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模板的焊接打孔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208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模板的焊接打孔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安装准备:准备一焊接打孔装置,将焊接打孔装置放置在竖立模板的一侧,并与模板正对;步骤二,定位焊接:启动焊锡机构对夹持件夹持预埋套管管口的部位进行点焊接,形成定位点;步骤三,固定焊接:点焊接完成后,停止焊锡机构焊锡,带动卡盘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至位于转动环下端,并与转动环下端的支块相卡接后,转动环上的焊锡机构对预埋套管管口周侧进行线焊接,使得预埋套管管口固定在模板上;步骤四,钻孔开洞:丝杆在第二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带动钻头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并穿过预埋套管对模板进行钻孔开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模板的焊接打孔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具体涉及应用于模板的焊接打孔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模板支模时,有些地方往往需要预留套管,这时,就需要木工在模板支模之前,对模板固定的位置进行开洞,普通方法开出的洞口不规整,且工作效率较低,若与预埋套管之间存在较大空隙,浇筑混凝土时易漏浆,导致混凝土质量缺陷。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09792675U)公开了一种简易型模板开洞的施工方法,包括电钻主体和钻头,钻头包括主轴,主轴的一端与电钻主体连接,主轴的上、下部设有相对布置的正7字型支腿、倒7字型支腿,主轴远离电钻主体的一端、正7字型支腿水平部分的自由端、倒7字型支腿水平部分的自由端三个端点在空间上共线。上述方案只能应用在模板支模之前,因此,在模板支模时,也容易出现在固定位置开出的洞的尺寸与预埋套管尺寸不一致,存在漏浆的风险;其次,在现场安装时,由于模板数量过多,容易出现部分模板在支模前并未进行开洞,就需要更换模板或者重新现场进行开洞,这样,就延长了施工进度;最后,由于模板开洞的位置通常是人为测量得到的,因此,容易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安装时对模板进行开洞且同时固定预留套管的应用于模板的焊接打孔的施工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应用于模板的焊接打孔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安装准备:准备一焊接打孔装置,将焊接打孔装置放置在竖立模板的一侧,并与模板正对,将预埋套管放置在焊接打孔装置中的定位筒内后,将定位筒的筒口对准模板且与模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再对焊接打孔装置内的焊锡机构的方向进行调试;步骤二,定位焊接:焊接打孔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筒周侧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三个以中心线为圆心周向分布的滑槽,每个滑槽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且能够用于夹持预埋套管的夹持件;定位筒外部套设有转动环,定位筒上设有能够与转动环正对的环槽,转动环一侧通过第一推杆与夹持件相连,另一侧通过第二推杆与固定在定位筒上的横向气缸相连,在转动环与第一推杆之间设有能够裂开的左磁铁组件,转动环与第二推杆之间设有能够裂开的右磁铁组件,横向气缸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而焊锡机构位于转动环上端且与夹持件相对应,使用时,微处理器向横向气缸下发指令,通过横向气缸推动转动环以及夹持件沿滑槽长度方向移动至指定位置,而转动环移动到环槽位置,同时预埋套管能与模板相抵,再启动焊锡机构对夹持件夹持预埋套管管口的部位进行点焊接,形成定位点;步骤三,固定焊接:点焊接完成后,停止焊锡机构焊锡,微处理器下发指令至可拆卸安装在定位筒上的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输出轴顺时针转动,由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穿过定位筒的丝杆,丝杆上套设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外套设有与支块相配合的卡盘,卡盘与第一螺母之间通过第一单向轴承相连,因此,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丝杆顺时针转动,丝杆在第一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带动卡盘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至位于转动环下端,并与转动环下端的支块相卡接后,带动转动环转动,启动焊锡机构焊锡,转动环上的焊锡机构对预埋套管管口周侧进行线焊接,使得预埋套管管口固定在模板上;步骤四,钻孔开洞:完成线焊接后,停止焊锡机构焊锡,在通过微处理器下发指令至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带动丝杆逆时针转动,由于丝杆前端设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外套设有与预埋套管内径相匹配的钻头,钻头与螺母之间通过第二单向轴承相连,因此,丝杆在第二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带动钻头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并穿过预埋套管对模板进行钻孔开洞。本方案具体工作如下,将定位筒对准模板需要安装预埋套管的位置,并且定位筒与模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保持定位筒不动,在对焊锡机构进行调整,使得焊锡机构位于夹持件侧上方,完成调试工作后,将驱动电机拆卸下来,将需要安装的预埋套管放置在定位筒内,打开电源;通过三组夹持件对预埋套管管口上部位进行夹持,完成夹持后,通过微处理器向横向气缸下发指令,横向气缸通过第二推杆推动转动环沿滑槽长度方向移动,转动环通过第一推杆推动夹持件也沿滑槽长度方向移动,即带动预埋套管沿定位筒长度方向移动,至移动出定位筒外部,且与模板相接触,同时,转动环能够与环槽相对应,再启动焊锡机构对夹持件夹持预埋套管管口的部位进行点焊接,这样设计,能够对预埋套管的位置进行定位,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焊接完成后,微处理器下发指令至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带动丝杆顺时针转动,由于丝杆与第一螺母相配合,实现第一螺母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而第一螺母外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卡盘相连接,因此,在丝杆顺时针转动时,其第一螺母能够带动卡盘转动,且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直到移动至与支块相卡接后,由于左磁铁组件和右磁铁组件在转动环转动时,其两个内部相裂开,保证带动转动环转动,转动环上的焊锡机构对预埋套管管口周侧进行线焊接,这样,就能够保证预埋套管完全焊接在模板上,在后续施工中,不再进行安装预埋套管;最后,又再下发指令至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输出轴逆时针转动,此时,卡盘在第一单向轴承的作用下,是停止转动的,因此,焊锡机构也停止焊锡;而丝杆在第二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带动钻头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并穿过预埋套管对模板进行钻孔开洞,这样,就能够保证开洞的直径与预埋套管的内径一致;本的施工方法能够同时进行焊接预埋套管以及钻孔开洞,省时省力,同时,通过预埋套管的点焊接和线焊接保证模板与预埋套管之间的稳固性,避免钻孔产生的震动对安装后的模板产生松动。进一步,在步骤二中,所述夹持件包括沿滑槽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内设有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纵向气缸,所述纵向气缸输出轴上连接有能够与预埋套管外壁相抵的夹持块,所述移动框与第一推杆连接。本方案具体工作如下,通过微处理器下发指令至纵向气缸,纵向气缸的输出轴带动夹持块沿定位筒径向方向移动,直到夹持块与预埋套管外壁相抵,实现对预埋套管的夹持,这样保证预埋套管后续的焊接工作;而设计的移动框与第一推杆相配合,实现第一推杆推动移动框沿滑槽长度方向移动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进一步,在步骤二中,所述焊锡机构包括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由两个以上的支杆相铰接组成,所述机械臂一端固定在转动环上,另一端连接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焊锡笔。本方案具体工作如下,通过两个以上的支杆相铰接形成的机械臂实现调整焊锡笔与预埋套管焊锡的位置距离,通过微处理器向焊锡笔下发启动的指令,保证焊锡笔对预埋套管进行点焊接以及线焊接。进一步,在步骤二中,所述左磁铁组件和右磁铁组件包括第一磁铁以及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位于转动环两侧,所述第二磁铁分别位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端部,当转动环处于静止状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吸;当转动环处于转动状态,带动第一磁铁转动,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离。这样设计,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相吸实现在纵向气缸的推动下带动夹持件和转动环的移动,进而实现带动预埋套管沿定位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模板的焊接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安装准备:准备一焊接打孔装置,将焊接打孔装置放置在竖立模板的一侧,并与模板正对,将预埋套管(21)放置在焊接打孔装置中的定位筒(1)内后,将定位筒(1)的筒口对准模板且与模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再对焊接打孔装置内的焊锡机构的方向进行调试;/n步骤二,定位焊接:焊接打孔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筒(1)周侧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三个以中心线为圆心周向分布的滑槽(2),每个滑槽(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且能够用于夹持预埋套管(21)的夹持件;定位筒(1)外部套设有转动环(7),定位筒(1)上设有能够与转动环(7)正对的环槽,转动环(7)一侧通过第一推杆(6)与夹持件相连,另一侧通过第二推杆(15)与固定在定位筒(1)上的横向气缸(8)相连,在转动环(7)与第一推杆(6)之间设有能够裂开的左磁铁组件(12),转动环(7)与第二推杆(15)之间设有能够裂开的右磁铁组件(13),横向气缸(8)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而焊锡机构位于转动环(7)上端且与夹持件相对应,使用时,微处理器向横向气缸(8)下发指令,通过横向气缸(8)推动转动环(7)以及夹持件沿滑槽(2)长度方向移动至指定位置,而转动环(7)移动到环槽位置,同时预埋套管(21)能与模板相抵,再启动焊锡机构对夹持件夹持预埋套管(21)管口的部位进行点焊接,形成定位点;/n步骤三,固定焊接:点焊接完成后,停止焊锡机构焊锡,微处理器下发指令至可拆卸安装在定位筒(1)上的驱动电机(22),控制驱动电机(22)输出轴顺时针转动,由于驱动电机(22)输出轴上连接有穿过定位筒(1)的丝杆(16),丝杆(16)上套设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外套设有与支块(14)相配合的卡盘(17),卡盘(17)与第一螺母之间通过第一单向轴承(18)相连,因此,驱动电机(22)输出轴带动丝杆(16)顺时针转动,丝杆(16)在第一单向轴承(18)的作用下,带动卡盘(17)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至位于转动环(7)下端,并与转动环(7)下端的支块(14)相卡接后,带动转动环(7)转动,启动焊锡机构焊锡,转动环(7)上的焊锡机构对预埋套管(21)管口周侧进行线焊接,使得预埋套管(21)管口固定在模板上;/n步骤四,钻孔开洞:完成线焊接后,停止焊锡机构焊锡,在通过微处理器下发指令至驱动电机(22),控制驱动电机(22)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带动丝杆(16)逆时针转动,由于丝杆(16)前端设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螺母(19),第二螺母(19)外套设有与预埋套管(21)内径相匹配的钻头(20),钻头(20)与螺母之间通过第二单向轴承相连,因此,丝杆(16)在第二单向轴承的作用下,带动钻头(20)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并穿过预埋套管(21)对模板进行钻孔开洞。/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模板的焊接打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准备:准备一焊接打孔装置,将焊接打孔装置放置在竖立模板的一侧,并与模板正对,将预埋套管(21)放置在焊接打孔装置中的定位筒(1)内后,将定位筒(1)的筒口对准模板且与模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再对焊接打孔装置内的焊锡机构的方向进行调试;
步骤二,定位焊接:焊接打孔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筒(1)周侧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三个以中心线为圆心周向分布的滑槽(2),每个滑槽(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且能够用于夹持预埋套管(21)的夹持件;定位筒(1)外部套设有转动环(7),定位筒(1)上设有能够与转动环(7)正对的环槽,转动环(7)一侧通过第一推杆(6)与夹持件相连,另一侧通过第二推杆(15)与固定在定位筒(1)上的横向气缸(8)相连,在转动环(7)与第一推杆(6)之间设有能够裂开的左磁铁组件(12),转动环(7)与第二推杆(15)之间设有能够裂开的右磁铁组件(13),横向气缸(8)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而焊锡机构位于转动环(7)上端且与夹持件相对应,使用时,微处理器向横向气缸(8)下发指令,通过横向气缸(8)推动转动环(7)以及夹持件沿滑槽(2)长度方向移动至指定位置,而转动环(7)移动到环槽位置,同时预埋套管(21)能与模板相抵,再启动焊锡机构对夹持件夹持预埋套管(21)管口的部位进行点焊接,形成定位点;
步骤三,固定焊接:点焊接完成后,停止焊锡机构焊锡,微处理器下发指令至可拆卸安装在定位筒(1)上的驱动电机(22),控制驱动电机(22)输出轴顺时针转动,由于驱动电机(22)输出轴上连接有穿过定位筒(1)的丝杆(16),丝杆(16)上套设有能够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外套设有与支块(14)相配合的卡盘(17),卡盘(17)与第一螺母之间通过第一单向轴承(18)相连,因此,驱动电机(22)输出轴带动丝杆(16)顺时针转动,丝杆(16)在第一单向轴承(18)的作用下,带动卡盘(17)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至位于转动环(7)下端,并与转动环(7)下端的支块(14)相卡接后,带动转动环(7)转动,启动焊锡机构焊锡,转动环(7)上的焊锡机构对预埋套管(21)管口周侧进行线焊接,使得预埋套管(21)管口固定在模板上;
步骤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龙刘康邓子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