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242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包括平衡梁和正卡,所述平衡梁吊装在起重设备上,所述正卡与平衡梁连接,所述正卡以组为单位,每组设置有两个正卡,两个正卡的卡口相对设置,且两个正卡之间关于平衡梁的重心对称设置,所述正卡用于固定和稳定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吊装平衡结构具有形式简单,所需材料单一,制作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优点。本装置的施工方法对于钢板的吊装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吊装的安全稳定性,降低了钢板吊装的事故发生率,同时满足所需制作材料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满足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要求,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起重设备吊装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水电站压力钢管制作中,使用最多的便是吊装,从钢板进场卸货、从堆料场到下料平台、从下料平台到坡口区、从坡口区到压力机压头、从压头完成到卷板机卷板都离不开钢板吊装,钢板的吊装为重大施工方案,吊装工作中稍有不慎面临的将是重大事故。传统作业中采用起重设备直接悬挂钢丝绳携带卡扣进行吊装,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钢板吊装稳定性不高,在吊装过程中钢板上四个吊点的力被集中在起重设备吊钩同一吊点,不仅容易造成钢板变形,同时也会因钢板变形导致受力不均衡,容易导致钢板卡扣滑动,从而使被吊钢板坠落,这在吊装过程中是极度危险也是不容许出现的情况,以上施工方法不仅危险,在施工时安全性不高,一旦发生钢板坠落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钢板吊装的安全稳定性,解决传统作业中吊装的难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方案为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包括平衡梁和正卡,所述平衡梁吊装在起重设备上,所述正卡与平衡梁连接,所述正卡以组为单位,每组设置有两个正卡,两个正卡的卡口相对设置,且两个正卡之间关于平衡梁的重心对称设置,所述正卡用于固定和稳定钢板。优选的,还包括吊索,所述吊索的一端与平衡梁连接,吊索的另一端与正卡连接。优选的,所述吊索与平衡梁之间以及吊索与正卡之间均通过卸扣实现连接。优选的,所述平衡梁顶部设置有吊耳,吊耳通过稳定绳连接吊环,所述吊耳与稳定绳之间通过卸扣连接。优选的,所述平衡梁顶部共设置有三个吊耳,三个吊耳之间间距相等。优选的,所述平衡梁底部设置有吊耳,吊索通过卸扣与吊耳连接,实现吊索与平衡梁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平衡梁选用满足承载能力的工字钢。优选的,所述平衡梁与吊耳的连接方式为手把焊焊接,焊缝要求为一类焊缝;所述焊缝的要求为无损检测合格,且无焊接缺陷;所述焊接缺陷包括无裂纹和夹渣。优选的,所述稳定绳为钢丝绳;吊索为无弹性变形的锁链;所述吊耳采用满足承载能力的钢板制作。优选的,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施工方法,选择安装符合钢板吊装要求的正卡,通过将正卡卡在钢板的两端进行钢板的吊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平衡梁、稳定绳、吊索实现了钢板的稳定吊装,大大提高了压力钢管安全稳定性,避免了在钢板吊装过程中,因钢板吊点受力不平衡导致钢板坠落的危险。进一步的,钢板吊装平衡结构的尺寸根据钢板的结构尺寸和起重设备吊钩与被吊钢板的所处位置高度所设计;平衡梁的长度根据钢板的宽度设定;吊索及稳定绳的长度根据起重设备吊钩与地面高度、被吊物所处位置最高高度设定,提高了安全稳定性,使钢板在吊装过程中更加平稳。进一步的,卸扣可以选用满足最大起重重量的等级,保证了吊装过程中的强度要求,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为保证正卡与钢板连接的稳定性,根据钢板重量匹配合适的正卡进行更换,可以实现安全平稳的吊装不同重量等级的钢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平衡梁与吊耳连接方式选用手把焊焊接,焊缝要求为一类焊缝,且所述焊缝必须无损检测合格,不容许有裂纹、夹渣等焊接缺陷;严格保证焊缝可靠度,增加吊装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不仅安全稳定,也降低了钢板吊装的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正卡用于固定和稳定钢板,可以用于保障钢板吊装的安全稳定性,解决了传统作业中受力不平衡导致钢板脱钩等危险因素。本专利技术中的吊装平衡结构具有形式简单,所需材料单一,制作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优点。本装置的施工方法对于钢板的吊装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吊装的安全稳定性,降低了钢板吊装的事故发生率,同时满足所需制作材料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满足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要求,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衡梁;2、稳定绳;3、吊索;4、正卡5、吊耳;6、卸扣;7、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效果及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所述平衡梁1上设置有吊耳5,所述稳定绳2上编织有吊环7。所述吊耳5与所述吊环7使用卸扣6连接,所述吊环7与卸扣6直接连接。所述吊索3选用锁链,所述吊索3与平衡梁1底部设置的吊耳5使用卸扣6连接。所述正卡4为成品件,所述正卡4与所述吊索3使用卸扣7连接。所述正卡4用于卡置钢板进行吊装。下面详细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说明。a、制作平衡梁1根据被吊钢板最大重量进行受力计算、受力分析,确定吊起最大重量钢板所需型材承载能力,通过型材规格参数表确定满足承载能力的工字钢规格型号,根据被吊钢板的宽度确定平衡梁1的长度,采购材料,使用手把割刀切割成平衡梁1吊装所需长度。b、制作吊耳5根据被吊最大重量钢板进行受力计算、受力分析,确定吊起最大重量钢板所需吊耳的钢板厚度及结构形式,在场内现有材料选择符合条件的钢板,使用手把割刀进行切割下料。c、吊耳5与平衡梁1连接吊耳5与平衡梁1采用焊接连接,平衡梁1上焊接连接5个吊耳,分别焊接连接在两边翼板,一面两端根据钢板的宽度确定吊耳的焊接连接位置,一面两端及中心位置焊接连接三个吊耳5,焊接方式采用手把焊接,焊缝类型为1类焊缝,焊缝经外观及无损检测合格,投入使用。d、制作稳定绳稳定绳2选用钢丝绳制作,根据整体吊装结构稳定性,被吊钢板最大就位高度等确定稳定绳长度,在稳定绳两端由专业吊索工编织吊环。e、稳定绳2与平衡梁1连接稳定绳2的吊环与平衡梁1上有三个吊耳的一面采用卸扣6连接,卸扣6的强度级别根据被吊钢板的最大重量及平衡梁1重量、吊索3重量、正卡4重量选择确定。f、吊索3的选择与连接吊索3根据吊装稳定性选用无弹性变形的锁链,吊索3与平衡梁1上由两个吊耳5一面通过卸扣6连接,卸扣6的强度等级根据被吊钢板最大重量及吊索3和正卡4重量选择确定。在某一具体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利用一个吊装平衡装置实现了钢板吊装过程中板材的平衡稳定性,用简单的吊装平衡装置解决了传统作业中受力不平衡导致钢板脱钩等危险因素。本应用不仅简单、灵活的完成了钢板吊装,同时所需制作材料简单,仅需采购一块钢板、两条吊索、三段钢丝绳、两个正卡、七个卸扣即可完成吊装平衡装置的制作,本专利技术在钢板吊装中的应用,不仅安全稳定,同时也降低了钢板吊装的安全隐患,钢板吊装为重大施工方案,如果一旦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梁(1)和正卡(4),所述平衡梁(1)吊装在起重设备上,所述正卡(4)与平衡梁(1)连接,所述正卡(4)以组为单位,每组设置有两个正卡(4),两个正卡(4)的卡口相对设置,且两个正卡(4)之间关于平衡梁(1)的重心对称设置,所述正卡(4)用于固定和稳定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梁(1)和正卡(4),所述平衡梁(1)吊装在起重设备上,所述正卡(4)与平衡梁(1)连接,所述正卡(4)以组为单位,每组设置有两个正卡(4),两个正卡(4)的卡口相对设置,且两个正卡(4)之间关于平衡梁(1)的重心对称设置,所述正卡(4)用于固定和稳定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索(3),所述吊索(3)的一端与平衡梁(1)连接,吊索(3)的另一端与正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3)与平衡梁(1)之间以及吊索(3)与正卡(4)之间均通过卸扣实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1)顶部设置有吊耳(5),吊耳(5)通过稳定绳(2)连接吊环(7),所述吊耳(5)与稳定绳(7)之间通过卸扣(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起重设备吊装钢板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1)顶部共设置有三个吊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杨生全朱则浩黄向东唐世俊杜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