机构(2)包括支轮底座(8)、支轮支架(9)、升降油缸A(11)和钢轮(10),所述支轮底座(8)的上部内侧设置连通到其上端面的竖向滑槽,所述升降油缸A(11)竖直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的底部,且其活塞杆端朝上的设置;所述支轮支架(9)纵向可滑动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的上部,且其底端与升降油缸A(1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钢轮(10)可转动的连接在支轮支架(9)的顶部;/n两个升降走板机构(3)分别位于左侧的两个震动机构(1)之间和右侧的两个震动机构(1)之间,且前后交错的设置;所述升降走板机构(3)包括走板支座(7)、走板支架(12)、升降油缸B(13)、走板电机(14)和胶轮(15),走板支座(7)上端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铰接座A(16)和铰接座B(17),所述升降油缸B(13)设置在走板支座(7)上方的左侧,且其底座与铰接座A(16)铰接;所述走板支架(12)设置在走板支座(7)上方的右侧,走板支架(12)呈L形,其包括位于下部的横向支臂和固定连接在横向支臂左端上方的竖向支臂,横向支臂的端部与铰接座B(17)铰接,其竖向支臂的端部与升降油缸B(13)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所述走板电机(14)固定安装在支架(12)的上端;所述胶轮(15)固定套装在走板电机(14)的输出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构件震动装置,包括震动机构(1)、升降地支轮机构(2)和升降走板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1)的数量为四个,升降地支轮机构(2)的数量为六个,升降走板机构(3)的数量为两个;
四个震动机构(1)由左到右依次间隔的分布,震动机构(1)包括位于底部的震动底座(4)、位于顶部的震动台(5)、位于震动台(5)和震动底座(4)之间的震动电机(6)、分布在震动电机(6)四周的多个震动弹簧;所述震动台(5)通过多个震动弹簧水平的连接在震动底座(4)上,所述震动电机(6)固定安装在震动台(5)的下端;
六个升降地支轮机构(2)分三对布置,且由左到右相间隔的分布,左侧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2)对称的设置在最左侧的震动机构(1)的前后两侧,中部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2)位于中部的两个震动机构(1)之间,且对称的设置在两个震动机构(1)的前后两侧,右侧的一对升降地支轮机构(2)对称的设置在最右侧的震动机构(1)的前后两侧;所述升降地支轮机构(2)包括支轮底座(8)、支轮支架(9)、升降油缸A(11)和钢轮(10),所述支轮底座(8)的上部内侧设置连通到其上端面的竖向滑槽,所述升降油缸A(11)竖直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的底部,且其活塞杆端朝上的设置;所述支轮支架(9)纵向可滑动的安装在竖向滑槽的上部,且其底端与升降油缸A(1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钢轮(10)可转动的连接在支轮支架(9)的顶部;
两个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华袁川峰王治军曹欢欢庄燕珍林志平夏俊吾魏赟何康杨建平虞元茂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研砼徐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明莆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