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62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包括轴管、滚筒、锥筒、喂入叶片和脱粒块,轴管穿设于滚筒和锥筒内,滚筒的一端与锥筒的大端连接,锥筒上设置有喂入叶片,滚筒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脱粒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单纵轴流式闭式谷子专用脱离滚筒,结构简单实用,谷子脱粒滚筒作业时能够提高脱粒分离能力,同时能够解决收获作业时遇到的脱粒不充分、谷码多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
本技术涉及脱粒滚筒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产优质杂交谷子的推广和市场对杂粮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谷子生产开始得以重视和扩大,农民的生产收益和种植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然而,目前影响谷子生产最大的“瓶颈”当属收获。谷子属于小作物,秸秆带绿成熟,谷穗低垂、籽粒小、粒轻,收获时谷码和茎秆分离困难,籽粒不易脱净,夹带与清选损失率高,损伤严重等问题突出。目前,已用于市场的谷子脱粒的滚筒有三种,第一种是单纵轴流指状齿脱粒滚筒,第二种是双横轴流纹杆齿脱粒滚筒,第三种是单横切流纹杆齿脱粒滚筒。然而,第一种脱粒滚筒打击力强,脱粒时间长,即可以收获水稻、小麦、油菜,也可以根据所收作物类型适当改变滚筒或凹板参数等手段来收获大豆、薏米、谷子等籽粒类作物,适应性非常强,属“万能”脱粒系统。但不足的是指状齿的打击力大而揉搓力小,其强大的击打力不仅使破碎率难以控制,也易产生大量碎秸秆而给下一道清选带来的负荷增大。第二种脱粒滚筒揉搓力强,打击力小。两个全长纹杆滚筒强大的揉搓率和螺旋式长时间脱粒会破坏谷子的外壳而使破碎率指标超标,同样也不适应收获水稻。第三种脱粒滚筒,虽也采用揉搓力很强的全纹杆脱粒,但单横切流方式对作物脱粒时间很短,脱后茎秆较完整,断穗率低,有利于后续处理。可不足的是,由于冲击力相对较弱,脱净率一般,不适合收获水稻等难脱作物,当喂入不均匀、谷物湿度较大时,脱粒质量明显下降。故目前只在工作幅宽小于4米的以收获小麦、大豆为主的轮式机型中尚有运用,而对损失率要求较高或收获难脱作物的机型已逐渐被双或三横切流滚筒、单纵轴流纹杆滚筒所替代。在欧美6米及以上工作幅宽的大型机已普遍采用双纵轴流纹杆滚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脱粒作业提高了脱粒分离能力和质量,解决了脱粒不充分、谷码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包括轴管、滚筒、锥筒、喂入叶片和脱粒块,所述轴管穿设于所述滚筒和所述锥筒内,所述滚筒的一端与所述锥筒的大端连接,所述锥筒上设置有所述喂入叶片,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所述脱粒块。优选的,所述脱粒块包括纹杆、板齿和钉齿,所述纹杆靠近于所述锥筒设置,所述钉齿位于所述滚筒的末端。优选的,所述纹杆和所述板齿均呈半包围结构,且开口朝向与所述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匹配,所述纹杆倾斜设置且与所述滚筒半径的夹角为10°。优选的,所述纹杆、板齿和钉齿均沿螺旋线均布焊接于所述滚筒上,且均布面积比例为5:3:2。优选的,所述轴管上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有若干个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等间距分布于所述轴管上。优选的,所述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板卡接于所述滚筒与所述锥筒的端面上,所述卡板与所述滚筒与所述锥筒的端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锥筒的小端外卡接有一挡草圈。优选的,所述喂入叶片为两片,且对称螺旋焊接于所述锥筒的外表面上。优选的,所述喂入叶片的两面相对应焊接有若干个组加强筋。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单纵轴流式闭式谷子专用脱离滚筒,结构简单实用,谷子脱粒滚筒作业时能够提高脱粒分离能力,同时能够解决收获作业时遇到的脱粒不充分、谷码多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中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图2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中滚筒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轴管,2-支撑盘,3-锥筒,4-喂入叶片,5-挡草圈,6-加强筋,7-滚筒,8-纹杆,9-板齿,10-钉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脱粒作业提高了脱粒分离能力和质量,解决了脱粒不充分、谷码多的问题。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包括轴管1、滚筒7、锥筒3、喂入叶片4和脱粒块,轴管1穿设于滚筒7和锥筒3内,滚筒7的一端与锥筒3的大端连接,锥筒3上设置有喂入叶片4,滚筒7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脱粒块。具体的,脱粒块包括纹杆8、板齿9和钉齿10,纹杆8靠近于锥筒3设置为前端,钉齿10位于滚筒7的末端,经过三层机构的脱粒,使脱粒分离更充分,且能够减少谷码、提高脱粒质量。纹杆8和板齿9均呈半包围结构,且开口朝向与滚筒7的转动方向相匹配,纹杆8倾斜设置且与滚筒7半径的夹角为10°,提高揉搓断穗效果。农作物通过纹杆8和板齿9与滚筒7外匹配的凹板摩擦来实现揉搓和断穗,纹杆8和板齿9是通过揉搓断穗实现谷物的充分脱粒,可有效减少谷码;钉齿10主要是对纹杆与板齿脱粒后的谷物再次以击打方式进行脱粒,同时将谷物分离至清选机构内。板齿9是梯形的六面体缺少一个梯形面的结构,纹杆8的顶面为带有弧度的半包弧面带波纹的结构,开口顶部为最高点。在纹杆8的底部与凹板的间隙最大,从而夹在纹杆8与凹板间的谷物揉搓力最小,随着滚筒7转动纹杆8顶端与凹板间隙减小,揉搓力达到最大,弧面迎着滚筒7的转动方向,会在谷物揉搓过程中产生逐渐变大的谷物揉搓力,就不会因揉搓力一直很大而导致谷物破碎。纹杆8、板齿9和钉齿10均沿螺旋线均布焊接于滚筒7上,且均布面积比例为5:3:2,纹杆8占一半的面积,可加强谷物在滚筒7上脱粒揉搓的时间,板齿9的揉搓力度较大,所以适当减小了其在滚筒7上揉搓谷物的行程,钉齿10主要是击打谷物脱粒分离,在滚筒7末端并只需一点行程就可以实现脱粒效果。轴管1上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有若干个支撑盘2,支撑盘2等间距分布于轴管1上,对滚筒7起辅助支撑作用。轴管1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板卡接于滚筒7与锥筒3的端面上,卡板与滚筒7与锥筒3的端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锥筒3的小端外卡接有一挡草圈5,防止在谷物喂入过程中有杂草缠绕滚筒7中,影响谷物的脱粒效果。喂入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管、滚筒、锥筒、喂入叶片和脱粒块,所述轴管穿设于所述滚筒和所述锥筒内,所述滚筒的一端与所述锥筒的大端连接,所述锥筒上设置有所述喂入叶片,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所述脱粒块,所述脱粒块包括纹杆、板齿和钉齿,所述纹杆靠近于所述锥筒设置,所述钉齿位于所述滚筒的末端;所述纹杆和所述板齿均呈半包围结构,且开口朝向与所述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匹配,所述纹杆倾斜设置且与所述滚筒半径的夹角为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管、滚筒、锥筒、喂入叶片和脱粒块,所述轴管穿设于所述滚筒和所述锥筒内,所述滚筒的一端与所述锥筒的大端连接,所述锥筒上设置有所述喂入叶片,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所述脱粒块,所述脱粒块包括纹杆、板齿和钉齿,所述纹杆靠近于所述锥筒设置,所述钉齿位于所述滚筒的末端;所述纹杆和所述板齿均呈半包围结构,且开口朝向与所述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匹配,所述纹杆倾斜设置且与所述滚筒半径的夹角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纹杆、板齿和钉齿均沿螺旋线均布焊接于所述滚筒上,且均布面积比例为5: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子收获机闭式脱粒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旭彪刘军民吴凯旋赵芳旨闫一东籍俊杰张奋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农集团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