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280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了一种抗菌环保性面料。其中,制备面料的混合纤维选用天然纤维,使面料具有优良的抗菌性以及透气性,通过对混合纤维改性处理,增强了纤维的韧性,同时使附着的氯化粒子的纤维更附着力更强;植物染色染出的颜色纯洁艳丽,色泽柔和并且不伤皮肤,对人体有呵护保养作用;添加的染料植物成分兼具有药草作用,具有杀菌解毒、止血消肿、防皮肤病、防蛇虫与提神醒脑等特殊疗效。配合保护液使用具有固色的功效;且面料中未添加棉纤维,浸泡保护液使其面料具有一定的亲肤作用;保证面料的舒适性。同时面料在制备过程中未添加甲醛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无毒无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对于生命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在“后疫情时代”愈发关注抗菌、抗病毒等新技术,对具有此类功能的纺织品也更加注重。而疫情发生以来,纺织企业也在不断加强抗菌、抗病毒功能纺织品的研发,帮助消费者筑起一道有效的“保护屏障”。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置的银离子抗菌面料,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另一种是后处理技术即通过面料后续定型工艺加进去。后处理的工艺相对简单成本容易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控制,是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一种。抗菌面料大部分是由天然纤维制成的,例如竹纤维,甲壳素纤维等天然纤维,这些纤维中具有的特殊微结构具有抗菌功效,但因这些纤维具有的特殊微结构,故其制成的面料接触到皮肤会产生刺痒感,面料的舒适度降低;同时混合纤维制成的面料染色存在上色不匀、色点、白点、染不透和深色提升性不好等问题,且化工染料的使用对皮肤产生伤害,因此选择由草本植物制备成的染色剂进行染色;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纤维的配方及其改性方法,使其制备出的面料具有亲肤舒适作用,同时提供一种植物染料的配制方法,对面料进行染色,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上染色,能够保持植物本身的药理属性,对于织物上残留的病毒、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甚至杀死病毒和细菌,为人体与服装接触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同时,天然植物染料染色的纺织物在与人体接触的过程中,人体能够逐渐吸收染料在面料上存留的物质,从而对人体起到保护和保健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混合纤维面料的制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的植物染色剂及其配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染色工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混合纤维面料的制备;2)植物染色剂的制备;3)染色工艺。其中,具体染色工艺为:1)将处理好的面料放入水中,加入与面料质量之比为0.2染色剂,静置1d,后加入与面料质量之比为0.02的氯化铝和与面料质量之比为0.0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以3-4℃/min的速率升温至60℃,保温10h;2)捞出面料,挤压干净其中的水分,将面料浸入乙醇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液中,静置1h,放入染剂内再次进行浸染染色,加入碳酸钠,以10-15℃/min的速率快速升温至100℃后,保温加热15min,取出,晾晒即可。3)在染色后,先将其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放入清水中清洗掉其中的氢氧化钠成分,在清水中浸泡30min后取出;4)将取出后的面料放入制备好的浓度为70g/L的保护液中,其中,溶液温度为40℃,在保护液中顺着面料纹理刷一遍,后浸泡30min;5)将浸泡好的面料提出,再将其浸泡造浓度为40g/L的保护液中浸泡5h,溶液温度为45℃,浸泡好后取出,晾晒即可。其中,所述混合纤维面料由竹浆纤维40-50份、竹原纤维40-50份、竹炭纤维10-15份、甲壳素纤维20-25份、海藻纤维25-30份混合纤维制备而成。混合纤维面料的制备还包括:混合纤维的预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将3份纳米氯化银粒子放入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中,调节pH为9.5,再加入0.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稠剂,辅助微波搅拌,混合均匀,将清洗后的10份纤维素膜放入浸泡4h,取出,冷冻干燥24h;2)将冷冻干燥好的纤维素膜放入真空灼烧炉中进行灼烧处理,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先以10-15℃/min的速率升温至400℃的温度后灼烧3h,后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550℃后灼烧1h,冷却后取出,得到产物a;3)将步骤2)中的产物a加入3份润滑保护剂进行初混合,后放入高压射流粉碎机中进行混合粉碎,即得改性粒子;4)将步骤3)制备好的改性粒子放入搅拌器中,加入3份的附着剂,添加纯水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50℃,保温搅拌0.5h,放入混合纤维进行附着沉淀12h,缓慢提出,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烘干干燥12h;5)将干燥后的纤维涂布上一层保护层,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12h,即得改性纤维。其中,所述附着剂的配方为:明胶15-20份,DMF10-15份,柠檬酸二氢钾7-13份、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0.5-0.8份。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制备方法为:将六偏磷酸钠5-9份、聚丙烯酸钠10-13份、氨基四甘醇单甲醚0.5-0.8份放入乙醇溶液中,加热至60℃后保温反应4h即得保护层。其中,所述润滑保护剂制备方法为:a.将N,N-二甲基甲磺酰胺10-15份、乙酸异丁酯3-5份,加入甲苯溶液,抽真空,以5-7℃/min的速率升温至100℃真空反应10h;b.向上述反应产物中添加过氧单磺酸钾15-20份,以1-2℃/min的速率缓慢升温至80℃,反应3h即得润滑保护剂。所述植物染色剂的制备为:葎草叶15-20份,栀子果实18-23份、槐米12-15份、槐花10-13份、红茶10-13份、绿茶5-7份、地黄根10-13份、地黄叶和茎30份、蓝草1-3份。其中,所述植物染色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1)将地黄叶茎焚烧,收集留下的灰烬,粉碎,将地黄根切成碎丁状,放入不锈钢锅中,加入焚烧后的灰烬,倒入清水,放入氯化铝,加入乙醇进行加热,以8-1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加热1h,过滤,得到染料a;2)将葎草叶、蓝草、槐花、槐米、绿茶、红茶,清洗干净,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液,调节pH为4.5-5.0之间,以1-3℃/min的速率升温至40℃,保温静置3天;3)将步骤2)中的植物与溶液分离,收集溶液b,同时将植物放入研钵中,加入氯化钠,碳酸钙进行研磨压榨;4)收集研磨出的汁液c,将捣碎的植物放入蒸馏瓶中,加入甲醇溶液,以8-10℃/min的速率升温至80℃,加热4h,过滤,放凉,即得染剂d;5)将栀子果实清洗干净,放入容器中,加入清水进行加热,放入与栀子果实质量比为0.1的硫酸钾和放入与栀子果实质量比为0.15的氯化铝,加入乙醇溶液,同时辅助微波振动,加热至120℃,保温加热2h,收集液体,得到染剂e;6)将溶液b和汁液c以及染剂d和染料a、染剂e混合,即得。所述保护液的具体制备工艺为:a.柠檬酸二氢钾20-30份、月桂酸15-20份、甘露醇30-40份加入纯水中,缓慢升温至100℃,同时开启冷凝回流装置,搅拌反应15h,得到产物a;b.将产物a中加入1,10-邻二氮杂菲-5,6-二酮3份,加入乙醇溶液,充入氮气,加热至70-75℃中,保温搅拌10h,得到保护b;c.向产物c中添加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份,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2份进行加热,加入浓硫酸,CuI进行加热至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混合纤维面料的制备;2)植物染色剂的制备;3)染色工艺;/n具体染色工艺为:/n1)将处理好的面料放入水中,加入与面料质量之比为0.2染色剂,静置1d,后加入与面料质量之比为0.02的氯化铝和与面料质量之比为0.0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以3-4℃/min的速率升温至60℃,保温10h;/n2)捞出面料,挤压干净其中的水分,将面料浸入乙醇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液中,静置1h,放入染剂内再次进行浸染染色,加入碳酸钠,以10-15℃/min的速率快速升温至100℃后,保温加热15min,取出,晾晒即可;/n3)在染色后,先将其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放入清水中清洗掉其中的氢氧化钠成分,在清水中浸泡30min后取出;/n4)将取出后的面料放入制备好的浓度为70g/L的保护液中,其中,溶液温度为40℃,在保护液中顺着面料纹理刷一遍,后浸泡30min;/n5)将浸泡好的面料提出,再将其浸泡造浓度为40g/L的保护液中浸泡5h,溶液温度为45℃,浸泡好后取出,晾晒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混合纤维面料的制备;2)植物染色剂的制备;3)染色工艺;
具体染色工艺为:
1)将处理好的面料放入水中,加入与面料质量之比为0.2染色剂,静置1d,后加入与面料质量之比为0.02的氯化铝和与面料质量之比为0.0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以3-4℃/min的速率升温至60℃,保温10h;
2)捞出面料,挤压干净其中的水分,将面料浸入乙醇和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的混合溶液中,静置1h,放入染剂内再次进行浸染染色,加入碳酸钠,以10-15℃/min的速率快速升温至100℃后,保温加热15min,取出,晾晒即可;
3)在染色后,先将其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放入清水中清洗掉其中的氢氧化钠成分,在清水中浸泡30min后取出;
4)将取出后的面料放入制备好的浓度为70g/L的保护液中,其中,溶液温度为40℃,在保护液中顺着面料纹理刷一遍,后浸泡30min;
5)将浸泡好的面料提出,再将其浸泡造浓度为40g/L的保护液中浸泡5h,溶液温度为45℃,浸泡好后取出,晾晒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纤维面料由竹浆纤维40-50份、竹原纤维40-50份、竹炭纤维10-15份、甲壳素纤维20-25份、海藻纤维25-30份混合纤维制备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纤维面料的制备还包括:混合纤维的预处理: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将3份纳米氯化银粒子放入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中,调节pH为9.5,再加入0.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增稠剂,辅助微波搅拌,混合均匀,将清洗后的10份纤维素膜放入浸泡4h,取出,冷冻干燥24h;
2)将冷冻干燥好的纤维素膜放入真空灼烧炉中进行灼烧处理,充入氮气作为保护气,先以10-15℃/min的速率升温至400℃的温度后灼烧3h,后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550℃后灼烧1h,冷却后取出,得到产物a;
3)将步骤2)中的产物a加入3份润滑保护剂进行初混合,后放入高压射流粉碎机中进行混合粉碎,即得改性粒子;
4)将步骤3)制备好的改性粒子放入搅拌器中,加入3份的附着剂,添加纯水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50℃,保温搅拌0.5h,放入混合纤维进行附着沉淀12h,缓慢提出,放入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烘干干燥12h;
5)将干燥后的纤维涂布上一层保护层,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12h,即得改性纤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环保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附着剂的配方为:明胶15-20份,DMF10-15份,柠檬酸二氢钾7-13份、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0.5-0.8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环保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安良
申请(专利权)人:美雅龙南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