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小鹏专利>正文

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09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花火塞装配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包括:铆接机;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位于铆接机的旁侧,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折弯组件、底板、夹紧组件和检测组件;套设组件;移料机构,所述移料机构位于铆接机的旁侧,所述移料机构包括:第一移料组件、第二移料组件、第三传送带和下料组件;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位于第三传送带的旁侧,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于不同型号的火花塞折弯问题,且通过自动上料下料解决了人工上料和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火塞装配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
技术介绍
火花塞是汽油机点火系统的重要元件,它可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并使其跳过电极间隙而产生火花,从而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主要由接线螺母、绝缘体、接线螺杆、中心电极、侧电极以及外壳组成;本专利技术所针对的是火花塞的侧电极检测以及折弯加工,目前,现有的火花塞的装配过程中火花塞的侧电极的折弯主要是是通过安装在特定模具上然后进行折弯,其过程为将火花塞放置在模具内,然后对其进行直接折弯后检测,最后人工进行取件放件,而这种方式是特定的型号和所需要折弯后间隙的距离都固定好,将这款型号未折弯的火花塞放置在模具内进行指定的加工,这种加工设备使得无法适用在其他型号的火花塞折弯,即侧电极与中心电极之间的间距难以调整,且当侧电极的金属条过长难以进行折弯,无法应对不同型号的火花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于不同型号的火花塞折弯问题,且通过自动上料下料解决了人工上料和检测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铆接机(1),所述铆接机(1)用于将火花塞的绝缘体和金属外壳铆接在一起;/n折弯机构(2),所述折弯机构(2)位于铆接机(1)的旁侧,所述折弯机构(2)包括:底板(3)、夹紧组件(4),所述夹紧组件(4)位于底板(3)上,所述夹紧组件(4)用于将已铆接好的火花塞套设在夹紧组件(4)内并将其夹紧;折弯组件(5),所述折弯组件(5)位于底板(3)的中部,所述折弯组件(5)用于将火花塞金属外壳的侧电极进行折弯;检测组件(6),所述检测组件(6)位于折弯组件(5)的旁侧,所述检测组件(6)用于对火花塞折弯前后进行两次测量,第一次测量用于通过检测选择折弯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铆接机(1),所述铆接机(1)用于将火花塞的绝缘体和金属外壳铆接在一起;
折弯机构(2),所述折弯机构(2)位于铆接机(1)的旁侧,所述折弯机构(2)包括:底板(3)、夹紧组件(4),所述夹紧组件(4)位于底板(3)上,所述夹紧组件(4)用于将已铆接好的火花塞套设在夹紧组件(4)内并将其夹紧;折弯组件(5),所述折弯组件(5)位于底板(3)的中部,所述折弯组件(5)用于将火花塞金属外壳的侧电极进行折弯;检测组件(6),所述检测组件(6)位于折弯组件(5)的旁侧,所述检测组件(6)用于对火花塞折弯前后进行两次测量,第一次测量用于通过检测选择折弯组件(5)的折弯点进行折弯,折弯组件(5)折弯后,进行第二次检测,第二次检测用于检测侧电极的折弯后侧电极与中心电极之间的间距;
套设组件(7),所述套设组件(7)位于折弯机构(2)的旁侧,所述套设组件(7)用于将垫圈传输至火花塞上并套设在已折弯后的火花塞上;
移料机构(8),所述移料机构(8)包括:第一移料组件(9)、第二移料组件(10)、第三传送带(11)和下料组件(12),所述第一移料组件(9)具有两个,两个第一移料组件(9)呈对称状态位于第三传送带(11)的传输方向的始端,两个第一移料组件(9)分别用于将火花塞的绝缘体和金属外壳放置在第三传送带(11)上,所述第二移料组件(10)位于第三传送带(11)的传输方向的末端,所述第二移料组件(10)用于对于折弯机构(2)折弯后的火花塞放置在下料组件(12)上;所述第三传送带(11)位于铆接机(1)的旁侧,所述第三传送带(11)用于将火花塞依次移动至铆接机(1)、折弯机构(2)和套设组件(7);所述下料组件(12)位于第三传送带(11)的末端,所述下料组件(12)用于将装配完成的火花塞移出生产线;
上料机构(13),所述上料机构(13)包括第一传送带(14)和第二传送带(15),所述第一传送带(14)位于铆接机(1)的旁侧,所述第一传送带(14)用于将火花塞的绝缘体传输至第三传送带(11);所述第二传送带(15)位于第三传送带(11)的远离第一传送带(14)的一侧,所述第二传送带(15)与第一传送带(14)的传输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传送带(14)和第二传送带(15)的传输方向均由远离第三传送带(11)的一端向靠近第三传送带(11)的一端移动,所述第二传送带(15)用于将火花塞的金属外壳传输至第三传送带(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送带(11)位于第一传送带(14)和第二传送带(15)之间,所述第三传送带(11)的传输方向与第一传送带(14)互相垂直,所述第三传送带(11)上设有若干个与火花塞的绝缘体相互匹配的圆柱状夹具一(16),所述夹具一(16)均等距离环绕固定连接于第三传送带(11)上,所述第三传送带(11)通过夹具一(16)将火花塞依次传输至铆接机(1)、折弯机构(2)、套设组件(7)、下料组件(12)和第二移料组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6)为视觉检测仪(17),所述视觉检测仪(17)用于对火花塞折弯前后进行两次测量,所述检测组件(6)用于采集侧电极与中心电机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包括侧电极长度信息以及侧电极与中心电极之间的距离信息,第一次测量侧电极的长度信息,通过折弯组件(5)对于得出的侧电极长度计算的折弯点进行折弯,折弯组件(5)折弯后,进行第二次检测,第二次检测用于检测侧电极的折弯后侧电极与中心电极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自动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4)包括蜗杆升降机(18)、第一气缸架(19)、第一气缸(20)、第二感应器(21)、夹具二(22)和夹头(23),所述蜗杆升降机(18)固定连接于底板(3)上远离第三传送带(11)的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气缸架(19)呈水平状态固定连接于底板(3)上,所述第一气缸(20)呈水平状态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架(19)远离底板(3)的一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气缸(20)的输出轴贯穿通过第一气缸架(19),所述第一气缸(20)的输出轴上设有一块连接板二(24),所述夹具二(22)呈水平状态固定连接于底板(3)靠近第三传送带(11)一侧的底部,所述夹头(23)套设在夹具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周小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