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良生专利>正文

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15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磨机,尤其涉及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且较为安全的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包括有底板、电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转动机构和打磨机构等;底板上左侧安装有电机,底板上右部设有第一支架,底板上中部设有第二支架,底板上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电机连接,转动机构与第二支架连接,底板上设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与转动机构连接,打磨机构与第一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传动杆转动使第二推杆移动,从而使木块移动,当木块移动并经过上下两侧的打磨滚筒之间时,打磨滚筒对木块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进行打磨,如此可帮助人们节省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磨机,尤其涉及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
技术介绍
木制玩具指用木、竹等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木材制作的玩具,主要用于孩童玩耍,木制玩具环保耐用,有助于孩子成长。由于木制玩具无毒无味、实用安全、耐摔耐打等优点,木制玩具受到国内外很多家长的欢迎,然而在制作玩具时,为了让孩童使用安全,人们需要对木块边缘进行打磨,在打磨木块的过程中,人工手动使用打磨工具对每块木块的边缘进行打磨,这需要耗费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由于木块边缘较为锋利,人工在手动打磨木块边缘时,容易造成手部割伤。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省时省力且较为安全的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工手动打磨木块边缘费时费力且较不安全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且较为安全的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包括有底板、电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转动机构和打磨机构,底板上左侧安装有电机,底板上右部设有第一支架,底板上中部设有第二支架,底板上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与电机连接,转动机构与第二支架连接,底板上设有打磨机构,打磨机构与转动机构连接,打磨机构与第一支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动机构包括有第一传动杆、第一小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一大齿轮、第一凸轮、第一推杆、第一皮带轮组、第三支架、第二凸轮、螺丝螺帽、第二推杆和弹簧块,电机顶部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顶部设有第一小齿轮,底板上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位于电机的右侧,第二传动杆上部设有第一大齿轮,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小齿轮啮合,第二传动杆上部设有第一凸轮,第一凸轮位于第一大齿轮上侧,第二支架上部滑动式设有第一推杆,第一凸轮与第一推杆左部配合,第二传动杆顶部设有第一皮带轮组,第二支架顶部设有第三支架,第一皮带轮组与第三支架转动式连接,第一皮带轮组右部下侧设有第二凸轮,第一皮带轮组与第二凸轮上部连接,第二凸轮与第一推杆中部配合,第一推杆顶侧右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螺丝螺帽,前后两侧的螺丝螺帽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前部右侧设有弹簧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打磨机构包括有第三传动杆、皮带组、锥齿轮组、第四传动杆、第二大齿轮、第五传动杆、第二小齿轮和打磨滚筒,底板上右侧转动式设有第三传动杆,第三传动杆下部设有皮带组,皮带组与第一传动杆下部连接,第三传动杆顶部设有锥齿轮组,第一支架右部上侧转动式设有第四传动杆,第四传动杆右侧与锥齿轮组连接,第四传动杆左部设有第二大齿轮,第一支架右部上侧转动式设有两根第五传动杆,两根第五传动杆分别位于第四传动杆上下两侧,两根第五传动杆右侧均设有第二小齿轮,上下两侧的第二小齿轮均与第二大齿轮啮合,两根第五传动杆左侧均设有打磨滚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装料机构,第一支架顶部右侧前部设有装料机构,装料机构包括有装料盒、升缩杆组件、压缩弹簧和挡板,第一支架顶部右侧前部设有装料盒,装料盒顶部滑动式设有升缩杆组件,升缩杆组件左侧设有挡板,挡板与装料盒滑动式连接,升缩杆组件上绕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左侧与挡板连接,压缩弹簧右侧与装料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挡板的材料为合金。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与第一推杆配合,从而使第一推杆移动,第一推杆移动带动木块移动并使其经过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对木块边缘进行打磨,达到了自动送料的效果,如此可以降低人们手部被割伤的风险;2、本技术通过第二小齿轮转动带动第五传动杆转动,第五传动杆转动带动打磨滚筒转动,第一传动杆转动使第二推杆移动,从而使木块移动,当木块移动并经过上下两侧的打磨滚筒之间时,打磨滚筒对木块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进行打磨,如此可帮助人们节省时间和精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机、第二支架和A部分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打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架和装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电机,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转动机构,51-第一传动杆,52-第一小齿轮,53-第二传动杆,54-第一大齿轮,55-第一凸轮,56-第一推杆,57-第一皮带轮组,58-第三支架,59-第二凸轮,510-螺丝螺帽,511-第二推杆,512-弹簧块,6-打磨机构,61-第三传动杆,62-皮带组,63-锥齿轮组,64-第四传动杆,65-第二大齿轮,66-第五传动杆,67-第二小齿轮,68-打磨滚筒,7-装料机构,71-装料盒,72-升缩杆组件,73-压缩弹簧,74-挡板。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实施例1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有底板1、电机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转动机构5和打磨机构6,底板1上左侧安装有电机2,底板1上右部设有第一支架3,底板1上中部设有第二支架4,底板1上设有转动机构5,转动机构5与电机2连接,转动机构5与第二支架4连接,底板1上设有打磨机构6,打磨机构6与转动机构5连接,打磨机构6与第一支架3连接。在打磨木块的过程中,人工手动打磨木块边缘费时费力且较不安全,本设备省时省力且较为安全,首先人们在转动机构5中装上木块,再启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机构5运转,转动机构5运转带动打磨机构6运转,转动机构5运转使木块移动,当移动的木块经过打磨机构6,打磨机构6对其边缘进行打磨,当木块移出打磨机构6,人们再从转动机构5中取下木块,若人们还需对木块边缘进行打磨,可继续在转动机构5中装上木块,若人们已完成木块边缘打磨,可关闭电机2,待转动机构5和打磨机构6停止运转后,收集已打磨好的木块,若再次使用本设备,重复上述步骤即可。转动机构5包括有第一传动杆51、第一小齿轮52、第二传动杆53、第一大齿轮54、第一凸轮55、第一推杆56、第一皮带轮组57、第三支架58、第二凸轮59、螺丝螺帽510、第二推杆511和弹簧块512,电机2顶部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杆51,第一传动杆51顶部设有第一小齿轮52,底板1上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杆53,第二传动杆53位于电机2的右侧,第二传动杆53上部设有第一大齿轮54,第一大齿轮54与第一小齿轮52啮合,第二传动杆53上部设有第一凸轮55,第一凸轮55位于第一大齿轮54上侧,第二支架4上部滑动式设有第一推杆56,第一凸轮55与第一推杆56左部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包括有底板(1)和电机(2),底板(1)上左侧安装有电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转动机构(5)和打磨机构(6),底板(1)上右部设有第一支架(3),底板(1)上中部设有第二支架(4),底板(1)上设有转动机构(5),转动机构(5)与电机(2)连接,转动机构(5)与第二支架(4)连接,底板(1)上设有打磨机构(6),打磨机构(6)与转动机构(5)连接,打磨机构(6)与第一支架(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包括有底板(1)和电机(2),底板(1)上左侧安装有电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转动机构(5)和打磨机构(6),底板(1)上右部设有第一支架(3),底板(1)上中部设有第二支架(4),底板(1)上设有转动机构(5),转动机构(5)与电机(2)连接,转动机构(5)与第二支架(4)连接,底板(1)上设有打磨机构(6),打磨机构(6)与转动机构(5)连接,打磨机构(6)与第一支架(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制作用木块边缘打磨机,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5)包括有第一传动杆(51)、第一小齿轮(52)、第二传动杆(53)、第一大齿轮(54)、第一凸轮(55)、第一推杆(56)、第一皮带轮组(57)、第三支架(58)、第二凸轮(59)、螺丝螺帽(510)、第二推杆(511)和弹簧块(512),电机(2)顶部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杆(51),第一传动杆(51)顶部设有第一小齿轮(52),底板(1)上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二传动杆(53),第二传动杆(53)位于电机(2)的右侧,第二传动杆(53)上部设有第一大齿轮(54),第一大齿轮(54)与第一小齿轮(52)啮合,第二传动杆(53)上部设有第一凸轮(55),第一凸轮(55)位于第一大齿轮(54)上侧,第二支架(4)上部滑动式设有第一推杆(56),第一凸轮(55)与第一推杆(56)左部配合,第二传动杆(53)顶部设有第一皮带轮组(57),第二支架(4)顶部设有第三支架(58),第一皮带轮组(57)右部下侧设有第二凸轮(59),第一皮带轮组(57)与第二凸轮(59)上部连接,第二凸轮(59)与第一推杆(56)中部配合,第一推杆(56)顶侧右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螺丝螺帽(510),前后两侧的螺丝螺帽(510)上部转动式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良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