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286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矫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包括凵型板,所述凵型板内开设有塑型槽,所述凵型板内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内后侧通过螺孔旋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部设置有矫正板,所述螺杆通过轴承a与矫正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压板和矫正板,将薄钢板工件呈弧形弯折,并将其两端分别置于两组矫正板下方,可通过薄钢板张力作用,使薄钢板自行铺设在矫正板下方,省力便捷,可通过向上拉动挡板,同步转动L型杆,压板填充于两组矫正板之间,并由弹簧张力下压薄钢板未矫正区域,该方式替代现有重物下压方式,提升薄钢板矫正质量,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矫正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薄钢板是用热轧或冷轧方法生产的厚度在0.2~4mm之间的钢板。薄钢板的宽度在500~2500mm之间。根据不同的用途,薄钢板有不同的材质: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不锈钢、弹簧钢、电工用硅钢等等。它们主要用于汽车工业、航空工业、搪瓷工业、电气工业、机械工业等部门。薄钢板有轧后直接交货的,还有经过酸洗的(酸洗薄钢板)、镀锌或镀锡的,在施工现场加工钢结构薄钢板过程中,常出现大量的薄钢板。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施工现场薄钢板的塑型方式为,将重物压在薄钢板上,停止一段时间后,将其取出投入使用,该方式常出现薄钢板形变矫正不理想状况,且重物的取放增加工作人员负担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通过设置有压板和矫正板,将薄钢板工件呈弧形弯折,并将其两端分别置于两组矫正板下方,可通过薄钢板张力作用,使薄钢板自行铺设在矫正板下方,省力便捷,可通过向上拉动挡板,同步转动L型杆,压板填充于两组矫正板之间,并由弹簧张力下压薄钢板未矫正区域,该方式替代现有重物下压方式,提升薄钢板矫正质量,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包括凵型板;所述凵型板内开设有塑型槽,所述凵型板内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撑板,所述撑板内后侧通过螺孔旋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部设置有矫正板,所述螺杆通过轴承a与矫正板转动连接,所述凵型板内右侧顶部设置有L型杆,所述L型杆底端通过轴承b与同侧的矫正板转动连接,所述L型杆顶部后侧贯穿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活动杆底端固定设置有压板,所述活动杆靠近压板的上侧套接有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矫正板前壁和后壁端面均与凵型板贴合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开设为六棱面,且活动杆的外形与L型杆的贯穿孔轮廓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矫正板下表面和凵型板内壁均通过抛光处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杆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块,所述挡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拉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通过设置有压板和矫正板,将薄钢板工件呈弧形弯折,并将其两端分别置于两组矫正板下方,可通过薄钢板张力作用,使薄钢板自行铺设在矫正板下方,省力便捷,可通过向上拉动挡板,同步转动L型杆,压板填充于两组矫正板之间,并由弹簧张力下压薄钢板未矫正区域,该方式替代现有重物下压方式,提升薄钢板矫正质量。2.本技术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通过设置有螺杆和轴承a,根据薄钢板的厚度,可通过正反向转动螺杆,螺杆在轴承a内转动,并同步带动矫正板移动,用于调整矫正板与凵型板底壁的间距,适用于多种厚度的薄钢板塑型,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凵型板;2、撑板;3、矫正板;4、轴承a;5、挡板;6、L型杆;7、压板;8、轴承b;9、塑型槽;10、螺杆;11、活动杆;1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包括凵型板1;所述凵型板1内开设有塑型槽9,所述凵型板1内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撑板2,所述撑板2内后侧通过螺孔旋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底部设置有矫正板3,所述螺杆10通过轴承a4与矫正板3转动连接,所述凵型板1内右侧顶部设置有L型杆6,所述L型杆6底端通过轴承b8与同侧的矫正板3转动连接,所述L型杆6顶部后侧贯穿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顶端固定设置有挡板5,所述活动杆11底端固定设置有压板7,所述活动杆11靠近压板7的上侧套接有弹簧12。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有螺杆10和轴承a4,根据薄钢板的厚度,可通过正反向转动螺杆10,螺杆10在轴承a4内转动,并同步带动矫正板3移动,用于调整矫正板3与凵型板1底壁的间距,适用于多种厚度的薄钢板塑型,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通过设置有压板7和矫正板3,将薄钢板工件呈弧形弯折,并将其两端分别置于两组矫正板3下方,可通过薄钢板张力作用,使薄钢板自行铺设在矫正板3下方,省力便捷,可通过向上拉动挡板5,同步转动L型杆6,压板7填充于两组矫正板3之间,并由弹簧12张力下压薄钢板未矫正区域,该方式替代现有重物下压方式,提升薄钢板矫正质量。其中,所述矫正板3前壁和后壁端面均与凵型板1贴合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矫正板3与凵型板1贴合设置,保证矫正板3水平上下移动。其中,所述活动杆11的外壁开设为六棱面,且活动杆11的外形与L型杆6的贯穿孔轮廓相匹配。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过活动杆11的外壁开设为六棱面,可防止活动杆11出现自转状况。其中,所述矫正板3下表面和凵型板1内壁均通过抛光处理。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矫正板3下表面和凵型板1内壁均通过抛光处理,可降低构件与薄钢板的阻力,防止出现划痕瑕疵。其中,所述螺杆10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块,所述挡板5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拉环。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有转块和拉环,便于螺杆10的转动及挡板5的移动,省力便捷。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包括凵型板1、撑板2、矫正板3、轴承a4、挡板5、L型杆6、压板7、轴承b8、塑型槽9、螺杆10、活动杆11、弹簧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在一种钢结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凵型板(1);/n所述凵型板(1)内开设有塑型槽(9),所述凵型板(1)内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撑板(2),所述撑板(2)内后侧通过螺孔旋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底部设置有矫正板(3),所述螺杆(10)通过轴承a(4)与矫正板(3)转动连接,所述凵型板(1)内右侧顶部设置有L型杆(6),所述L型杆(6)底端通过轴承b(8)与同侧的矫正板(3)转动连接,所述L型杆(6)顶部后侧贯穿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顶端固定设置有挡板(5),所述活动杆(11)底端固定设置有压板(7),所述活动杆(11)靠近压板(7)的上侧套接有弹簧(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加工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凵型板(1);
所述凵型板(1)内开设有塑型槽(9),所述凵型板(1)内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撑板(2),所述撑板(2)内后侧通过螺孔旋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底部设置有矫正板(3),所述螺杆(10)通过轴承a(4)与矫正板(3)转动连接,所述凵型板(1)内右侧顶部设置有L型杆(6),所述L型杆(6)底端通过轴承b(8)与同侧的矫正板(3)转动连接,所述L型杆(6)顶部后侧贯穿有活动杆(11),所述活动杆(11)顶端固定设置有挡板(5),所述活动杆(11)底端固定设置有压板(7),所述活动杆(11)靠近压板(7)的上侧套接有弹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李全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形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赵宇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