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辽宁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248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包括集水区,集水区用于收集洗煤装置排放的洗煤废水,将洗煤废水收集至集水区,与集水区通过管道相连的混凝沉淀池;洗煤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中设有第一自动加药装置,重金属沉淀装置与混凝沉淀池通过管道相连,第一污水进入重金属沉淀装置,重金属沉淀装置中设有第二自动加药装置,获得第二污水和第一污泥,重金属沉淀装置通过两个支路分别连接清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深度净化洗煤废水,大量节约水资源,回收洗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属于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煤矿在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会产生含有大量悬浮物、煤泥、和重金属物质的洗煤废水。洗煤废水具有浑浊度高、固体物粒度细、固体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等多种特点。洗煤废水若处理不达标进行排放,不仅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及水资源,还会造成大量煤泥和重金属的流失。我国各个区域的煤矿开采行业发展速度稳定提升,洗煤废水的整体排放量也在不断提升。洗煤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等多种有害物质,但目前的洗煤废水处理系统并不能够将污水中的重金属完全去除,处理后的水大多数未达到回用的标准,且经处理后产生的煤泥也造成了浪费与污染,故需要一套高效的处理系统将洗煤废水中的重金属去除并使其可再次回收利用,且该处理系统能使处理后的水资源重新回用于洗煤系统进行再次洗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深度净化洗煤废水,大量节约水资源,回收洗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有效利用。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包括集水区,集水区用于收集洗煤装置排放的洗煤废水,将洗煤废水收集至集水区,与集水区通过管道相连的混凝沉淀池;洗煤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中设有第一自动加药装置,重金属沉淀装置与混凝沉淀池通过管道相连,第一污水进入重金属沉淀装置,重金属沉淀装置中设有第二自动加药装置,获得第二污水和第一污泥,重金属沉淀装置通过两个支路分别连接清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所述的清水处理系统包括:与重金属沉淀装置通过管道相连的中和池,第二污水进入中和池,将第二污水中过量的液碱制剂进行中和,使水中pH值呈中性,获得第三污水。所述中和池通过管道连接有UASB反应器,UASB反应器运行获得第四污水。所述的UASB反应器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池,第四污水进入消毒池,获得第一处理清水。所述消毒池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水池,第一处理清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内有回流泵,回流泵将清水池内的水回流至洗煤装置中重新利用。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与重金属沉淀装置通过管道相连的污泥缓存装置,第一污泥进入污泥缓存装置。所述的污泥缓存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螯合剂喷淋装置,第一污泥进入螯合剂喷淋装置,螯合剂喷淋装置上部设有自动喷淋装置,用于自动检测重金属且加入IDS螯合剂,产生重金属螯合物;螯合剂喷淋装置下部设有搅拌器,将污泥搅拌打散,使沉淀物中的重金属离子更好地与自动喷淋装置喷洒出的IDS螯合剂接触,重金属离子完全与螯合剂螯合形成重金属螯合物,获得第二污泥。所述的螯合剂喷淋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压滤机,污泥压滤机内设有第二污泥经污泥泵,第二污泥经污泥泵使污泥均匀分布在重力脱水区,污泥中的游离水随滤带的运动而快速排出,在中力脱水区中实现最大重力脱水,获得第五污水;所述的污泥压滤机通过管道连接有重金属收集装置,第五污水进入重金属收集装置,重金属收集装置中设有电极板,吸附并收集重金属。所述的消毒池内设有紫外消毒器,产生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紫外UV-C光,将第四污水中的细菌、病毒杀死。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可以使重金属与螯合剂结合形成重金属螯合物,再进行泥水分离,从而进一步提取出重金属进行利用。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能够对洗煤废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节约大量水资源,还可回收洗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集水区,2、混凝沉淀池,21、第一自动加药装置,3、重金属沉淀装置,31、第二自动加药装置,4、中和池,5、UASB反应器,6、消毒池,61、紫外消毒器,7、清水池,71、回流泵,8、污泥缓存装置,9、螯合剂喷淋装置,91、自动喷淋装置,92、搅拌器,10、污泥压滤机,101、污泥泵,11、重金属收集装置,111、电极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或者是本专利技术系统使用时惯常摆放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包括:集水区1,集水区1主要是收集洗煤装置排放的洗煤废水,在洗煤废水进入处理主体装置之前,先将洗煤废水收集至集水区1,使水质、水量保持相对稳定,为后续的处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和优化的操作条件。与集水区1通过管道相连的混凝沉淀池2;洗煤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2,由于洗煤废水中悬浮物浓度高,颗粒细小,且表面带有较强的负电荷,使用两种絮凝剂作复合药剂。复合药剂能够不断强化絮体的实际强度,进而提升絮凝剂的分离工作效率。第一自动加药装置21检测到污水中悬浮物含量超标即自动加入复合药剂:PAM和PAC,进行混凝反应后,混凝沉淀效果较好,能够形成絮凝体,而且分离出的水浊度较低,得到第一污水,产生的絮凝物由于重力作用将沉淀到池底,对其底部沉淀的絮凝物进行定期清理。与混凝沉淀池2通过管道相连的重金属沉淀装置3,第一污水进入重金属沉淀装置3,第二自动加药装置31检测出污水中重金属后,自动加入液碱制剂,利用液碱制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实现深度脱除,使重金属沉淀到污泥中,获得第二污水和第一污泥。与重金属沉淀装置3通过管道相连的中和池4,第二污水进入中和池4,将第二污水中过量的液碱制剂进行中和,使水中pH值呈中性,获得第三污水。与中和池4通过管道相连的UASB反应器5,UASB反应器5在高温和中温下运行,并在低温下稳定运行,第三污水中已经不含有重金属离子,且UASB反应器5不需要供氧,不需要搅拌,不需要加温,且消耗能量较少,并可提供大量的生物能沼气,经处理的污水,有机物浓度基本达到排放标准,获得第四污水。与UASB反应器5通过管道相连的消毒池6,第四污水进入消毒池6后,紫外消毒器61将产生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紫外UV-C光,将第四污水中的细菌、病毒杀死,获得第一处理清水。与消毒池6通过管道相连的清水池7,第一处理清水进入清水池7,清水池7内有回流泵71,回流泵71可将清水池7内的水回流至洗煤装置中重新利用。与重金属沉淀装置3通过管道相连的污泥缓存装置8,为了提高污泥处理效率,第一污泥进入污泥缓存装置8,将污泥进行稳定处理。与污泥缓存装置8通过管道相连的螯合剂喷淋装置9,第一污泥进入螯合剂喷淋装置9,螯合剂喷淋装置9上部设有自动喷淋装置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区(1),集水区(1)用于收集洗煤装置排放的洗煤废水,将洗煤废水收集至集水区(1),与集水区(1)通过管道相连的混凝沉淀池(2);洗煤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2),混凝沉淀池(2)中设有第一自动加药装置(21),重金属沉淀装置(3)与混凝沉淀池(2)通过管道相连,第一污水进入重金属沉淀装置(3),重金属沉淀装置(3)中设有第二自动加药装置(31),获得第二污水和第一污泥,重金属沉淀装置(3)通过两个支路分别连接清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区(1),集水区(1)用于收集洗煤装置排放的洗煤废水,将洗煤废水收集至集水区(1),与集水区(1)通过管道相连的混凝沉淀池(2);洗煤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2),混凝沉淀池(2)中设有第一自动加药装置(21),重金属沉淀装置(3)与混凝沉淀池(2)通过管道相连,第一污水进入重金属沉淀装置(3),重金属沉淀装置(3)中设有第二自动加药装置(31),获得第二污水和第一污泥,重金属沉淀装置(3)通过两个支路分别连接清水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水处理系统包括:与重金属沉淀装置(3)通过管道相连的中和池(4),第二污水进入中和池(4),将第二污水中过量的液碱制剂进行中和,使水中pH值呈中性,获得第三污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池(4)通过管道连接有UASB反应器(5),UASB反应器(5)运行获得第四污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ASB反应器(5)通过管道连接有消毒池(6),第四污水进入消毒池(6),获得第一处理清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处理洗煤废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6)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水池(7),第一处理清水进入清水池(7),清水池(7)内有回流泵(71),回流泵(71)将清水池(7)内的水回流至洗煤装置中重新利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连满姜笑楠路凯旋魏豪康馨月吕祎珂李英特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