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华清专利>正文

一种高职教育教学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186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职教育教学用装置,包括多媒体讲台主体和电机,所述多媒体讲台主体的右侧安装有拍灰机构,所述拍灰机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左端与多媒体讲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盒,所述侧仓的顶端铰接有顶盖,所述内杆的右端皆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按孔,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撞球,所述侧仓的后侧安装有电机,所述转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辊,所述多媒体讲台主体的顶端安装有固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粉笔灰弥漫在空气中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害,而且可以对导线进行夹持固定,防止导线受到拉拽而导致接头从接口中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职教育教学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具体为一种高职教育教学用装置。
技术介绍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趋于饱和,生态和资源问题逐渐显现,转变社会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必须面临的挑战,因此职业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为产业结构的调成和企业技术升级提供相应的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为我国人才培养与储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职教育课堂当中,多媒体讲台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装置之一,多媒体讲台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高,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安全,但是现有的高职教育课堂中黑板和黑板擦等基础设施仍然在继续使用,黑板擦在擦过黑板后,需要学生将黑板擦拿到教师外进行拍打来打落黑板擦上的粉笔灰,粉笔灰弥漫在空气当中,被学生吸入肺部,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了损害,因此亟需一种可以防止粉笔灰弥漫的多功能讲台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职教育教学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学生需要将黑板擦拿出教师进行拍打来打掉黑板擦上的粉笔灰,拍打黑板擦形成的灰雾弥散在空气中,被学生吸入体内后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职教育教学用装置,包括多媒体讲台主体和电机,所述多媒体讲台主体的右侧安装有拍灰机构,所述拍灰机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左端与多媒体讲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盒,且收集盒的上方设置有侧仓,并且侧仓的左侧与多媒体讲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侧仓的顶端铰接有顶盖,且顶盖的顶端铰接有把手,所述侧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顶端贯穿有第一螺杆,所述移动板与第一螺杆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移动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内杆,且内杆的外侧皆套设有外杆,并且外杆的右端皆与侧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杆的右端皆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右端皆与外杆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按孔,所述移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撞球,所述侧仓的后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侧仓延伸至侧仓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前端通过轴承与侧仓内壁相连接,所述转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辊,且转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撞球,所述多媒体讲台主体的顶端安装有固线机构。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左侧皆与多媒体讲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皆呈三角形。优选的,所述把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的厚度为零点五厘米。优选的,所述第一撞球和第二撞球的外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且第二橡胶垫的厚度为零点五厘米。优选的,所述固线机构包括固线盒,所述固线盒的后侧与多媒体讲台主体铰接连接,所述固线盒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夹板,且第一夹板的左侧皆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线盒正面的上下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滑仓,所述滑块皆插设在滑仓内部,所述固线盒的表面开设有线孔,所述固线盒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贯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皆通过螺纹结构与第二螺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中部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皆通过轴承架与固线盒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右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防止粉笔灰弥漫在空气中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害,而且可以对导线进行夹持固定,防止导线受到拉拽而导致接头从接口中脱离;1、设置有第一撞球和第二撞球,当用户需要将黑板擦上的粉笔灰拍落时,用户首先将黑板擦放入移动板当中和,并转动第一螺杆带动压板对黑板擦进行压持固定,接着用户开启电机即可带动第一撞球与第二撞球产生碰撞,从而使得黑板擦与侧仓的内壁产生碰撞,粉笔灰不会弥漫到侧仓外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粉笔灰落入收集盒当中后用户即可将收集盒取下来对粉笔灰进行收集处理,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2、设置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当用户使用多媒体讲台主体上的多功能接口时,用户可以将导线穿过线孔,使得导线的接头插入到接口中,此时用户转动第二螺杆即可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互靠近,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导线进行夹持固定,即使导线受到外力的拉拽,接头也不易从接口中脱离,提升了用户使用多功能接口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3中B处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电机处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二螺杆处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中:100、多媒体讲台主体;200、拍灰机构;210、侧板;211、收集盒;212、侧仓;213、顶盖;214、把手;215、移动板;216、第一螺杆;217、压板;218、内杆;219、外杆;220、弹簧;221、按孔;222、第一撞球;223、电机;224、转杆;225、转辊;226、第二撞球;300、固线机构;310、固线盒;311、第一夹板;312、第二夹板;313、滑块;314、滑仓;315、线孔;316、第二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职教育教学用装置,包括多媒体讲台主体100和电机223,多媒体讲台主体100的右侧安装有拍灰机构200,拍灰机构200包括侧板210,侧板210的左端与多媒体讲台主体100固定连接,侧板210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盒211,且收集盒211的上方设置有侧仓212,并且侧仓212的左侧与多媒体讲台主体100固定连接,侧仓212的顶端铰接有顶盖213,且顶盖213的顶端铰接有把手214,侧仓21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215,且移动板215的顶端贯穿有第一螺杆216,移动板215与第一螺杆216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第一螺杆2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17,移动板2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内杆218,且内杆218的外侧皆套设有外杆219,并且外杆219的右端皆与侧仓212内壁固定连接,内杆218的右端皆固定连接有弹簧220,且弹簧220的右端皆与外杆219内壁固定连接,移动板215的内部开设有按孔221,移动板2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撞球222,侧仓212的后侧安装有电机223,且电机223的输出端贯穿侧仓212延伸至侧仓212内部,电机2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24,且转杆224的前端通过轴承与侧仓212内壁相连接,转杆22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辊225,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职教育教学用装置,包括多媒体讲台主体(100)和电机(223),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讲台主体(100)的右侧安装有拍灰机构(200),所述拍灰机构(200)包括侧板(210),所述侧板(210)的左端与多媒体讲台主体(100)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10)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盒(211),且收集盒(211)的上方设置有侧仓(212),并且侧仓(212)的左侧与多媒体讲台主体(100)固定连接,所述侧仓(212)的顶端铰接有顶盖(213),且顶盖(213)的顶端铰接有把手(214),所述侧仓(21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215),且移动板(215)的顶端贯穿有第一螺杆(216),所述移动板(215)与第一螺杆(216)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17),所述移动板(2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内杆(218),且内杆(218)的外侧皆套设有外杆(219),并且外杆(219)的右端皆与侧仓(21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杆(218)的右端皆固定连接有弹簧(220),且弹簧(220)的右端皆与外杆(219)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15)的内部开设有按孔(221),所述移动板(2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撞球(222),所述侧仓(212)的后侧安装有电机(223),且电机(223)的输出端贯穿侧仓(212)延伸至侧仓(212)内部,所述电机(2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24),且转杆(224)的前端通过轴承与侧仓(212)内壁相连接,所述转杆(22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辊(225),且转辊(22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撞球(226),所述多媒体讲台主体(100)的顶端安装有固线机构(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职教育教学用装置,包括多媒体讲台主体(100)和电机(223),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讲台主体(100)的右侧安装有拍灰机构(200),所述拍灰机构(200)包括侧板(210),所述侧板(210)的左端与多媒体讲台主体(100)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10)的顶端设置有收集盒(211),且收集盒(211)的上方设置有侧仓(212),并且侧仓(212)的左侧与多媒体讲台主体(100)固定连接,所述侧仓(212)的顶端铰接有顶盖(213),且顶盖(213)的顶端铰接有把手(214),所述侧仓(21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215),且移动板(215)的顶端贯穿有第一螺杆(216),所述移动板(215)与第一螺杆(216)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17),所述移动板(2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内杆(218),且内杆(218)的外侧皆套设有外杆(219),并且外杆(219)的右端皆与侧仓(21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杆(218)的右端皆固定连接有弹簧(220),且弹簧(220)的右端皆与外杆(219)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15)的内部开设有按孔(221),所述移动板(2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撞球(222),所述侧仓(212)的后侧安装有电机(223),且电机(223)的输出端贯穿侧仓(212)延伸至侧仓(212)内部,所述电机(2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24),且转杆(224)的前端通过轴承与侧仓(212)内壁相连接,所述转杆(22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辊(225),且转辊(22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撞球(226),所述多媒体讲台主体(100)的顶端安装有固线机构(300)。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华清董晨吴春芳张小新周以瑞
申请(专利权)人:潘华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