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177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包括插入耳道内的插入管和刷毛;所述刷毛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插入管的内部,所述刷毛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插入管的右侧为开口状,其右侧固定连接有撑开气囊,所述撑开气囊充气后的形状为圆柱体且外周壁为圆弧状;所述插入管的内部设置有拉动机构,用以将刷毛和撑开气囊收入插入管内;插入管的左侧设有充气机构,用以对撑开气囊的内部充气;所述插入管内部设有密封机构,用以使撑开气囊和插入管之间形成密封。首先使用刷毛对沾附在耳道壁上的脏物进行刷扫,最后拉动插入管,带动撑开气囊移动,从而将掉落在耳道中的脏物刮出,相较于传统的清洁方式,清洁效果更好,且清洁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咽喉科用耳部清洁装置
,具体为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对患者进行耳部检查之前需要将患者的耳部清洁干净,中国专利CN107595477A中公开了一种耳鼻咽喉科用耳部清洁装置,该专利技术通过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清洁装置对患者的耳部进行清洁,并通过吹气装置能够耳部的脏物吹落,从而达到了能够省时省力、能够提高清洁效率和能够缩短等待时间的效果,但是该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耳内深处的脏物难以清洁出来,清洁效果和效率有待提高,故提出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具备便于携带且清洁效率和效果均较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耳内深处的脏物难以清洁出来,清洁效果和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用以对耳部进行清洁,包括插入耳道内的插入管和刷毛;所述刷毛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插入管的内部,所述刷毛的数量为多个,通过将插入管插入耳内,转动插入管,带动刷毛转动,使刷毛对沾附在耳道壁上的脏物进行刷扫;所述插入管的右侧为开口状,其右侧固定连接有撑开气囊,所述撑开气囊充气后的形状为圆柱体且外周壁为圆弧状,所述撑开气囊的左侧开设有一圆形开口,且圆形开口的直径与插入管的内直径相同,用以使插入管与撑开气囊连通;所述插入管的内部设置有拉动机构,用以将刷毛和撑开气囊收入插入管内;所述插入管的左侧设有充气机构,用以对撑开气囊的内部充气;所述插入管内部设有密封机构,用以使撑开气囊和插入管之间形成密封。进一步,所述刷毛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为多组,同一组内数量为多个的所述刷毛从左至右呈线性等距分布,多组所述刷毛以插入管为圆心呈圆形等角度分布。进一步,所述拉动机构包括转动管、螺纹管、连接板、滑板和长条滑槽,所述转动管的右端为开口状,且该端从插入管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其内部且通过密封轴承与插入管活动连接,所述螺纹管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转动管的内部,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撑开气囊右侧的内壁上,所述螺纹管的右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板的左侧面活动连接,所述长条滑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开设在插入管的内周壁上,所述滑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固定连接在螺纹管的外周壁上,数量为多个的所述滑板分别与数量为多个的长条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刷毛位于插入管内部的一端与螺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的外表面为螺纹,所述转动管的内周壁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与螺纹管外表明的螺纹螺纹连接,所述插入管的外表面开设有数量为多个的矩形活动孔,数量为多个的所述刷毛分别贯穿数量为多个的矩形活动孔,用以对刷毛的移动进行限位,数量为多个的所述长条滑槽以螺纹管为圆心呈圆形等角度分布。进一步,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出气管、出气单向阀、按压气囊、进气管、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孔,所述出气管与转动管的左端连通,所述出气单向阀固定安装在出气管上,所述出气管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按压气囊的内部且与其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按压气囊的内部且与其密封连接,所述进气单向阀固定安装在进气管远离按压气囊的一端上,所述出气孔开设在螺纹管上且靠近螺纹管的右端。进一步,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挤压环、抵环和橡胶密封环,所述抵环固定连接在插入管的内周壁上且位于多个矩形活动孔的右侧,所述挤压环固定连接在螺纹管的外周壁上且位于抵环的左侧,所述橡胶密封环固定连接在挤压环的右侧面上。进一步,所述橡胶密封环的外周壁为斜面。进一步,所述插入管上套装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与插入管的外周壁紧密接触。进一步,所述插入管的外周壁水平标注有刻度线,用以使插入管插入的深度可被量化。进一步,所述转动管的外周壁且靠近左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所述插入管的外周壁且靠近左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首先使用刷毛对沾附在耳道壁上的脏物进行刷扫,最后拉动插入管,带动撑开气囊移动,从而将掉落在耳道中的脏物刮出,相较于传统的清洁方式,清洁效果更好,且清洁效率更高,同时,刷毛和撑开气囊可收入插入管内,整个装置体积较小,不占地方,携带起来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插入管的局部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插入管和螺纹管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刷毛收起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插入管、2第一旋钮、3出气管、4进气管、5进气单向阀、6按压气囊、7出气单向阀、8转动管、9第二旋钮、10挡环、11矩形活动孔、12刷毛、13橡胶环、14螺纹管、15抵环、16撑开气囊、17连接板、18橡胶密封环、19挤压环、20滑板、21长条滑槽、22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用以对耳部进行清洁,主要由插入管1和刷毛12组成,刷毛1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插入管1的内部,刷毛12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为多组,同一组内数量为多个的刷毛12从左至右呈线性等距分布,多组刷毛12以插入管1为圆心呈圆形等角度分布,通过将插入管1插入耳内,转动插入管1,带动刷毛12转动,使刷毛12对沾附在耳道壁上的脏物进行刷扫。为方便经刷毛12刷扫后掉落在耳道内的脏物能都排出,插入管1的右侧为开口状,其右侧固定连接有撑开气囊16,撑开气囊16充气后的形状为圆柱体且外周壁为圆弧状,撑开气囊16的左侧开设有一圆形开口,且圆形开口的直径与插入管1的内直径相同,用以使插入管1与撑开气囊16连通。具体的,通过将撑开气囊16撑开,使撑开气囊16与耳道的内壁贴合,然后拉动插入管1,带动撑开气囊16移动,从而将掉落在耳道中的脏物刮出。为进一步的使整个装置更加的便携,插入管1的内部设置有拉动机构,用以将刷毛12和撑开气囊16收入插入管1内。拉动机构包括转动管8、螺纹管14、连接板17、滑板20和长条滑槽21,转动管8的右端为开口状,且该端从插入管1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其内部且通过密封轴承与插入管1活动连接,螺纹管14的左端贯穿并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用以对耳部进行清洁,包括插入耳道内的插入管(1)和刷毛(12);/n所述刷毛(1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插入管(1)的内部,所述刷毛(12)的数量为多个,通过将插入管(1)插入耳内,转动插入管(1),带动刷毛(12)转动,使刷毛(12)对沾附在耳道壁上的脏物进行刷扫;/n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1)的右侧为开口状,其右侧固定连接有撑开气囊(16),所述撑开气囊(16)充气后的形状为圆柱体且外周壁为圆弧状,所述撑开气囊(16)的左侧开设有一圆形开口,且圆形开口的直径与插入管(1)的内直径相同,用以使插入管(1)与撑开气囊(16)连通;/n所述插入管(1)的内部设置有拉动机构,用以将刷毛(12)和撑开气囊(16)收入插入管(1)内;/n所述插入管(1)的左侧设有充气机构,用以对撑开气囊(16)的内部充气;/n所述插入管(1)内部设有密封机构,用以使撑开气囊(16)和插入管(1)之间形成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用以对耳部进行清洁,包括插入耳道内的插入管(1)和刷毛(12);
所述刷毛(1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插入管(1)的内部,所述刷毛(12)的数量为多个,通过将插入管(1)插入耳内,转动插入管(1),带动刷毛(12)转动,使刷毛(12)对沾附在耳道壁上的脏物进行刷扫;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1)的右侧为开口状,其右侧固定连接有撑开气囊(16),所述撑开气囊(16)充气后的形状为圆柱体且外周壁为圆弧状,所述撑开气囊(16)的左侧开设有一圆形开口,且圆形开口的直径与插入管(1)的内直径相同,用以使插入管(1)与撑开气囊(16)连通;
所述插入管(1)的内部设置有拉动机构,用以将刷毛(12)和撑开气囊(16)收入插入管(1)内;
所述插入管(1)的左侧设有充气机构,用以对撑开气囊(16)的内部充气;
所述插入管(1)内部设有密封机构,用以使撑开气囊(16)和插入管(1)之间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12)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为多组,同一组内数量为多个的所述刷毛(12)从左至右呈线性等距分布,多组所述刷毛(12)以插入管(1)为圆心呈圆形等角度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包括转动管(8)、螺纹管(14)、连接板(17)、滑板(20)和长条滑槽(21),所述转动管(8)的右端为开口状,且该端从插入管(1)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其内部且通过密封轴承与插入管(1)活动连接,所述螺纹管(14)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转动管(8)的内部,所述连接板(17)固定连接在撑开气囊(16)右侧的内壁上,所述螺纹管(14)的右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板(17)的左侧面活动连接,所述长条滑槽(21)的数量为多个且开设在插入管(1)的内周壁上,所述滑板(20)的数量为多个且固定连接在螺纹管(14)的外周壁上,数量为多个的所述滑板(20)分别与数量为多个的长条滑槽(2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鼻咽喉科用的便携式耳部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12)位于插入管(1)内部的一端与螺纹管(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14)的外表面为螺纹,所述转动管(8)的内周壁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炜骠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