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33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包括棒体(1)、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1‑2)和外置手机(17),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1‑2)的内侧有手型凹陷(19),下端设压力传感器(16)。棒体(1)外壳(18)有充电口(2)、按键开关(3),第一指示灯(4‑1)、第二指示灯(4‑2)。棒体(1)内部为空腔结构,设有电路板(5),其右侧为电池盒(12);电池盒(12)包括充电模块(15)、锂电池(14)和升降压模块(13),电路板(5)上设置陀螺仪(6)、加速度传感器(7)、单片机(8)、蓝牙传输模块(9)及蜂鸣器(10);单片机(8)接收处理的数据,通过蓝牙传输至手机(17)。使老人规范完成训练与记录,提高康复训练成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具体涉及康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
技术介绍
颈椎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而且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加,手机电脑的广泛使用,以及久坐不动、低头族人群的不断扩展,颈椎病已呈现低龄化趋势。患者经常性的出现肩颈疼痛,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目前,针对该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止痛药、镇痛剂等药物以及按摩、推拿疗法来缓解患者症状,患者自身也可以通过练习指定动作对相关肌肉进行训练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药物治疗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按摩、推拿法需要他人辅助,自身进行训练也存在因动作不标准导致收效甚微的问题等。因而需要开发能有效减轻患者上述症状的辅助医疗器具,尤其是便于老年患者康复的医疗器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辅助老年人更好地完成肩颈康复训练并记录训练数据,能够激发老人训练的兴趣,有效缓解病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帮助患者规范地完成指定练习动作,并通过蓝牙将训练记录传送至手机端的康复训练医疗器具。帮助患者规范地完成指定练习动作,并通过蓝牙将训练记录传送至手机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包括棒体、把手以及外置手机。所述棒体外壳中部设置充电口,充电口左上方设置按键开关,按键开关右侧并排设置两个指示灯。本技术所述把手位于棒体两端、互相对称,大小一致,呈套状,安装在棒体外壳上且与棒体紧密贴合,在把手的内侧设置手型凹陷,方便使用者握注训练棒,并且在手型凹陷处下端设置薄膜压力传感器,将棒所受的压力信号传送至空腔内的单片机上,通过对压力的检测判断老人是否双手握起肩颈康复训练棒,做好准备开始训练,并以此控制训练棒的休眠和唤醒状态。本技术所述棒体内空腔集成电路板的右侧设有电池盒,电路板上从左至右放置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单片机、蓝牙模块以及蜂鸣器,其中,单片机位于中央,与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蓝牙模块以及蜂鸣器连接。所述电池盒包括充电模块、锂电池和升降压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接口与训练棒外壳的充电口位置相对应,输出端连接锂电池,充电模块的输出截止电压与锂电池充电的截止电压相匹配,均为4.2V。所述升降压模块输入端连接锂电池,输出端通过开关与集成电路板连接,将锂电池输出电压转化为与单片机输入电压匹配的3.3V。因此,无需配备专用充电器,使用普通手机充电器即可对训练棒进行充电。本技术所述单片机在接收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倾斜角和加速度,处理后能得到反映出使用者运动情况的训练次数、单次用时等训练参数,再通过蓝牙模块将训练数据无线传输至手机app,所选用的蓝牙模块基于串行端口协议SPP协议,能够实现在蓝牙设备之间创建串口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手机app包括用户登录界面和实际使用界面,其中,实际使用界面功能包括连接设备显示、设备状态显示、当前训练数据查询、历史记录查询以及查看训练建议。所述蜂鸣器接收单片机发送的信号,当老人使用训练棒不规范时给予提示。如,训练棒的倾斜角度过大时,蜂鸣器响三声,提示使用者调整握棒姿势;当上举下收速度过快时,蜂鸣器长鸣三秒,提示使用者动作放缓。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一种老年肩颈训练棒具有下列功能:①检测上举下收速度,速度过快时给予提示,避免拉伤;②检测训练棒倾斜角,倾角过大时给予提示;③计算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长,并通过蓝牙传送至手机;④手机端显示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并且可以存储运动数据与日期,便于记录康复时期运动量的变化;⑤双手不握训练棒把手时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再次握住训练棒把手时唤醒。本技术一种老年肩颈训练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训练,避免因动作不规范造成的训练效果不理想,同时可以通过手机查看训练记录,激发患者的训练热情,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老年肩颈训练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老年肩颈训练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老年肩颈训练棒的系统框架图;图4是本技术老年肩颈训练棒的训练程序流程图;所述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训练棒棒体、2.充电口、3.按键开关、4.指示灯、5.PCB电路板、6.陀螺仪、7.加速度传感器、8.单片机、9.蓝牙传输模块、10.蜂鸣器、(11-1、11-2).把手、12.电池盒、13.升降压模块、14.锂电池、15.充电模块、16.压力传感器、17.外置手机、18.棒体外壳、19.手型凹陷。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结合图2,本技术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包括棒体1、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2和外置手机17。本技术所述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1-2位于棒体两端、互相对称,大小一致,呈套状,安装在棒体外壳上且与棒体紧密贴合,在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1-2的内侧设置手型凹陷,方便使用者握住训练棒,并且在手型凹陷处下端设压力传感器16,将棒所受的压力信号传送至空腔内的单片机上。所述训练棒棒体1的外壳18上设置充电口2、充电口2左上方设置按键开关3,与按键开关3并排在其右侧依次设置第一指示灯4-1、第二指示灯4-2,用于设备的启动关闭、充电以及使用状态的指示等。所述棒体内部是空腔结构,设有一块集成的PCB电路板5,电路板右侧设有电池盒12,电池盒包括充电模块15、锂电池14和升降压模块13,电路板5上含有陀螺仪6、加速度传感器7、单片机8、蓝牙传输模块9以及蜂鸣器10。单片机8与陀螺仪6、加速度传感器7、蓝牙传输模块9以及蜂鸣器10相连接,单片机8接收陀螺仪6和加速度传感器7采集的数据,并计算得出能反映出使用者运动情况的各项参数,如训练次数、单次用时等,再通过蓝牙模块9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手机17,通信协议采用SPP协议;蜂鸣器10接收单片机发送的信号,当使用者不规范使用训练棒时给予提示。其中,第一指示灯4-1、第二指示灯4-2包括训练棒使用状态的第一指示灯4-1和充电状态的第二指示灯4-2;陀螺仪6用以检测判断训练棒的偏移角大小,确保使用者做上举下收动作时训练棒保持水平;加速度传感器7用以检测当前运动速度大小;升降压模块13将锂电池14电压转换成适合单片机8输入的电压值;充电模块15与锂电池14电连接,实现手机充电器对锂电池14充电。第一把手11-1、第二11-2处选用海绵套或软皮质胶套,使用时舒适度佳、可携带性强。棒体1采用聚酯或钢制材料,使棒体总重控制在1-2kg,既能充分锻炼肌肉力量又不容易造成使用者肌肉拉伤。实施例2参见图3,本技术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的系统的核心为单片机8,单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棒包括棒体(1)、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1-2)和外置手机(17);所述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1-2)位于棒体(1)两端、互相对称,大小一致,呈套状,安装在棒体外壳(18)上且与棒体(1)紧密贴合;所述训练棒棒体(1)的外壳(18)上设置充电口(2)、在充电口(2)左上方设置按键开关(3),与按键开关(3)并排的右侧依次设置第一指示灯(4-1)、第二指示灯(4-2),指示设备的使用状态和充电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棒包括棒体(1)、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1-2)和外置手机(17);所述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1-2)位于棒体(1)两端、互相对称,大小一致,呈套状,安装在棒体外壳(18)上且与棒体(1)紧密贴合;所述训练棒棒体(1)的外壳(18)上设置充电口(2)、在充电口(2)左上方设置按键开关(3),与按键开关(3)并排的右侧依次设置第一指示灯(4-1)、第二指示灯(4-2),指示设备的使用状态和充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把手(11-1)、第二把手(11-2)的内侧设置手型凹陷(19),方便使用者握住训练棒,并且在手型凹陷(19)处下端设压力传感器(16),将训练棒所受的压力信号传送至空腔内的单片机(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内部为空腔结构,设置一块集成的PCB电路板(5),电路板(5)右侧设有电池盒(12),所述电池盒(12)包括充电模块(15)、锂电池(14)和升降压模块(13),电路板(5)上设置陀螺仪(6)、加速度传感器(7)、单片机(8)、蓝牙传输模块(9)以及蜂鸣器(10);所述电路板(5)的右侧设置电池盒(12),电路板(5)从左至右放置陀螺仪(6)、加速度传感器(7)、单片机(8)、蓝牙传输模块(9)以及蜂鸣器(10),其中,单片机(8)位于中央,与陀螺仪(6)、加速度传感器(7)、蓝牙传输模块(9)以及蜂鸣器(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年肩颈康复训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4-1)、第二指示灯(4-2)包括训练棒使用状态的第一指示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川郁志华蒋皆恢吴蓓玲齐真郭洪萍龚乐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