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398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2
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包括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申请针对三七种植的环境及自身因素,公开了一系列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根据种植环境以及产品品质要求的不同,包括菌剂A、菌剂B、菌剂C、菌剂D四种,满足了三七种植对于老地复种背景、有机三七种植背景以及绿色三七种植背景下不同的菌剂环境要求。在老地复种植管理背景下,能有效的抑制三七根腐发生,提高三七存活率;在有机三七种植背景下,显著提高了三七产量;在绿色三七种植背景下,大幅度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小了三七根部农药残留的风险,提高了三七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七种植
,具体涉及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出血症,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云南文山州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习称“文三七”、“田七”,为著名的道地药材。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恰当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为了提高三七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保证土壤质量,需要对三七田施加菌剂,单一菌剂无法满足三七生长需要,现有的菌剂组合也并不适用于三七的种植,因此需要制备微生物菌剂,以满足三七的生长需求。目前三七种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首先,三七存在严重的连坐障碍,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栽培会造成三七局部不发苗、发苗不旺或死苗。目前虽然可以通过土壤熏蒸技术处理土壤降低三七连坐障碍的危害实现老地复种,但老地复种管理中因三七根腐病死苗的概率还是非常大,因此如何预防老地复种管理中三七根腐病发生成了老地复种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其次,按有机种植管理规程进行生产,其有机生产对投入品要求严格,导致有机三七产量较低,因此在不违反有机种植管理规程如何解决有机三七的产量问题是有机三七种植管理的一大痛点。第三,按无公害种植管理标准栽培,绿色三七种植栽培过程中倡导减少肥料和化学农药的投入,降低三七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减少肥料农药的投入会引起产量的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及其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包括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菌剂组合包括菌剂A、菌剂B、菌剂C、菌剂D;菌剂A:由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水组成;菌剂B:由哈茨木霉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水组成;菌剂C:由木材腐朽菌液、糖、水组成;菌剂D:由木材腐朽菌液、水组成。进一步的,所述菌剂A的配置方法为:每亩分别以600~1300g/亩的用量,按1:1的比例,称取哈茨木霉菌和哈茨木霉菌,用清水5~10L稀释,得到稀释液a;量取1~2L几丁聚糖,用清水5~10L稀释,得到稀释液b;合并稀释液a和稀释液b,加入清水二次稀释至400~500L,混匀备用;所述菌剂B的配置方法为:每亩分别以600~1300g/亩的用量,按1:1的比例,称取枯草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用清水5~10L稀释,得到稀释液c;量取1~2L几丁聚糖,用清水5~10L稀释,得到稀释液d;合并稀释液c和稀释液d,加入清水二次稀释至400~500L,混匀备用;所述菌剂C的配置方法为:每亩按3~4L/亩的用量,量取木材腐朽菌液,用清水稀释,得到稀释液e;取糖8~12kg,用10~20L清水溶解,得到稀释液f;合并稀释液e和稀释液f,加入清水二次稀释至400~500L,混匀备用;所述菌剂D的配置方法为:每亩按1~2L/亩的用量,量取木材腐朽菌液,用清水稀释,并二次稀释至400~500L,混匀备用。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方法:老地复种管理背景下,三七种苗移栽完成后开始,选用菌剂A,配置菌液,连接进药口和浇水口,调整进药口大小,打开水泵,淋施三七;配置好的菌剂A间隔30~60天施用一次,全年施用4~6次,连续使用2年;有机三七种植管理背景下,三七种苗移栽完成后开始,选用菌剂B,配置菌液,连接进药口和浇水口,调整进药口大小,打开水泵,淋施三七;配置好的菌剂B间隔30~60天施用一次,全年施用4~6次,连续使用2年;绿色三七种植管理背景下,三七种苗移栽完成后,在土面均匀散布一层木制颗粒,并在木质颗粒上层覆盖松针;覆盖松针后开始施用菌液,首次选用菌剂C,用施药机,喷施三七;间隔7~10d后施用第二次菌剂,第二次选用菌剂D,配置菌液,用施药机,喷施三七;从第二次施药后,每间隔10~20d施用一次配置好的菌剂D,每年使用20~24次,连续使用2年;种植过程中不投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投入减半。进一步的,菌剂使用时,棚内温度为18℃~25℃。进一步的,菌剂使用时,土壤湿度控制在50%~70%,不超过85%。进一步的,有机三七种植管理背景下,配置好的菌剂B每亩施用400~500L,灌水量4~6m3。进一步的,绿色三七种植管理背景下,木质颗粒用量1300~2600kg/亩;松针用量1200~1800kg/亩。进一步的,配置好的菌剂C每亩施用400~500L;配置好的菌剂D每亩施用300~400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针对三七种植的环境及自身因素,公开了一系列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根据种植环境以及产品品质要求的不同,包括菌剂A、菌剂B、菌剂C、菌剂D四种,满足了三七种植对于老地复种背景、有机三七种植背景以及绿色三七种植背景下不同的菌剂环境要求。在老地复种植管理背景下,能有效的抑制三七根腐发生,提高三七存活率;在有机三七种植背景下,显著提高了三七产量;在绿色三七种植背景下,大幅度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小了三七根部农药残留的风险,提高了三七品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包括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菌剂组合包括菌剂A、菌剂B、菌剂C、菌剂D;菌剂A:由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水组成;几丁聚糖可以增强植物自身抗性(免疫),芽孢杆菌和木霉菌是两种菌是有益生物菌可以与致病茵竞争,占据了土壤中致病菌的位置,使得病菌不能生长,达到植物建康,并活化土壤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改良土壤,提高产量。菌剂B:由哈茨木霉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水组成;木霉菌主要针对真菌,荧光棒针对细菌,其两种菌落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占据了土壤中根腐病致病菌的位置这样就可预防土壤中的真菌和细菌性感染。菌剂C:由木材腐朽菌液、糖、水组成;菌剂D:由木材腐朽菌液、水组成。木材腐朽菌,繁殖能力非常强大,只需在土层表面以及叶片周围施撒,便可以优先于好氧性病原菌和藻类实现以木材腐朽菌为主导的环境。并能分解落叶、枯木残骸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也能够分解难分解化合物二恶英,活化土壤营养元素,为三七提供氮源和碳源,增强三七植株抗性,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材腐朽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组合包括
菌剂A、菌剂B、菌剂C、菌剂D;
菌剂A:由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水组成;
菌剂B:由哈茨木霉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水组成;
菌剂C:由木材腐朽菌液、糖、水组成;
菌剂D:由木材腐朽菌液、水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其特征在于,配置方法为:
所述菌剂A的配置方法为:每亩分别以600~1300g/亩的用量,按1:1的比例,称取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用清水5~10L稀释,得到稀释液a;量取1~2L几丁聚糖,用清水5~10L稀释,得到稀释液b;合并稀释液a和稀释液b,加入清水二次稀释至400~500L,混匀备用;
所述菌剂B的配置方法为:每亩分别以600~1300g/亩的用量,按1:1的比例,称取哈茨木霉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用清水5~10L稀释,得到稀释液c;量取1~2L几丁聚糖,用清水5~10L稀释,得到稀释液d;合并稀释液c和稀释液d,加入清水二次稀释至400~500L,混匀备用;
所述菌剂C的配置方法为:每亩按3~4L/亩的用量,量取木材腐朽菌液,用清水稀释,得到稀释液e;取糖8~12kg,用10~20L清水溶解,得到稀释液f;
合并稀释液e和稀释液f,加入清水二次稀释至400~500L,混匀备用;
所述菌剂D的配置方法为:每亩按1~2L/亩的用量,量取木材腐朽菌液,用清水稀释,并二次稀释至400~500L,混匀备用。


4.三七种植用菌剂组合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
老地复种管理背景下,三七种苗移栽完成后开始,选用菌剂A,配置菌液,连接进药口和浇水口,调整进药口大小,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富刚王艳林杨绍周肖兴磊陈继朝余育启
申请(专利权)人: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