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导管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228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嘴部固定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固定管,固定管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多条第一弹力条,固定管远离第一弹力条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多条第二弹力条,固定管内设置有与第一弹力条自由端滑动连接的第一固定带及与第二弹力条自由端滑动连接的第二固定带;固定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体,连接体内均设置有滑动腔,滑动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连接体均向内开设有与对应滑动腔相连通的开口,滑块均连接有穿出对应开口的连接带,滑动腔均向内切割形成与固定管内部连通的穿孔,第一固定带的两端头及第二固定带的两端头分别传出对应的穿孔与对应的滑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牢固,不易脱落导致导管移位造成病人呼吸通气中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导管嘴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施经口气管内插管全麻和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在气管插管成功后,一般是将气管导管和牙垫用胶布将其一并固定在面颊部皮肤。但在术中由于唾液分泌或者消毒液润湿胶布,造成胶布脱落,导致导管移位,造成病人呼吸通气中断,可致病人发生窒息死亡的危险。因此,必须重视气管导管固定的方法及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管导管嘴部固定装置,气管导管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固,不易脱落导致导管移位造成病人呼吸通气中断。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管导管嘴部固定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呈圆形整列设置的第一弹力条,每一第一弹力条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第一环形套,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第一弹力条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呈圆形整列设置的第二弹力条,每一第一弹力条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套,每一第一弹力条的自由端及每一第二弹力条的自由端均常态下靠近所述固定管的内壁,所述固定管内设置有穿过每一第一环形套的第一固定带及穿过每一第二环形套的第二固定带;所述固定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体,每一连接体内均设置有滑动腔,每一滑动腔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一连接体远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均向内开设有与对应滑动腔相连通的开口,每一滑块均连接有穿出对应开口的连接带,每一滑动腔均向内切割形成与固定管内部连通的穿孔,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端头及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两端头分别传出对应的穿孔与对应的滑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气管后,将固定管从一端插入气管导管,向左右两侧拉紧连接带,带动滑块向远离固定管方向滑动,使第一固定带及第二固定带的端头均伸入到对应的滑动腔内,驱使第一弹力条及第二弹力条的自由端向内偏移,第一固定带及第二固定带形成的圆环逐渐变小向两边夹紧气管导管,并且将两条连接带的自由端在患者脑后固定连接,完成气管导管的固定;需解除气管导管的固定时,解开两条固定带,使其放松,第一弹力条及第二弹力条由于弹性恢复形状,使第一固定带及第二固定带形成的圆环逐渐变大松开气管导管,便可将装置取下。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条连接带通过魔术贴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第一弹力条及每一第二弹力条的自由端朝向均相同。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第一弹力条及每一第二弹力条均采用金属弹片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技术通过固定管内的两条固定带向两侧收缩后夹紧气管导管,固定牢固,不易脱落导致导管移位造成病人呼吸通气中断;其二、本技术的两条固定带通过弹力条的弹力在自然状态下张开,收缩后又能缩紧,气管导管固定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展示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固定管;2、第一弹力条;21、第一环形套;3、第二弹力条;31、第二环形套;4、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6、连接体;61、滑动腔;62、开口;7、滑块;8、连接带;9、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气管导管嘴部固定装置,参照图1-2,包括两端开口62的固定管1,固定管1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六条呈圆形整列设置的第一弹力条2,每一第一弹力条2的自由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套21,固定管1远离第一弹力条2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六条呈圆形整列设置的第二弹力条3,每一第一弹力条2的自由端均设置有一个第二环形套31,每一第一弹力条2的自由端及每一第二弹力条3的自由端均常态下靠近固定管1的内壁,固定管1内设置有一条穿过每一第一环形套21的第一固定带4及一条穿过每一第二环形套31的第二固定带5;每一第一弹力条2及每一第二弹力条3的自由端朝向均相同,每一第一弹力条2及每一第二弹力条3均采用金属弹片制成。固定管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连接体6,每一连接体6内均设置有一个滑动腔61,每一滑动腔61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块滑块7,每一连接体6远离固定管1的一端均向内开设有一个与对应滑动腔61相连通的开口62,每一滑块7均连接有一条穿出对应开口62的连接带8,两条连接带8通过魔术贴连接,每一滑动腔61均向内切割形成一个与固定管1内部连通的穿孔9,第一固定带4的两端头及第二固定带5的两端头分别传出对应的穿孔9与对应的滑块7连接。使用方式: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气管后,将固定管1从一端插入气管导管,向左右两侧拉紧连接带8,带动滑块7向远离固定管1方向滑动,使第一固定带4及第二固定带5的端头均伸入到对应的滑动腔61内,驱使第一弹力条2及第二弹力条3的自由端向内偏移,第一固定带4及第二固定带5形成的圆环逐渐变小向两边夹紧气管导管,并且将两条连接带8的自由端在患者脑后固定连接,完成气管导管的固定;需解除气管导管的固定时,解开两条固定带,使其放松,第一弹力条2及第二弹力条3由于弹性恢复形状,使第一固定带4及第二固定带5形成的圆环逐渐变大松开气管导管,便可将装置取下。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导管嘴部固定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固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呈圆形整列设置的第一弹力条(2),每一第一弹力条(2)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第一环形套(21),所述固定管(1)远离所述第一弹力条(2)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呈圆形整列设置的第二弹力条(3),每一第一弹力条(2)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套(31),每一第一弹力条(2)的自由端及每一第二弹力条(3)的自由端均常态下靠近所述固定管(1)的内壁,所述固定管(1)内设置有穿过每一第一环形套(21)的第一固定带(4)及穿过每一第二环形套(31)的第二固定带(5);/n所述固定管(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体(6),每一连接体(6)内均设置有滑动腔(61),每一滑动腔(6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每一连接体(6)远离所述固定管(1)的一端均向内开设有与对应滑动腔(61)相连通的开口(62),每一滑块(7)均连接有穿出对应开口(62)的连接带(8),每一滑动腔(61)均向内切割形成与固定管(1)内部连通的穿孔(9),所述第一固定带(4)的两端头及所述第二固定带(5)的两端头分别传出对应的穿孔(9)与对应的滑块(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导管嘴部固定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固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呈圆形整列设置的第一弹力条(2),每一第一弹力条(2)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第一环形套(21),所述固定管(1)远离所述第一弹力条(2)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呈圆形整列设置的第二弹力条(3),每一第一弹力条(2)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第二环形套(31),每一第一弹力条(2)的自由端及每一第二弹力条(3)的自由端均常态下靠近所述固定管(1)的内壁,所述固定管(1)内设置有穿过每一第一环形套(21)的第一固定带(4)及穿过每一第二环形套(31)的第二固定带(5);
所述固定管(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体(6),每一连接体(6)内均设置有滑动腔(61),每一滑动腔(6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每一连接体(6)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兰赵建荣杨丹丹汤荣林张恩俊彭干成芮邵军辛亚飞杨扬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