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43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属于分离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油雾分离净化器存在着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电耗大等问题。本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包括罩体,顶壁上具有出风口,罩体内固定有隔断壁,隔断壁至少具有竖向设置区域,隔断壁包括可拆卸的滤板,罩体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一侧区域为收集区域,罩体的底壁中具有与收集区域相对应的敞口;罩体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另一侧区域为导流区域。本顶吸式烟尘净化器不仅具有收集污染物的作用,还具有分离净化污染物的作用;由此具有结构布置合理、结构紧凑且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本顶吸式烟尘净化器通常安置在操作位顶部,进而节省了地面放置主体设备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
本技术属于分离
,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
技术介绍
油雾分离净化器是一种安装在机床、清洗机等工业设备上,用于从源头收集、净化机加工设备产生过程中产生的油雾、水雾等易在空气中扩散的污染物。传统的油雾分离净化采用收集罩用于收集在空气中扩散的污染物,收集罩和风机均通过风管与分离净化器相连通。目前,人们主要针对油雾净化装置进行改进和创新,如专利技术人提出的油雾净化装置(申请号201510366478.0)。现有油雾分离净化器主要存在着下述不足之处,1、当操作面较大、污染源分散时,收集罩的面积也较大,进而需要提高处理风量,增大风机功率、采用处理能力更大的油雾净化装置,因此存在着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电耗大等问题。当收集罩面积小于操作面和污染源分散情况时,存在着污染源分散不易收集,处理效果差的问题。2、收集罩和风机均通过风管与分离净化器相连通,通常风管存在着长度长,弯头多等现象,进而增大气流阻力,增大电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油雾分离净化器的能耗和提高车间空间利用率。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包括罩体,顶壁上具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罩体内固定有隔断壁,隔断壁至少具有竖向设置区域,隔断壁包括可拆卸的滤板,罩体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一侧区域为收集区域,罩体的底壁中具有与收集区域相对应的敞口;罩体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另一侧区域为导流区域。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使用时可通过支撑脚安装在地面上,也可通过吊杆安装在天花板上,上述安装方式不仅保证油雾分离净化器的敞口朝下,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或不占用地面的优点。加工设备通常位于敞口的正下方,不仅提高加工作业面积,车间空间利用率,还使自然上升的烟雾进入收集区域内。出风口通过软管与风机相连通,不仅显著降低风机振动导致罩体和滤板振动,实现降低噪声,还有效保证气流流动顺畅性,降低油雾分离净化器的能耗。风机运行时,收集区域内空气流经滤板进入导流区域内,最后从出风口排出。滤板将气流中油雾、水汽和粉尘等物质分离出来,提高气流洁净性;由于滤板可拆卸,由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滤板,以及根据滤板使用情况及时维护和更换,实现提高分离效率。在上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中,所述导流区域的底部为第一蓄液槽,罩体的壁上安装有与第一蓄液槽相连通的排液阀。在上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中,所述罩体的导流区域内设有折板,折板用于分离气流中的雾。在上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中,所述折板包括第一折板,第一折板位于隔断壁中竖向设置区域和罩体的侧壁之间。在上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中,所述第一折板的主板区域与隔断壁中竖向设置区域平行设置,第一折板的顶部与隔断壁密封连接。在上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中,所述隔断壁中竖向设置区域环形设置,位于隔断壁的竖向设置区域与罩体的侧壁之间的导流区域呈环形;第一折板环形设置。在上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中,所述隔断壁中还具有水平设置的水平设置区域,水平设置区域与罩体的顶壁之间为导流顶部子区域,导流顶部子区域为导流区域的一部分。在上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中,所述折板还包括设置在导流顶部子区域内的第二折板。在上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中,所述罩体的顶部具有倾斜设置的薄壁,第二折板的主板区域与所述倾斜设置的薄壁平行设置。在上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中,所述第一折板的顶部与隔断壁之间形成第二蓄液槽,经第二折板分离出的雾气能流入第二蓄液槽内,第二蓄液槽通过导管与第一蓄液槽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顶吸式烟尘净化器为内外双层结构,外层为密封钣金外壳,内层为可拆卸的滤板;不仅具有收集污染物的作用,还具有分离净化污染物的作用;由此具有结构布置合理、结构紧凑且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本顶吸式烟尘净化器通常安置在操作位顶部,进而节省了地面放置主体设备的空间。本顶吸式烟尘净化器还可根据操作面大小,污染源分散情况,适应性地调整大小,罩体越大,滤板过滤面积也越大,处理效率也随着提高,显然与实际工况相吻合,不仅保证收集和分离效率,还具有能耗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的一种使用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的另一种安装方式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罩体;1a、骨架;1b、薄壁;1c、收集区域;1d、第一蓄液槽;1e、第一迂回通道;1f、第二迂回通道;1g、第二蓄液槽;1h、敞口;1j、出风口;2、隔断壁;2a、滤板;3、支撑杆;4、吊杆;5、折板;5a、第一折板;5b、第二折板;6、排液阀;7、隔板;8、风机;9、通风管;10、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包括罩体1和多张滤板2a。罩体1包括骨架1a和薄壁1b,骨架1a既保证罩体1的强度,又便于与其他部件相连接以及保证连接强度。如图3所示,罩体1通过多根支撑杆3安装在地面上。根据实际情况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也可采用下述方案安装,如图4所示,罩体1通过多根吊杆4安装在天花板上。罩体1内固定有隔断壁2,隔断壁2安装在骨架1a上,这样能提高隔断壁2安装牢固性和稳定性。隔断壁2包括竖向设置区域和水平设置区域,竖向设置包括竖直设置和倾斜设置;罩体1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2一侧区域为收集区域1c,罩体1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2的另一侧区域为导流区域。罩体1的底部呈长方体状,顶部呈锥台状;隔断壁2的形状决定收集区域1c的形状,隔断壁2中竖向设置区域环形设置,收集区域1c位于罩体1内腔底部的中心区域,导流区域包括位于竖向设置区域与侧壁之间的导流环形子区域和位于水平设置区域与顶壁之间的导流顶部子区域。这样不仅有利于制造出规则形状的收集区域1c,如长方体状、锥台状或棱锥状,还使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提高收集效率和净化效率。说明书附图给出收集区域1c形状与罩体1形状相吻合,即收集区域1c底部呈长方体状,顶部呈锥台状。隔断壁2包括滤板2a,滤板2a主要用于分离气流中的烟,烟是指固体小颗粒,以及使细小雾气凝结成较大的液滴。滤板2a能从隔断壁2上卸下,即滤板2a与罩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隔断壁2的竖向设置区域和水平设置区域上均具有滤板2a,这样能提高滤板2a的面积,提高净化效率。罩体1的导流区域内还设有折板5,折板5用于分离气流中的雾,雾是指小液滴。导流区域的底部为第一蓄液槽1d,罩体1的壁上安装有与第一蓄液槽1d相连通的排液阀6。在折板5的作用下雾气进一步凝结汇聚,最终流淌聚集在第一蓄液槽1d内;通过操控排液阀6,实现及时排出聚集的液体。说明书附图给出折板5包括第一折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包括罩体(1),顶壁上具有出风口(1j),其特征在于,罩体(1)内固定有隔断壁(2),隔断壁(2)至少具有竖向设置区域,隔断壁(2)包括可拆卸的滤板(2a),罩体(1)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2)一侧区域称为收集区域(1c),罩体(1)的底壁中具有与收集区域(1c)相对应的敞口(1h);罩体(1)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2)另一侧区域为导流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包括罩体(1),顶壁上具有出风口(1j),其特征在于,罩体(1)内固定有隔断壁(2),隔断壁(2)至少具有竖向设置区域,隔断壁(2)包括可拆卸的滤板(2a),罩体(1)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2)一侧区域称为收集区域(1c),罩体(1)的底壁中具有与收集区域(1c)相对应的敞口(1h);罩体(1)的内腔中位于隔断壁(2)另一侧区域为导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区域的底部为第一蓄液槽(1d),罩体(1)的壁上安装有与第一蓄液槽(1d)相连通的排液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导流区域内设有折板(5),折板(5)用于分离气流中的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5)包括第一折板(5a),第一折板(5a)位于隔断壁(2)中竖向设置区域和罩体(1)的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吸式油雾分离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壁(2)中竖向设置区域环形设置,位于隔断壁(2)的竖向设置区域与罩体(1)的侧壁之间的导流区域呈环形;第一折板(5a)环形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青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太平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