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控温湿度及荷载的水泥基材料轴压徐变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320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控温湿度及荷载的水泥基材料轴压徐变测试装置包括:由固定钢架、承重支柱、承重杠杆、保护装置、稳定装置及螺栓等组成的整体测试框架;由可滑移连接装置、恒载配重装置、力传递装置构成的轴压荷载调控系统;由温度调控装置、湿度调控装置构成的测试条件控制系统;由水泥基材料试样、轴压形变测量装置和数据传递与采集装置构成的徐变数据采集记录系统。待试件及形变测试装置安装完毕,调节承重支柱位置并放置适配于测试所需徐变应力的配重块于承重托盘,随后设定需要的温湿度,最后定期核检温湿度变化并记录徐变度进展。整个轴压徐变测试装置和方法简单易行,能够获得水泥基材料在多种温湿度以及不同徐变应力下的变形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控温湿度及荷载的水泥基材料轴压徐变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基材料耐久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是轴压徐变测试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温湿度及荷载的水泥基材料轴压徐变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基材料的轴压徐变是指水泥基材料在持续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连续增加的现象。轴压徐变作为影响材料以及工程结构耐久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受环境温湿度和加载应力影响显著。因此,能够准确测定温湿度和应力水平变化对于水泥基材料轴压徐变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水泥基材料轴压徐变测试主要通过液压式徐变加载设备实施。该测试手段需要使用大型加卸载控制系统进行长期试验,通常在特定的徐变测试单位进行,对测试所需的物力和财力要求较高,单个测试人员或者普通测试单位很难独立完成。同时,当研究温湿度变化对于水泥基材料徐变发展的影响时,需要在具备大型温湿度控制器的试验单位进行,温湿度控制的难实施特点显著增加了测试场所硬件资源消耗与成本。与此同时,已有学者研制出不涉及温湿度变化的简易徐变控制装置。但是,这些装置或者采用难以维持恒定应力的液压千斤顶以及刚度较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控温湿度及荷载的水泥基材料轴压徐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钢架(40),稳定钢板,承重支柱一(10),承重杠杆一(5),承重支柱二(13),承重杠杆二(9),固定装置(41),钢绞线(11),支撑钢架(34),上连接孔(6),下连接孔(37),上可调连接螺栓(7),下可调连接螺栓(38),受力螺管(8),连接钢条(3),钢滑轮(35),传力套管(27),配重物(2),温度控制器(16),湿度控制器(22),恒温控制隔间(28),位移传感器LVDT(26),电源及数据采集器(12);所述装置承重支柱一(10)和承重支柱二(13)的上端分别与承重杠杆(5)和(9)连接,下端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温湿度及荷载的水泥基材料轴压徐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钢架(40),稳定钢板,承重支柱一(10),承重杠杆一(5),承重支柱二(13),承重杠杆二(9),固定装置(41),钢绞线(11),支撑钢架(34),上连接孔(6),下连接孔(37),上可调连接螺栓(7),下可调连接螺栓(38),受力螺管(8),连接钢条(3),钢滑轮(35),传力套管(27),配重物(2),温度控制器(16),湿度控制器(22),恒温控制隔间(28),位移传感器LVDT(26),电源及数据采集器(12);所述装置承重支柱一(10)和承重支柱二(13)的上端分别与承重杠杆(5)和(9)连接,下端和固定钢架(40)连接,构成装置整体框架;稳定钢板(36)、(39)与固定钢架(40)连接;配重物托盘(1)经由连接钢条(3)通过开口(4)与承重杠杆(5)、(9)连接;钢绞线(11)连接受力螺管(8)与钢压板(25),经由钢滑轮(35)转换力的方向构成压力传递链;测试仓(42)经由支撑钢架(34)固定于稳定钢板(36);温度控制器(16)与湿度控制器(22)分别固定于恒温控制隔间(28)的上下两端;水泥基试样放置于测试仓(42)内;LVDT(26)固定于每个试样两侧,测得持续徐变应力作用下的试件变形信息,经过数据传输线(30)传递到数据采集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支柱一(10)和承重支柱二(13)通过上可调连接螺栓(7)分别与承重杠杆一(5)和承重杠杆二(9)连接,且可以移动至不同的上连接孔(6)处;所述承重杠杆(5)和承重杠杆(9)由受力螺管(8)连接;所述承重支柱一(10)和承重支柱二(13)与固定钢架(40)由可以移动到不同下连接孔(37)的固定装置(41)和下可调连接螺栓(38)连接;根据测试所需荷载分布情况移动承重支柱,并保证上下连接孔位置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所需徐变应力由配重物(2)产生,经由钢绞线(11)和受力螺管(8)平均分配到承重杠杆一(5)和承重杠杆二(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试仓(42)最外层为恒温控制隔间(28),温度控制器(16)与湿度控制器(22)分别固定于恒温控制隔间(28)的上下两端;随后为四根传力套管(27);恒温控制隔间(28)和传力套管(27)的中间部位为可调控长短的伸缩套(19);最内部为围绕测试试样(32)组成的应变测试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16)采用电子反射式温度控制器(15),通过电能转化为红外辐射控制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悦刘运泽金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