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08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包括手臂固定装置和设于手臂固定装置底部的吸盘;所述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围绕底板左、右两侧向上延伸分别形成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的内侧设有左弹性板,右侧板的内侧设有右弹性板,左弹性板和右弹性板围合成用于容纳手臂的容置槽,左侧板和左弹性板之间、右侧板和右弹性板之间均放置有气囊,气囊通过通气软管与压缩气瓶连通,通气软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底板的一个端部向上延伸形成前挡板,前挡板上开设有用于手臂穿过的通孔;底板的另一个端部设有弹性压脉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有效固定脑瘫患儿的手臂,还能压脉方便医护人员识别脑瘫患儿手臂上的静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脑瘫患儿在静脉穿刺时一般选择四肢静脉,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很多脑瘫患儿听不懂指令,会进行强烈反抗,哭闹不止,在静脉穿刺时很难对其肢体进行固定,导致穿刺不成功的例子极为频繁。有时即使穿刺成功却因为固定不妥而使针头脱出,导致跑针,使静脉穿刺失败。这时往往需要对脑瘫患儿进行二次静脉穿刺,这不仅给患儿带来二次痛苦,还给医护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量,造成精神紧张,甚至引起家长的不满,引起医患纠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在静脉穿刺时不仅能有效固定脑瘫患儿的手臂,还能压脉,方便医护人员识别脑瘫患儿手臂上的静脉。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包括手臂固定装置和设于手臂固定装置底部的吸盘;所述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围绕底板左、右两侧向上延伸分别形成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的内侧设有左弹性板,右侧板的内侧设有右弹性板,左弹性板和右弹性板围合成用于容纳手臂的容置槽,左侧板和左弹性板之间、右侧板和右弹性板之间均放置有气囊,各气囊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气囊通过通气软管与压缩气瓶连通,通气软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底板的一个端部向上延伸形成前挡板,前挡板上开设有用于手臂穿过的通孔;底板的另一个端部设有弹性压脉带。进一步地,所述吸盘为海绵吸盘。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吸盘的数量为两个,前后错开固定在底板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压脉带为橡胶软管。进一步地,在通气软管上单向进气阀和气囊之间设有排气阀和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软垫。进一步地,所述通孔靠近前挡板的下边沿。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板的一侧通过弹簧连接有橡胶玩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海绵吸盘将整个固定支架固定在桌面上,利用气囊将患儿的手臂固定在容置槽中,双重固定,能起到更为稳妥的固定效果,同时在底板的末端设置弹性压脉带,不仅能用于静脉穿刺时压脉,方便医护人员识别患儿手臂上的静脉,还能进一步对患儿的手臂起到固定作用。2.本技术将气囊通过通气软管与压缩气瓶连通,并在通气软管上设置单向进气阀,需要对气囊充气时,只需打开单向进气阀便可快速对气囊充气,避免了人工挤压充气的麻烦,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效率。3.本技术的海绵吸盘设置两个,前后交错固定在底板下表面,使整个固定支架在桌面上固定得更牢固,同时吸盘的设置方便根据实际情况移动固定支架;设置压力表,可实时观察气囊中压力状况,防止压力过高损伤患儿的手臂;左弹性板、右弹性板及在底板上表面设置软垫,可防止患儿在挣扎时损伤手臂;通孔靠近前挡板的下边沿,能够保证患儿的手臂能舒适地放置于容置槽中;在前挡板的一侧通过弹簧连接橡胶玩具,可在静脉穿刺时,吸引患儿的注意力,避免引起患儿的紧张情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固定支架的俯视图;图2为为本技术固定支架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支架的仰视图。图中标记:1、左侧板,2、左弹性板,3、气囊,4、压缩气瓶,5、单向进气阀,6、压力表,7、排气阀,8、通气软管,9、弹性压脉带,10、容置槽,11、右侧板,12、右弹性板,13、橡胶玩具,14、前挡板,1401、通孔,15、吸盘,16、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2,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包括手臂固定装置和设于手臂固定装置底部的吸盘15;所述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6,围绕底板16左、右两侧向上延伸分别形成左侧板1和右侧板11,左侧板1的内侧设有左弹性板2,右侧板11的内侧设有右弹性板12,左弹性板2和右弹性板12围合成用于容纳手臂的容置槽10,左侧板1和左弹性板2之间、右侧板11和右弹性板12之间均放置有气囊3,各气囊3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气囊3通过通气软管8与压缩气瓶4连通,通气软管8上设有单向进气阀5;底板16的一个端部向上延伸形成前挡板14,前挡板14上开设有用于手臂穿过的通孔1401;底板16的另一个端部设有弹性压脉带9,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压脉9带采用橡胶软管。具体制作中,所述吸盘15为海绵吸盘,所述海绵吸盘的数量为两个,前后错开固定在底板16的下表面,以使整个固定支架更为稳固地固定在桌面上,同时吸盘15的设置方便根据实际情况移动固定支架。为实时观察气囊3中压力,防止压力过高损伤患儿手臂,在通气软管8上单向进气阀5和气囊3之间设有压力表6;为方便静脉穿刺结束之后排尽气囊3中的气体,在通气软管8上单向进气阀5和气囊3之间设有排气阀7。为防止患儿挣扎时损伤手臂,所述底板16的上表面设有软垫。通孔1401靠近前挡板14的下边沿,能够保证患儿的手臂能舒适地放置于容置槽10中。为在静脉穿刺时吸引患儿注意力,防止患儿紧张情绪,所述前挡板14的一侧通过弹簧连接有橡胶玩具13。在使用时,先通过对海绵吸盘抽真空将整个固定支架固定在桌面上合适的位置,接着将脑瘫患儿的手臂穿过通孔1401放置于容置槽10中,再打开通气软管8上的单向进气阀5,使气囊3中充满气体,接着关闭单向进气阀5,此时患儿的手臂在气囊3的压迫下被固定在左弹性板2和右弹性板12之间,再将底板16端部的弹性压脉带9系在患儿的手臂上,即可实施静脉穿刺,待静脉穿刺结束后,打开排气阀7,排尽气囊3中的气体。本技术通过海绵吸盘将整个固定支架固定在桌面上,利用气囊3将患儿的手臂固定在容置槽10中,双重固定,能起到更为稳妥的固定效果,同时在底板16的末端设置弹性压脉带9,不仅能用于静脉穿刺时压脉,方便医护人员识别患儿手臂上的静脉,还能进一步对患儿的手臂起到固定作用。本技术将气囊3通过通气软管8与压缩气瓶4连通,并在通气软管8上设置单向进气阀5,需要对气囊3充气时,只需打开单向进气阀5便可快速对气囊3充气,避免了人工挤压充气的麻烦,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固定装置和设于手臂固定装置底部的吸盘(15);所述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6),围绕底板(16)左、右两侧向上延伸分别形成左侧板(1)和右侧板(11),左侧板(1)的内侧设有左弹性板(2),右侧板(11)的内侧设有右弹性板(12),左弹性板(2)和右弹性板(12)围合成用于容纳手臂的容置槽(10),左侧板(1)和左弹性板(2)之间、右侧板(11)和右弹性板(12)之间均放置有气囊(3),各气囊(3)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气囊(3)通过通气软管(8)与压缩气瓶(4)连通,通气软管(8)上设有单向进气阀(5);底板(16)的一个端部向上延伸形成前挡板(14),前挡板(14)上开设有用于手臂穿过的通孔(1401);底板(16)的另一个端部设有弹性压脉带(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固定装置和设于手臂固定装置底部的吸盘(15);所述手臂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6),围绕底板(16)左、右两侧向上延伸分别形成左侧板(1)和右侧板(11),左侧板(1)的内侧设有左弹性板(2),右侧板(11)的内侧设有右弹性板(12),左弹性板(2)和右弹性板(12)围合成用于容纳手臂的容置槽(10),左侧板(1)和左弹性板(2)之间、右侧板(11)和右弹性板(12)之间均放置有气囊(3),各气囊(3)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气囊(3)通过通气软管(8)与压缩气瓶(4)连通,通气软管(8)上设有单向进气阀(5);底板(16)的一个端部向上延伸形成前挡板(14),前挡板(14)上开设有用于手臂穿过的通孔(1401);底板(16)的另一个端部设有弹性压脉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患儿用静脉穿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15)为海绵吸盘。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兆普马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