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制品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75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4
本申请涉及一种乳制品发酵罐,包括罐体以及伸入到罐体内部的搅拌机构,所述罐体包括外壳以及套装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螺旋状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套装在所述内壳的外部,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自外壳的顶部和底端伸出至外壳的外侧,所述罐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凝水输送管路以及热蒸汽输送管路,所述冷凝水输送管路和热蒸汽输送管路均与连通管的其中一端相连通。本申请具有使得乳制品的升温和冷却效果更加均匀,提高最终成品的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制品发酵罐
本申请涉及乳制品生产制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制品发酵罐。
技术介绍
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的产品。目前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一般都会有发酵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通常是通过发酵罐来实现的,现有的发酵罐内部大多采用直接加热或者冷却,容易导致受热不均匀,局部过热或者过冷会导致发酵品质不佳。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传统的发酵罐对内部的物料的升温与降温处理效果差、不均匀,使得最终影响加工后的乳制品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得乳制品的升温和冷却效果更加均匀,提高最终成品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乳制品发酵罐。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乳制品发酵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乳制品发酵罐,包括罐体以及伸入到罐体内部的搅拌机构,所述罐体包括外壳以及套装在外壳内部的内壳,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螺旋状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套装在所述内壳的外部,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自外壳的顶部和底端伸出至外壳的外侧,所述罐体的外侧设置有冷凝水输送管路以及热蒸汽输送管路,所述冷凝水输送管路和热蒸汽输送管路均与连通管的其中一端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位于内壳外侧的连通管对位于内壳内部的物料进行升温或者降温,从而使得位于内壳内部的物料的受热更加均匀。可选的,位于内壳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位于内壳内部顶端处的清理管以及安装在清理管上的喷头,所述清理管通过进水管与连通管和所述冷凝水输送管路以及热蒸汽输送管路相连通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理管对内壳的内侧侧壁的残余的物料进行清洗,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可选的,所述清理管呈环形,所述喷头数量为多个并沿着清理管的周向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头将位于清理管内部的液体喷到内壳的内侧,从而对内壳进行清洗,清洗的更加完全。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侧表面设置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温层使得内壳的温度进行保温,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可选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测温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测温计使得操作人员能够便于对位于内壳内部的物料的温度进行监控。可选的,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液位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位计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对位于内壳的物料的液位高度进行监控。可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伸入到内壳内部的搅拌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桨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机构使得位于内壳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物料更加均匀。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位于外壳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放置在外壳的外侧使得驱动的电机运行更加安全,增长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使得位于内壳内部的物料能够升温或者降温的更加均匀,提高最终的成品的质量。2.通过保温层使得位于内壳的温度有效的进行维持,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3.通过清理结构使得操作人员能够简便快捷的对内壳进行清洗,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乳制品发酵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乳制品发酵罐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1、外壳;111、主体部;112、收口段;113、进料口;114、密封盖;115、出料管;12、内壳;2、保温层;3、连通管;4、冷凝水管;41、第一控制阀门;5、热蒸汽管;51、第二控制阀门;6、清理装置;61、清理管;62、喷头;63、进水管;631、第三控制阀门;7、测温计;8、液位计;81、观察口;9、搅拌机构;91、搅拌电机;92、搅拌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乳制品发酵罐,参照图1、图2,一种乳制品发酵罐包括罐体1以及搅拌机构9。罐体1包括外壳11以及套装在外壳11内部的内壳12。外壳11包括中空的主体部111以及位于主体部111顶部口径逐渐缩小的收口段112,位于收口段112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13。进料口113与收口段112以及主体部111的内部相连通。主体部111、收口段112以及进料口113之间焊接固定。内壳12位于外壳11的主体部111内,内壳12的顶端开口,内壳12的顶端抵接在收口段112的内侧表面并通过焊接与收口段112固定相连。内壳12和外壳11的主体部111之间留有间距。位于外壳11的进料口113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盖114,密封盖114铰接在外壳11顶壁上,密封盖114的尺寸与进料口113的尺寸相对,使得密封盖114能够将进料口113封闭。位于外壳11的底壁中心位置固定有出料管115,出料管115竖直设置且出料管115自外壳11的外部穿过外壳11到内壳12的内部,使得内壳12的内部的物料自出料管115排出。位于外壳11的顶端偏离进料口113的一侧设置有搅拌电机91,搅拌电机91固定连接在外壳11上,搅拌电机91的电机轴自外壳11的顶壁伸入到内壳12的内部,且电机轴与外壳11之间回转连接。位于内壳12的内部相对于电机轴的位置竖直设置有搅拌桨92,搅拌桨92与电机轴固定连接。位于内壳12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保温层2固定在外壳11的内侧表面上。位于内壳12和外壳11的主体部111之间设置有盘绕呈螺旋状并套在内壳12外部的连通管3。连通管3一端自外壳11的顶部伸出至外壳11的外侧,连通管3的另一端自外壳11的底部伸出至外壳11的外侧。连通管3呈螺旋状布设且与保温层2之间固定连接。连通管3的顶端自外壳11的顶部侧壁伸出至外壳11的外侧,连通管3的底端自外壳11的底端伸出至外壳11的外侧。连通管3自外壳11顶部伸出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并行设置的冷凝水管4和热蒸汽管5。冷凝水管4和热蒸汽管5均与连通管3相连通。位于冷凝水管4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41,第一控制阀门41能够控制冷凝水管4的连通与关闭。位于热蒸汽管5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门51,第二控制阀门51能够控制热蒸汽管5的连通与关闭。冷凝水管4内部流动有温度较低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使得内壳12内部的物料能够快速的降温。位于热蒸汽管5的内部流动有温度较高的热蒸汽,通过热蒸汽使得位于内壳12的物料的温度能够快速升高。通过分别开启位于冷凝水管4与热蒸汽管5上的第一控制阀门41与第二控制阀门51,从而使得冷凝水管4与热蒸汽管5能够分别的对连通管3内部进行通低温的冷凝水或者高温的热蒸汽,从而使得位于内壳12外侧的连通管3对内壳12进行降温或者升温,从而能够对位于内壳12内部的物料进行降温或者升温。参照图2、图3,位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制品发酵罐,包括罐体(1)以及伸入到罐体(1)内部的搅拌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外壳(11)以及套装在外壳(11)内部的内壳(12),所述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螺旋状的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套装在所述内壳(12)的外部,所述连通管(3)的两端分别自外壳(11)的顶部和底端伸出至外壳(11)的外侧,所述罐体(1)的外侧设置有冷凝水输送管路以及热蒸汽输送管路,所述冷凝水输送管路和热蒸汽输送管路均与连通管(3)的其中一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制品发酵罐,包括罐体(1)以及伸入到罐体(1)内部的搅拌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外壳(11)以及套装在外壳(11)内部的内壳(12),所述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内壳(12)和外壳(1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螺旋状的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3)套装在所述内壳(12)的外部,所述连通管(3)的两端分别自外壳(11)的顶部和底端伸出至外壳(11)的外侧,所述罐体(1)的外侧设置有冷凝水输送管路以及热蒸汽输送管路,所述冷凝水输送管路和热蒸汽输送管路均与连通管(3)的其中一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制品发酵罐,其特征在于:位于内壳(12)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清理装置(6),所述清理装置(6)包括位于内壳(12)内部顶端处的清理管(61)以及安装在清理管(61)上的喷头(62),所述清理管(61)通过进水管(63)与连通管(3)和所述冷凝水输送管路以及热蒸汽输送管路相连通的一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健生饮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