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尾矿大面积培肥改良材料及其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253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阐述了一种碱性尾矿大面积培肥改良材料及其改良方法,所述改良的碱性尾矿位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所用的改良材料为青稞酒糟‑青稞秸秆有机肥、草木灰、生物炭及乳制品残余物,将几种材料按一定比例与厚20cm的碱性尾矿混合均匀,同时喷洒一定量的水,使尾矿的含水率为15%~20%。待尾矿与改良材料在自然条件下堆置45d后,播撒紫花苜蓿种子,待其成熟收割后,作为制备生物炭和草木灰的原材料。该法的改良材料在当地轻易可得,经济有效,将其用于碱性尾矿改良能改善尾矿致密性的缺点、提升肥力、降低碱度并提升尾矿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使其更利于植物种植。种植紫花苜蓿既能检验对尾矿培肥改良的初步效果,同时也能资源循环,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性尾矿大面积培肥改良材料及其改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环境保护
,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及食品制造业的废弃物来提升矿区碱性尾矿肥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导致大量尾矿产生,截止2013年尾矿产量就已高达152亿t,其中碱性尾矿占很大一部分。尾矿中含多种可利用的成分,将其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减少它的一个重要途径。常见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有:生产建材、有价金属回收、尾矿回填与土地复垦等。目前,现有技术难以大量资源化利用尾矿,造成尾矿的大量堆存,导致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并污染周边环境。因此减少尾矿的大量堆存,恢复周边土壤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尾矿具有致密性、降雨后容易板结、肥力极低、某些重金属超标等特点,造成植被恢复非常困难。因此,需将大量的尾矿培肥改良后满足土壤学指标,再进行植物种植。本专利针对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尾矿坝,其位置偏远,因此要进行尾矿的土壤化,需要严格筛选改良材料,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最大程度的节省人力物力。高寒高海拔地区种有大量的青稞,使得青稞秸秆产量丰富,且利用青稞酿酒的工厂众多,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性尾矿大面积培肥改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酒糟-秸秆有机肥、生物炭、草木灰、乳制品残余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性尾矿大面积培肥改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酒糟-秸秆有机肥、生物炭、草木灰、乳制品残余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尾矿大面积培肥改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质量比为酒糟-秸秆有机肥:生物炭:草木灰:乳制品残余物=30~90:15~30:30~4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尾矿大面积培肥改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糟-秸秆有机肥为青稞酒糟-青稞秸秆有机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碱性尾矿大面积培肥改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青稞酒糟-青稞秸秆有机肥是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而成,具体发酵步骤如下:
S1材料准备:将青稞秸秆破碎为1~3cm,并将青稞秸秆和青稞酒糟的含水量控制在60%;
S2接种:将青稞秸秆、青稞酒糟、发酵菌剂(市售)按4:1:0.9的比例均匀混合,按长为0.8-1.2m、宽为0.4-0.6m堆成拱形堆垛;
S3腐熟:为保证堆肥阶段有适当的温度和水分,在堆肥前进行覆膜,进行腐熟,整个腐熟阶段为15-25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尾矿大面积培肥改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是农林废弃物烧制的生物炭,具体是通过将农林废弃物于无氧环境下炭化1~2h后粉碎得到的;所述炭化的温度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洪吴佩雨张庭婷谢鑫田森林胡学伟李英杰赵群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