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流场折射率匹配流动的循环水槽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流场折射率匹配流动的循环水槽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带动了流体力学等相关学科的进步及实验技术的日益完善。在现有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ImageVelocimetry,PIV)既极大的满足了动态流场测试的需要,又便于了解空间结构的需要,例如非定常旋涡结构及湍流结构,使得流场计算以及测量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考虑到水槽装置设计及实验搭建相对较容易,且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故常常用于判断数值仿真结果的合理性以及对新提出实验装置规范性、准确性及严谨性的验证。通过调研,国内外研究学者已经在水槽实验装置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大部分的水槽实验均为敞开式,封闭式循环水槽相对较少,且对于能够实现较高雷诺数流体流动的封闭式的循环水槽更是少之又少。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水槽实验装置是敞开式或封闭式,均存在下述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在高雷诺数流动中,很难采用PIV技术捕捉到水槽内结构物近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流场折射率匹配流动的循环水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动力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连接有第一传输单元,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连接有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连接有第二传输单元;/n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上设置有观测单元;/n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上设置有流量计量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流场折射率匹配流动的循环水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动力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连接有第一传输单元,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连接有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连接有第二传输单元;
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上设置有观测单元;
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上设置有流量计量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流场折射率匹配流动的循环水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观测单元包括观测架,所述观测架上设置有透明观测窗,所述观测架内设置有溶解氧测量设备;
所述观测单元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观测单元口和第二观测单元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流场折射率匹配流动的循环水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二观测单元口侧的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上设置有第一渐变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流场折射率匹配流动的循环水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渐变管包括第一管壁,靠近所述第二观测单元口侧的所述第一管壁上设置有第一传输口,所述第一传输口与所述第一观测单元口相连接,远离所述第一观测单元口侧的所述第一管壁上设置有第二传输口;
所述第一传输口小于所述第二传输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流场折射率匹配流动的循环水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侧的所述第二观测单元口上连接有第二渐变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流场折射率匹配流动的循环水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渐变管包括第二管壁,靠近所述第二观测单元口侧的所述第二管壁上设置有第三传输口,远离所述第二观测单元口侧的所述第二管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伟,王静竹,王广航,杜特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