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加自动化产线的柔性装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10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加自动化产线的柔性装夹工装,包括定位基座和托盘,所述定位基座包括基座体、设置在基座体表面的若干个夹持孔、设置在基座体内部的气路,所述气路与每一个夹持孔连通,所述夹持孔为气动夹持机构,所述托盘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托盘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T型槽,托盘上的定位销与基座体上的夹持孔位置相互对应;生产线上,通过控制气路的供给实现对托盘的自动更换,每一个托盘上装载一个装夹模型,不同的托盘上能够装载不同的装夹模型。通过增加托盘和定位基座,使得可以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同时使用压接的方式和夹持的方式对加工件进行固定,可以确保解决在小批量多品种类零件在机加自动化产线上的装夹定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加自动化产线的柔性装夹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加自动化产线的柔性装夹工装。
技术介绍
机械加工自动化产线技术属于先进制造技术,能够大幅提高零件加工效率,缩短加工周期。机械加工自动化产线主要用于大批量零件的加工,产线柔性差。现有的机械加工自动化产线主要采用专用工装进行装夹,其优点是能够解决一种零件的快速装夹与定位,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用性差:一种定位工装只能用于一种零件的加工,互换性不强。仅适用于大批量零件的加工,对于类似于航空航天产品等以小批量为主的生产模式不适用。2、使用成本高:加工种类的零件,需要重新设计制造与匹配的夹具,使用成本明显增加。3、管理维护困难:较多的工装夹具对生产现场的管理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用于生产线的管理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夹工装,用于解决小批量零件在机加自动化产线上的装夹定位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加自动化产线的柔性装夹工装,包括定位基座和托盘,所述定位基座包括基座体、设置在基座体表面的若干个夹持孔、设置在基座体内部的气路,所述气路与每一个夹持孔连通,所述夹持孔为气动夹持机构,所述托盘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托盘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T型槽,托盘上的定位销与基座体上的夹持孔位置相互对应;生产线上,通过控制气路的供给实现对托盘的自动更换,每一个托盘上装载一个装夹模型,不同的托盘上能够装载不同的装夹模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夹模型包括压板模型和虎钳模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装夹模型为虎钳模型时,所述虎钳模型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孔和螺纹孔,通过螺钉与托盘上的T型槽固定连接,加工件由虎钳模型的虎钳口夹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装夹模型为压板模型时,所述托盘上具有若干个压板,每个压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托盘上的T型槽内,加工件设置在压板与托盘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托盘上设置有夹持部,用于自动装夹过程中机器人夹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夹模型装载在托盘上后,装夹模型与托盘保持相互平行。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托盘和定位基座,使得可以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同时使用压接的方式和夹持的方式对加工件进行固定,可以确保解决在小批量多品种类零件在机加自动化产线上的装夹定位问题。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虎钳夹持工装装夹示意图;图2是压板工装装夹示意图;图3是托盘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虎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基座1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一次固定后长期不需移动,定位基座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夹持孔1-2,在定位基座内部设置有气体管路1-1,气体管路1-1与每一个夹持孔1-2连通,通过气动驱动的方式实现夹持孔的夹紧。本实施例中托盘2具有一个面与定位基座1接触,如图3所示,托盘2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2-2,定位销2-2的位置和数量与夹持孔1-2相对应,当定位销2-2插入到夹持孔1-2中,通过对气体管路1-1的通气和断气控制,实现对于夹持孔1-2的闭合、开启控制,实现托盘与定位基座的分离和夹紧功能。托盘2的正面上设置有若干个T型槽2-2,工件或者夹持工装通过T型槽2-2可以固定在托盘的顶面上,托盘2的侧面设置有夹持部2-1,用于自动生产线上机器人夹持,通过机器人夹持实现托盘2与定位基座1之间的分离。本实施例具有两种夹持方式,如图2所示,当夹持工装为虎钳4时,如图4所示,虎钳4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4-1和螺栓孔4-2,虎钳4与托盘2之间通过定位孔4-1实现定位,保证重复定位精度,虎钳4通过螺栓4-2连接到T型槽2-2内实现相互的固定锁紧,保证夹紧力。如图1所示,当夹持工装为压板3时,在托盘2上的四个角落位置通过螺钉连接压板3,压板3上设置有两端贯通的滑槽,在滑槽内设置有锁紧螺母和螺钉,螺钉的一端连接到托盘2的T型槽2-2内,通过锁紧螺母压紧滑槽,实现压板3与托盘2的相互压紧。而被加工件就设置在压板3余托盘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当采用如图1所示的夹持工装时,可以对被加工件进行平面加工,采用如图2所示的夹持工装时,可以对被加工进行侧面加工,通过机器手臂的操作,可以实现在同一生产线上,在不进行更换夹持工装的情况下,自动控制实现两种工装在生产线上轮流进行加工,提高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加自动化产线的柔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基座和托盘,/n所述定位基座包括基座体、设置在基座体表面的若干个夹持孔、设置在基座体内部的气路,所述气路与每一个夹持孔连通,所述夹持孔为气动夹持机构,所述托盘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托盘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T型槽,托盘上的定位销与基座体上的夹持孔位置相互对应;/n生产线上,通过控制气路的供给实现对托盘的自动更换,每一个托盘上装载一个装夹模型,不同的托盘上能够装载不同的装夹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611 CN 20211065163051.一种用于机加自动化产线的柔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基座和托盘,
所述定位基座包括基座体、设置在基座体表面的若干个夹持孔、设置在基座体内部的气路,所述气路与每一个夹持孔连通,所述夹持孔为气动夹持机构,所述托盘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托盘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T型槽,托盘上的定位销与基座体上的夹持孔位置相互对应;
生产线上,通过控制气路的供给实现对托盘的自动更换,每一个托盘上装载一个装夹模型,不同的托盘上能够装载不同的装夹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加自动化产线的柔性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模型包括压板模型和虎钳模型。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义成李东奇张峰华甘卫华任子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