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233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0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号滑块固定,二号连接块上固定有弹簧伸缩杆,脚踏板与二号转轴旋接,三号连接块穿过一号滑槽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固定有二号电动伸缩杆,四号连接块的一端与四号转轴固定,四号连接块的另一端与二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固定架内滑动设置有配重箱,配重箱内设置有配重块,连接线的一端与一号固定扣固定,连接线的另一端依次绕设穿过导线口、二号绕线转轴和一号绕线转轴后,与二号固定扣固定,三号电动伸缩杆与座板的底部固定,座板上固定有靠板和扶手,设计合理,可以实现进阶式下肢训练,可调节式康复装置,满足不同体型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在患者的康复阶段需要进行下肢修复行走训练,刚开始患者的下肢难以发力,直接进行行走训练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并有可能因为肢体支撑不住身体导致摔倒造成二次伤害,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可以实现进阶式下肢训练,可调节式康复装置,满足不同体型人的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一号滑块、一号电动伸缩杆、一号连接块、一号轴座、一号转轴、二号连接块、弹簧伸缩杆、二号轴座、二号转轴、脚踏板、脚背固定圈、一号固定扣、三号轴座、三号转轴、三号连接块、二号电动伸缩杆、四号轴座、四号转轴、四号连接块、固定架、盖子、配重箱、配重块、二号固定扣、五号轴座、一号绕线转轴、六号轴座、二号绕线转轴、连接线、支撑杆、三号电动伸缩杆、座板、靠板和扶手,底板上开设有一号滑槽,一号滑槽内活动设置有一号滑块,一号滑槽内腔左侧壁上的开口内固定有一号电动伸缩杆,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一号滑块固定,一号连接块的一端与一号滑块固定,一号连接块的另一端穿过一号滑槽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固定有一号轴座,一号轴座上活动设置有一号转轴,一号转轴上固定有二号连接块,二号连接块上固定有弹簧伸缩杆,弹簧伸缩杆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二号轴座,二号轴座上活动设置有二号转轴,脚踏板与二号转轴旋接,脚踏板的右侧壁上固定有脚背固定圈,脚踏板的上端固定有一号固定扣,一号滑块上固定有三号轴座,三号轴座上活动设置有三号转轴,三号转轴上固定有三号连接块,三号连接块穿过一号滑槽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固定有二号电动伸缩杆,弹簧伸缩杆的底部固定有四号轴座,四号轴座上活动设置有四号转轴,四号连接块的一端与四号转轴固定,四号连接块的另一端与二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底板上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位于一号滑槽的左边,固定架上的开口内利用合页旋接有盖子,盖子利用搭扣与固定架的左侧壁固定,固定架内滑动设置有配重箱,配重箱内设置有配重块,配重箱上固定有二号固定扣,固定架内腔上端底壁上固定有五号轴座,五号轴座上活动设置有一号绕线转轴,固定架内腔上端右侧壁上固定有六号轴座,六号轴座上活动设置有二号绕线转轴,固定架上开设有导线口,连接线的一端与一号固定扣固定,连接线的另一端依次绕设穿过导线口、二号绕线转轴和一号绕线转轴后,与二号固定扣固定,固定架的上端底部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底板固定,底板上固定有三号电动伸缩杆,三号电动伸缩杆位于一号滑槽的右边,三号电动伸缩杆与座板的底部固定,座板上固定有靠板和扶手,靠板位于扶手的右边,一号电动伸缩杆、二号电动伸缩杆和三号电动伸缩杆均外接电源。进一步地,所述的靠板上固定有海绵靠垫。进一步地,所述的扶手上固定有橡胶防滑垫层。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底部固定有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号电动伸缩杆的周壁上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底板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座板的右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有四号电动伸缩杆,座板上开设有二号滑槽,二号滑槽内活动设置有二号滑块,五号连接块的一端与二号滑块固定,五号连接块的另一端穿过二号滑槽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与靠板的底部固定,四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靠板固定,四号电动伸缩杆外接电源。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设计合理,可以实现进阶式下肢训练,可调节式康复装置,满足不同体型人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底板1、一号滑槽2、一号滑块3、一号电动伸缩杆4、一号连接块5、一号轴座6、一号转轴7、二号连接块8、弹簧伸缩杆9、二号轴座10、二号转轴11、脚踏板12、脚背固定圈13、一号固定扣14、三号轴座15、三号转轴16、三号连接块17、二号电动伸缩杆18、四号轴座19、四号转轴20、四号连接块21、固定架22、盖子23、配重箱24、配重块25、二号固定扣26、五号轴座27、一号绕线转轴28、六号轴座29、二号绕线转轴30、导线口31、连接线32、支撑杆33、三号电动伸缩杆34、座板35、靠板36、扶手37、海绵靠垫38、橡胶防滑垫层39、万向轮40、支撑板41、固定板42、四号电动伸缩杆43、二号滑槽44、二号滑块45、五号连接块4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1、一号滑块3、一号电动伸缩杆4、一号连接块5、一号轴座6、一号转轴7、二号连接块8、弹簧伸缩杆9、二号轴座10、二号转轴11、脚踏板12、脚背固定圈13、一号固定扣14、三号轴座15、三号转轴16、三号连接块17、二号电动伸缩杆18、四号轴座19、四号转轴20、四号连接块21、固定架22、盖子23、配重箱24、配重块25、二号固定扣26、五号轴座27、一号绕线转轴28、六号轴座29、二号绕线转轴30、连接线32、支撑杆33、三号电动伸缩杆34、座板35、靠板36和扶手37,底板1底部铆接固定有万向轮40,底板1上开设有一号滑槽2,一号滑槽2内活动设置有一号滑块3,一号滑槽2内腔左侧壁上的开口内铆接固定有一号电动伸缩杆4,一号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与一号滑块3焊接固定,一号连接块5的一端与一号滑块3焊接固定,一号连接块5的另一端穿过一号滑槽2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焊接固定有一号轴座6,一号轴座6上活动设置有一号转轴7,一号转轴7上焊接固定有二号连接块8,二号连接块8上焊接固定有弹簧伸缩杆9,弹簧伸缩杆9的输出端上焊接固定有二号轴座10,二号轴座10上活动设置有二号转轴11,脚踏板12与二号转轴11旋接,脚踏板12的右侧壁上焊接固定有脚背固定圈13,脚踏板12的上端焊接固定有一号固定扣14,一号滑块3上焊接固定有三号轴座15,三号轴座15上活动设置有三号转轴16,三号转轴16上焊接固定有三号连接块17,三号连接块17穿过一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板(1)、一号滑块(3)、一号电动伸缩杆(4)、一号连接块(5)、一号轴座(6)、一号转轴(7)、二号连接块(8)、弹簧伸缩杆(9)、二号轴座(10)、二号转轴(11)、脚踏板(12)、脚背固定圈(13)、一号固定扣(14)、三号轴座(15)、三号转轴(16)、三号连接块(17)、二号电动伸缩杆(18)、四号轴座(19)、四号转轴(20)、四号连接块(21)、固定架(22)、盖子(23)、配重箱(24)、配重块(25)、二号固定扣(26)、五号轴座(27)、一号绕线转轴(28)、六号轴座(29)、二号绕线转轴(30)、连接线(32)、支撑杆(33)、三号电动伸缩杆(34)、座板(35)、靠板(36)和扶手(37),底板(1)上开设有一号滑槽(2),一号滑槽(2)内活动设置有一号滑块(3),一号滑槽(2)内腔左侧壁上的开口内固定有一号电动伸缩杆(4),一号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与一号滑块(3)固定,一号连接块(5)的一端与一号滑块(3)固定,一号连接块(5)的另一端穿过一号滑槽(2)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固定有一号轴座(6),一号轴座(6)上活动设置有一号转轴(7),一号转轴(7)上固定有二号连接块(8),二号连接块(8)上固定有弹簧伸缩杆(9),弹簧伸缩杆(9)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二号轴座(10),二号轴座(10)上活动设置有二号转轴(11),脚踏板(12)与二号转轴(11)旋接,脚踏板(12)的右侧壁上固定有脚背固定圈(13),脚踏板(12)的上端固定有一号固定扣(14),一号滑块(3)上固定有三号轴座(15),三号轴座(15)上活动设置有三号转轴(16),三号转轴(16)上固定有三号连接块(17),三号连接块(17)穿过一号滑槽(2)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固定有二号电动伸缩杆(18),弹簧伸缩杆(9)的底部固定有四号轴座(19),四号轴座(19)上活动设置有四号转轴(20),四号连接块(21)的一端与四号转轴(20)固定,四号连接块(21)的另一端与二号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固定,底板(1)上固定有固定架(22),固定架(22)位于一号滑槽(2)的左边,固定架(22)上的开口内利用合页旋接有盖子(23),盖子(23)利用搭扣与固定架(22)的左侧壁固定,固定架(22)内滑动设置有配重箱(24),配重箱(24)内设置有配重块(25),配重箱(24)上固定有二号固定扣(26),固定架(22)内腔上端底壁上固定有五号轴座(27),五号轴座(27)上活动设置有一号绕线转轴(28),固定架(22)内腔上端右侧壁上固定有六号轴座(29),六号轴座(29)上活动设置有二号绕线转轴(30),固定架(22)上开设有导线口(31),连接线(32)的一端与一号固定扣(14)固定,连接线(32)的另一端依次绕设穿过导线口(31)、二号绕线转轴(30)和一号绕线转轴(28)后,与二号固定扣(26)固定,固定架(22)的上端底部固定有支撑杆(33),支撑杆(33)与底板(1)固定,底板(1)上固定有三号电动伸缩杆(34),三号电动伸缩杆(34)位于一号滑槽(2)的右边,三号电动伸缩杆(34)与座板(35)的底部固定,座板(35)上固定有靠板(36)和扶手(37),靠板(36)位于扶手(37)的右边,一号电动伸缩杆(4)、二号电动伸缩杆(18)和三号电动伸缩杆(34)均外接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外科重症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板(1)、一号滑块(3)、一号电动伸缩杆(4)、一号连接块(5)、一号轴座(6)、一号转轴(7)、二号连接块(8)、弹簧伸缩杆(9)、二号轴座(10)、二号转轴(11)、脚踏板(12)、脚背固定圈(13)、一号固定扣(14)、三号轴座(15)、三号转轴(16)、三号连接块(17)、二号电动伸缩杆(18)、四号轴座(19)、四号转轴(20)、四号连接块(21)、固定架(22)、盖子(23)、配重箱(24)、配重块(25)、二号固定扣(26)、五号轴座(27)、一号绕线转轴(28)、六号轴座(29)、二号绕线转轴(30)、连接线(32)、支撑杆(33)、三号电动伸缩杆(34)、座板(35)、靠板(36)和扶手(37),底板(1)上开设有一号滑槽(2),一号滑槽(2)内活动设置有一号滑块(3),一号滑槽(2)内腔左侧壁上的开口内固定有一号电动伸缩杆(4),一号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与一号滑块(3)固定,一号连接块(5)的一端与一号滑块(3)固定,一号连接块(5)的另一端穿过一号滑槽(2)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固定有一号轴座(6),一号轴座(6)上活动设置有一号转轴(7),一号转轴(7)上固定有二号连接块(8),二号连接块(8)上固定有弹簧伸缩杆(9),弹簧伸缩杆(9)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二号轴座(10),二号轴座(10)上活动设置有二号转轴(11),脚踏板(12)与二号转轴(11)旋接,脚踏板(12)的右侧壁上固定有脚背固定圈(13),脚踏板(12)的上端固定有一号固定扣(14),一号滑块(3)上固定有三号轴座(15),三号轴座(15)上活动设置有三号转轴(16),三号转轴(16)上固定有三号连接块(17),三号连接块(17)穿过一号滑槽(2)上开设的条形通孔后,固定有二号电动伸缩杆(18),弹簧伸缩杆(9)的底部固定有四号轴座(19),四号轴座(19)上活动设置有四号转轴(20),四号连接块(21)的一端与四号转轴(20)固定,四号连接块(21)的另一端与二号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固定,底板(1)上固定有固定架(22),固定架(22)位于一号滑槽(2)的左边,固定架(22)上的开口内利用合页旋接有盖子(23),盖子(23)利用搭扣与固定架(22)的左侧壁固定,固定架(22)内滑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王小闯王岗张翠红王英李红玲马晓灵刘媛媛付静郭永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