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162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种植土壤;S2、向种植土壤中均匀增补腐熟或腐熟后再灭菌处理后的有机肥;S3、向每亩种植土壤中添加活菌浓度为150亿CFU每克的微生物菌剂0.56~1.05kg;微生物菌剂至少包括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多粘芽胞杆菌中的至少一种;S4、种植土壤发酵处理;S5、种植土壤通气处理;S6、在处理后的种植土壤中种植玄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向种植土壤补充有机质和微生物菌剂,人为扩大种植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改善种植土壤菌群结构,抑制玄参根腐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玄参规模化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玄参性寒味苦,具有凉血滋阴、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阴、津伤便秘、目赤、咽痛等症状,是我国四十种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土壤作为中药材生产的基础物质,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玄参种植过程中,根腐病是其常见的病症,病症根源为土壤中致病病原菌含量超标,严重时会造成玄参减产甚至绝产。使用化学药剂尽管能快速控制根腐病的发展,但用药不及时或连续用药使病菌产生耐药性,都将造成防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向种植土壤补充有机质和微生物菌剂,人为扩大种植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改善种植土壤菌群结构,抑制玄参根腐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种植土壤;S2、向种植土壤中均匀增补腐熟或腐熟后再灭菌处理后的有机肥;S3、向每亩种植土壤中添加活菌浓度为150亿CFU每克的微生物菌剂0.56~1.05kg;所述微生物菌剂至少包括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多粘芽胞杆菌中的至少一种;S4、种植土壤发酵处理;S5、种植土壤通气处理;S6、在处理后的种植土壤中种植玄参。进一步地,步骤S1中选择的种植土壤为含有有机质的沙壤土。进一步地,步骤S2中向种植土壤增补有机肥为:当种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10g/kg,向每亩种植土壤中补充有机肥1000~1500kg;当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g/kg,向每亩种植土壤补充有机肥300~400kg。进一步地,步骤S3中向种植土壤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步骤:S31、将微生物菌剂融入有机水溶肥中,有机水溶肥中有机质的含量不低于150g/L,氮元素含量不低于120g/L;S32、将有机水与种植土壤混合。进一步地,步骤S32中将有机水溶肥与种植土壤混合为:将有机水溶肥稀释后漫灌到种植土壤中。进一步地,每亩种植土壤漫灌使用的稀释后的有机水溶肥不低于3150L。进一步地,步骤S4中种植土壤发酵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41、种植土壤敞开蒸发水分;S42、种植土壤含水量不超过60%时,向种植土壤表面喷洒水;S43、使用地膜将种植土壤表面遮盖,种植土壤侧面外敞保湿通气,保持种植土壤内部温度不低于25摄氏度;S44、种植土壤内活菌数超过500~600万CFU每克后揭开地膜。进一步地,步骤S5中种植土壤通气处理中包括翻晒种植土壤,种植土壤的翻晒时间不低于7天。进一步地,同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多粘芽胞杆菌三种菌种时,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多粘芽胞杆菌的活菌数比为80~150:4~7.5:4.8~9。进一步地,步骤S3中选用的菌中的活菌浓度不低于5亿CFU每克。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人为向种植土壤中补充有机质,既可以给玄参生长提供营养,又可以为后续添加的微生物繁殖提供营养源;添加的微生物菌剂不仅能增加种植土壤有益微生物菌剂的数量和活性,还能有效改善土壤菌群结构,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从而达到预防病害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含有有机质的沙壤土作为玄参的种植土壤;S2、根据种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适当补充有机肥,具体为当种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10g/kg,向每亩种植土壤中补充有机肥1000~1500kg;当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g/kg,向每亩种植土壤补充有机肥300~400kg;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否者机肥会携带有害菌和虫卵进入种植土壤,也可以将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再经过灭菌处理后再添加到种植土壤中;S3、将种植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25~30厘米,翻耕过程保证有机肥与种植土壤均匀混合,翻耕完成后将种植土壤表面整平、耙细;S4、选择活菌数100亿CFU/克的枯草芽孢杆菌1kg、10亿CFU/克的酵母菌500g和10亿CFU/克的多粘芽胞杆菌600g,将三种菌剂加入30L的有机水溶肥中,有机水溶肥中机质的含量不低于150g/L,氮元素含量不低于120g/L;再将有机水溶肥稀释150倍后漫灌到种植土壤中;有机水溶肥具体稀释倍率可以根据种植土壤吸水能力做适当扩大调整,以保证种植土壤被完全漫灌;S5、漫灌完成后,种植土壤自然敞晒,当种植土壤上表面可以站人行走,即种植土壤的含水量不超过60%后,向种植土壤表面喷洒水,保证种植土壤表面湿润;再在种植土壤表面覆盖地膜,地膜侧边间隔2~3米使用泥块或者石头压住,保证地膜不会被吹起;覆盖地膜后要保证土壤内部温度不低于25摄氏度,如果低于此温度可以在地膜表面覆盖稻草等保温措施;种植土壤中活菌数超过500~600万CFU每克后揭开地膜。S6、揭开地膜后,种植土壤敞开通气晾晒7~8天,使得种植土壤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充分的排出;可以人工对种植土壤翻晒,加快二氧化碳的排出,太阳紫外线也可以杀灭部分病菌。S7、在通气完成后的种植土壤中开沟做畦,具体的根据玄参种植习惯,单垄开沟做成畦宽55cm,畦内起垄宽25cm,沟宽30cm;平厢种植:1.3m开厢,厢宽1m,沟宽30cm;开沟做畦完成后种植玄参幼苗。实施例2: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含有有机质的沙壤土作为玄参的种植土壤;S2、根据种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适当补充有机肥,具体为当种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10g/kg,向每亩种植土壤中补充有机肥1000~1500kg;当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g/kg,向每亩种植土壤补充有机肥300~400kg;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否者机肥会携带有害菌和虫卵进入种植土壤,也可以将完全腐熟的有机肥再经过灭菌处理后再添加到种植土壤中;S3、将种植土壤翻耕,翻耕深度为25~30厘米,翻耕过程保证有机肥与种植土壤均匀混合,翻耕完成后将种植土壤表面整平、耙细;S4、选择枯草芽孢杆菌、或酵母菌、或多粘芽胞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或酵母菌和多粘芽胞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芽胞杆菌作为菌种,每亩使用菌种中的活菌总数达到88800~166500亿,使用的每种菌种的活菌浓度不低于5亿CFU每克;菌种的活菌浓度一般较高,低于5亿CFU每克将不方便实际配比微生物菌剂;将微生物菌剂加入30L的有机水溶肥中,有机水溶肥中机质的含量不低于150g/L,氮元素含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选择种植土壤;/nS2、向种植土壤中均匀增补腐熟或腐熟后再灭菌处理后的有机肥;/nS3、向每亩种植土壤中添加活菌浓度为150亿CFU每克的微生物菌剂0.56~1.05kg;所述微生物菌剂至少包括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多粘芽胞杆菌中的至少一种;/nS4、种植土壤发酵处理;/nS5、种植土壤通气处理;/nS6、在处理后的种植土壤中种植玄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种植土壤;
S2、向种植土壤中均匀增补腐熟或腐熟后再灭菌处理后的有机肥;
S3、向每亩种植土壤中添加活菌浓度为150亿CFU每克的微生物菌剂0.56~1.05kg;所述微生物菌剂至少包括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多粘芽胞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S4、种植土壤发酵处理;
S5、种植土壤通气处理;
S6、在处理后的种植土壤中种植玄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择的种植土壤为含有有机质的沙壤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向种植土壤增补有机肥为:当种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10g/kg,向每亩种植土壤中补充有机肥1000~1500kg;当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g/kg,向每亩种植土壤补充有机肥300~40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参种植土壤病害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向种植土壤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微生物菌剂融入有机水溶肥中,有机水溶肥中有机质的含量不低于150g/L,氮元素含量不低于120g/L;
S32、将有机水溶肥与种植土壤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超王继朋孙年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蜀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