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186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包括:背包;拉链,所述拉链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顶端的开口处;背带,两个所述背带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后端的左右两侧;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左右两侧底端;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贴合在所述背包的内腔中;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固定开设在所述壳体内腔的左右两侧;高温过滤棉层,所述高温过滤棉层沿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气通道中。该高层逃生辅助装置,能够保证逃生人员畅通的呼吸正常无害的空气,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呼吸空气的温度,能够为消防救援工作争取到有利时间,有助于帮助逃生人员克服对烟雾的恐惧,同时便于携带并可供多人多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灾逃生装置
,具体为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浓烟才是火灾中导致人们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回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上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另外还有一些材料,如聚氯乙烯、尼龙、羊毛、丝绸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面对火灾中烟雾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恐慌,火灾中空气含氧量极低,现有的一些防护面具仅能够起到对空气起到初步的过滤作用,并不能有效的保证处于火灾中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保证处于火灾中人们的正常呼吸成为现如今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火灾中烟雾对人类的逃生在成极大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包括:背包;拉链,所述拉链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顶端的开口处;背带,两个所述背带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后端的左右两侧;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左右两侧底端;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贴合在所述背包的内腔中;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固定开设在所述壳体内腔的左右两侧;高温过滤棉层,所述高温过滤棉层沿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气通道中;架体,所述架体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部位置。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顶端的左右两侧;拦截层,所述拦截层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架体顶端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下方;输气管道,两个所述输气管道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顶端内腔的左右两侧;保冷剂,所述保冷剂分别固定填充在所述架体顶管左右两侧的内腔中,并与所述输气管道的外壁紧密贴合;小型氧气发生器,所述小型氧气发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底端内腔中。优选的,所述输气管道呈蛇形。优选的,所述背包外侧还设置有:送气管,两个所述送气管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底端左右两侧的内腔中,并延伸至架体底端的内腔中;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连接至所述送气管的外侧端;卡座,两个所述卡座分别固定安装至所述背包前侧中部的左右两端;吸气管,所述吸气管固定连接至所述波纹管的顶端,并可拆卸的卡接在卡座的内侧;调节扣,所述调节扣固定设置在所述背带上。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有:防护壳,两个所述防护壳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左右两侧底端位置;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壳外侧中部位置;卡槽,所述卡槽沿上下方向固定开设在所述防护壳的内腔中部;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卡槽中。优选的,过滤网的面积大于防护网的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层逃生辅助装置,通过防护组件、高温过滤棉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保冷剂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保证逃生人员畅通的呼吸正常无害的空气,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呼吸空气的温度,能够为消防救援工作争取到有利时间,有助于帮助逃生人员克服对烟雾的恐惧,同时便于携带可供多人多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图中:1、背包,2、拉链,3、背带,4、防护组件,5、壳体,6、进气通道,7、高温过滤棉层,8、架体,9、活性炭过滤层,10、拦截层,11、输气管道,12、保冷剂,13、小型氧气发生器,14、送气管,15、波纹管,16、卡座,17、吸气管,18、调节扣,41、防护壳,42、防护网,43、卡槽,44、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包括:背包1;拉链2、背带3、防护组件4、壳体5、进气通道6、高温过滤棉层7和架体8,拉链2固定安装在背包1顶端的开口处;两个背带3固定安装在背包1后端的左右两侧,方便工作人员携带;防护组件4固定安装在背包1左右两侧底端;壳体5固定贴合在背包1的内腔中,对内部的结构起到保护作用;进气通道6固定开设在壳体5内腔的左右两侧;高温过滤棉层7沿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进气通道6中,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架体8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壳体5的内腔中部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壳体5内还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9、拦截层10、输气管道11、保冷剂12和小型氧气发生器13,活性炭过滤层9固定设置在架体8顶端的左右两侧;拦截层10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架体8顶端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活性炭过滤层9的下方,防止活性炭掉落;两个输气管道11分别设置在架体8顶端内腔的左右两侧;保冷剂12分别固定填充在架体8顶管左右两侧的内腔中,并与输气管道11的外壁紧密贴合,起到降温那效果;小型氧气发生器13固定安装在架体8底端内腔中,可增加空气的氧含量。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输气管道11呈蛇形,增加与保冷剂12的接触面积。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背包1外侧还设置有:送气管14、波纹管15、卡座16、吸气管17和调节扣18,两个送气管14分别固定安装在背包1底端左右两侧的内腔中,并延伸至架体8底端的内腔中;波纹管15连接至送气管14的外侧端;两个卡座16分别固定安装至背包1前侧中部的左右两端;吸气管17固定连接至波纹管15的顶端,并可拆卸的卡接在卡座16的内侧;调节扣18固定设置在背带3上,波纹管15、送气管14、调节扣18和吸气管17的材料均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防护机构包括有:防护壳41、防护网42、卡槽43和过滤网44,两个防护壳41分别固定安装在背包1左右两侧底端位置;防护网42固定设置在防护壳41外侧中部位置,为坚硬材质;卡槽43沿上下方向固定开设在防护壳41的内腔中部;过滤网44可拆卸的卡接在卡槽43中,过滤网44需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过滤网44的面积大于防护网42的面积,保证过滤效果。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本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有人员遇到火灾或者浓烟,可借助本装置延长在火灾中生存的时间,当逃生人员背起背包1时,将其中一个吸气管17放入口中,也可将另一个吸气管17提供给同行的逃生人员共同使用,当逃生者呼吸时,空气首先经由防护组件4中防护网42处进入,然后在过滤网44的过滤作用下去除空气中较大的颗粒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包(1);/n拉链(2),所述拉链(2)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1)顶端的开口处;/n背带(3),两个所述背带(3)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1)后端的左右两侧;/n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1)左右两侧底端;/n壳体(5),所述壳体(5)固定贴合在所述背包(1)的内腔中;/n进气通道(6),所述进气通道(6)固定开设在所述壳体(5)内腔的左右两侧;/n高温过滤棉层(7),所述高温过滤棉层(7)沿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气通道(6)中;/n架体(8),所述架体(8)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5)的内腔中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包(1);
拉链(2),所述拉链(2)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1)顶端的开口处;
背带(3),两个所述背带(3)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1)后端的左右两侧;
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固定安装在所述背包(1)左右两侧底端;
壳体(5),所述壳体(5)固定贴合在所述背包(1)的内腔中;
进气通道(6),所述进气通道(6)固定开设在所述壳体(5)内腔的左右两侧;
高温过滤棉层(7),所述高温过滤棉层(7)沿前后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气通道(6)中;
架体(8),所述架体(8)沿上下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5)的内腔中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逃生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内还设置有:
活性炭过滤层(9),所述活性炭过滤层(9)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8)顶端的左右两侧;
拦截层(10),所述拦截层(10)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架体(8)顶端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9)的下方;
输气管道(11),两个所述输气管道(11)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8)顶端内腔的左右两侧;
保冷剂(12),所述保冷剂(12)分别固定填充在所述架体(8)顶管左右两侧的内腔中,并与所述输气管道(11)的外壁紧密贴合;
小型氧气发生器(13),所述小型氧气发生器(13)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8)底端内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进冯佳王语嫣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因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