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05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湿模块,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盒,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具有一对喷嘴,所述一对喷嘴在向面向彼此的方向喷水之后在所述加湿盒的内部形成水膜,进入所述加湿盒内的空气流经所述水膜被加湿后经所述送风口送达室内空间,其中,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开放结构,以便使空气流入/流出所述加湿盒。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谋求空调器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通常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通过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压缩机形成的回路中的循环,可以向室内提供温度适合的空气。不过有这样的情形,除了对空气温度有要求,还对空气质量的其他方面有要求,如洁净度的改善、湿度的增加等。洁净度的改善通常采用杀菌灯、过滤网等结构来实现,湿度的增加往往需要在空调器内增设加湿功能的结构。仍以湿度的增加为例,如参照图1,目前有这样空调室内机:壳体具有回风口01和送风口03,壳体内设置有蜗壳03,蜗壳内设置有风扇04,下游设置有蒸发器05,蒸发器的下游设置有湿膜支架06,湿膜支架上设置有湿膜,湿膜放在水中并通过虹吸等方式将水供应给湿膜,在风扇04的作用下空气经回风口抽入壳体并依次经蒸发器和湿膜对空气加湿之后,经送风口送入室内空间。不过,加湿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生钙化等问题,如果不进行更换,加湿效果将会降低。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在加湿膜中停留之后,加湿后的空气因此造成影响身体健康的污染。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湿模块,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盒,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具有一对喷嘴,所述一对喷嘴在向面向彼此的方向喷水之后在所述加湿盒的内部形成水膜,进入所述加湿盒内的空气流经所述水膜被加湿后经所述送风口送达室内空间,其中,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开放结构,以便使空气流入/流出所述加湿盒。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向喷淋构件直接供水的方式获得水膜,并在空气流经水膜时与水膜发生碰撞带走水分,从而能够谋求通过一种不会造成污染且无需更换部件的加湿方案。并且,通过从多个开口处通入空气,能够谋求更好的加湿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喷淋构件的结构、个数以及设置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在空调室内机的两侧(与送风方向垂直的侧部)分别设置一个喷淋构件,每个喷淋构件只具有一对喷头等。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放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挡水构件,其中,所述挡水构件一方面允许空气自由流入/流出所述加湿盒,所述挡水构件另一方面能够阻挡至少一个部分水飞溅出所述加湿盒。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保证空气自由进出的前提下,可以防止水滴从加湿盒内溅出,提升了用户体验。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水构件为网状结构。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密度为20-100目。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密度为40目。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的厚度≤20mm。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为聚氨酯挡水网。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加湿盒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送风口之间,以便空气经靠近所述换热器的方向经所述加湿盒内的水膜流向所述送风口。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构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加湿盒的一个或者多个位置。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谋求产生更加多样化的水膜,如水膜的厚度、面积以及方位等,从而谋求更为多样化的加湿需求。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加湿盒上设置的喷淋构件的个数、可安装喷淋构件的位置以及具体的安装方式。如:在加湿盒的两个侧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位,喷淋构件可以安装在任意一个安装位等。或者将一个安装位变换为沿送风方向设置的多个安装位,在加湿盒内配置两个喷淋构件的情形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安装位来设置喷淋构件,从而平移水膜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谋求更符合用户要求或者更为科学的加湿效果。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构件具有进水端,所述进水端配置有连接管路,所述喷淋构件能够经所述连接管路连接至水源。总之,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通过喷淋构件的一对喷嘴对喷产生水膜的方式,提供了相当于现有技术中湿膜所能提供的水分。由于水膜对着喷水开始产生随着喷水结束消失,因此水质较为新鲜,不会滋生细菌。通过调节喷嘴的水流速度可以调节水膜的质量,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时更灵活。此外,由于喷淋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改变成为可能,因此可以满足更为多样化的加湿需求。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示出现有例的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A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B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2A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B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图2C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C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爆炸示意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加湿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加湿盒的结构示意图;图7A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喷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B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喷淋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8A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装配示意图一;图8B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装配示意图二;以及图8C示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装配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01、回风口;01、送风口;03、蜗壳;04、风扇;05、蒸发器;06、湿膜支架;1、壳体;2、加湿模块;3、接水盘;11、送风口12、回风口;13、接水盘排水接头;14、冷媒管路接头;15、水源接头16、吊耳;17a、第一风机;17b、第二风机;21、加湿盒;211、第一排水孔;212;第二排水孔;213、支架;2131、横向部分;2132、竖向部分;214、连接孔;2141、孔;215、挂钩;2151、槽;22、加湿盖;221、第一区域;222、第二区域;2221、透气孔;2231、竖条板;2232、三角孔;2233、三角凸起;2241、第一减薄部分;2242、第二减薄部分;225、止位槽;2251、沿;2252、挡片;31、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33、第三开口;41、第一挡水网;42、第二挡水网;43、第三挡水网;5、喷淋构件;51、第一管体;52、第二管体;521、第一支管;522、第二支管;5221、环台;53、第三管体;531、孔;54、安装端;541、孔;55、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湿模块,/n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盒,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具有一对喷嘴,所述一对喷嘴在向面向彼此的方向喷水之后在所述加湿盒的内部形成水膜,进入所述加湿盒内的空气流经所述水膜被加湿后经所述送风口送达室内空间,/n其中,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开放结构,以便使空气流入/流出所述加湿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湿模块,
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盒,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具有一对喷嘴,所述一对喷嘴在向面向彼此的方向喷水之后在所述加湿盒的内部形成水膜,进入所述加湿盒内的空气流经所述水膜被加湿后经所述送风口送达室内空间,
其中,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开放结构,以便使空气流入/流出所述加湿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挡水构件,
其中,所述挡水构件一方面允许空气自由流入/流出所述加湿盒,所述挡水构件另一方面能够阻挡至少一个部分水飞溅出所述加湿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构件为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义董德智张继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