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398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栽培箱;步骤二、摆放栽培箱;步骤三、播种;步骤四、田间管理;步骤五、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集中的箱式栽培结合有效的土壤肥料,能够准确地控制花魔芋的生长发育周期,并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提高花魔芋的产量和质量,避免现有的栽培技术所存在的配套管理严格、难以控制病虫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的栽培方法
,特别涉及花魔芋的箱式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花魔芋(学名:AmorphophalluskonjacK.Koch)是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块茎扁球形,直径7.5-25厘米,顶部中央多少下凹,暗红褐色。叶柄长45-150厘米,基部粗3-5厘米。花序柄长50-70厘米,粗1.5-2厘米,色泽同叶柄。浆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时黄绿色。据测定,花魔芋中含有大量的葡甘露糖和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加工成美味可口的食品,并具有燥湿化痰、健胃开脾、消肿攻毒、降低胆固醇等医疗作用。在工业上,魔芋制品可代替果胶、瓜胶,用于卷烟纸、磁带、胶片、纺织印染浆料及建筑涂料、农药、化妆品的添加剂等。花魔芋的种植时间因各地平均气温不同略有先后,由于花魔芋的繁殖系数较高,故其育苗方法也较多。常用小球茎整芋育苗法:选纵横径基本相似的球茎,芽窝小而浅,球茎充实,顶芽粗壮,块茎上部有1圈折断或脱落须根的痕迹,下部和底面光滑,无须根,无皱裂,无疤痕,无伤烂,重量在500克以下的球茎为种芋,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2天,然后用40%福尔马林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30分钟,晾干后播种。采用穴播方式,每穴1个种芋,按23~33厘米的株行距,播后用细土覆盖种芋。花魔芋是耐肥性较强的作物,下种前必须施足底肥,且在追肥期要结合浅耕拔草,后期不宜进行中耕;同时,花魔芋怕旱忌涝,若土壤干燥,应及时淋水或灌溉,积水过多应疏沟排水。因此,目前上述方法的栽培科技水平低,往往需要严格的管理措施来配合,如果栽培管理不当,则易发生病虫害,导致产量不稳定,产品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集中的箱式栽培,能够准确地控制花魔芋的生长发育周期,并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提高花魔芋的产量和质量,避免现有的栽培技术所存在的配套管理严格、难以控制病虫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该方法能够独立地对花魔芋进行栽培,避免了干扰植物的影响,提高花魔芋的产品品质和产量;而且能够批量化的栽培,且不影响现有土地的土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栽培箱;所述栽培箱为栽培花魔芋的专用箱子,箱子内装有有机土,对花魔芋进行定点栽培;所述栽培箱具有复数个,即若干个,所述栽培箱可以成水平排列,也可以成阶梯型分布,以有效地利用空间进行对花魔芋的栽培。所述栽培箱的水平横截面为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梯形、菱形、正多边形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的组合。进一步,当栽培箱的水平横截面为方形时,所述栽培箱的长度为40-60cm,宽度为40-60cm,高度为为40-50cm。所述有机土,是由营养土和土壤混合构成,所述营养土是物料经厌氧发酵后,再根据花魔芋生长需求和病害防控需要而调配的栽培营养土。更进一步,所述营养土与土壤的重量比=1:2,调配后装箱。步骤二、摆放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的摆放方式为:九个栽培箱并行排列,形成一个排列矩阵,然后抽取中间的栽培箱,形成中间便道,以便于浇水管理。步骤三、播种;采用穴式点播。通常情况下根据种子的种球大小,确定种植规格,一般按23~33厘米的株行距,在确定的种植点位上,用挖10cm-15cm左右小坑,施用魔芋专用有机肥,正确放入种球(种、肥隔离),覆土。所述种子可以采用一代球或二代球。其中,一代球模式:生产用种为一代种球,当年或第二年采收。二代球模式:生产用种为二代种球,当年采收。进一步,一代球模式时,每个栽培箱中栽培9个-25个,每个种子的重量为5g/个-15g/个;二代球模式时,:每个栽培箱中栽培5个,每个种子的重量为100g/个-200g/个。步骤四、田间管理:按花魔芋栽培技术要求做好各生长期软腐病、白绢病等病虫草害防治。步骤五、采收。按种植种芋规格当年或次年采收。采收可使用翻箱,次年营养土在装箱种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集中的箱式栽培结合有效的土壤肥料,能够准确地控制花魔芋的生长发育周期,并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提高花魔芋的产量和质量,避免现有的栽培技术所存在的配套管理严格、难以控制病虫害的问题。同时,利用栽培箱能够独立地对花魔芋进行栽培,避免了干扰植物的影响,提高花魔芋的产品品质和产量;而且能够批量化的栽培,且不影响现有土地的土壤。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实现的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置栽培箱;所述栽培箱为栽培花魔芋的专用箱子,箱子内装有有机土,对花魔芋进行定点栽培;所述栽培箱具有复数个,即若干个,所述栽培箱可以成水平排列,也可以成阶梯型分布,以有效地利用空间进行对花魔芋的栽培。所述栽培箱的水平横截面为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梯形、菱形、正多边形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的组合。进一步,当栽培箱的水平横截面为方形时,所述栽培箱的长度为40-60cm,宽度为40-60cm,高度为为40-50cm。所述有机土,是由营养土和土壤混合构成,所述营养土是物料经厌氧发酵后,再根据花魔芋生长需求和病害防控需要而调配的栽培营养土。更进一步,所述营养土与土壤的重量比=1:2,调配后装箱。步骤二、摆放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的摆放方式为:九个栽培箱并行排列,形成一个排列矩阵,然后抽取中间的栽培箱,形成中间便道,以便于浇水管理。步骤三、播种;穴式点播。根据种球大小,确定种植规格,一般按23~33厘米的株行距,在确定的种植点位上,用小锄头挖10cm-15cm左右小坑,施用魔芋专用有机肥,正确放入种球(种、肥隔离),覆土。所述种子可以采用一代球或二代球。其中,一代球模式:生产用种为一代种球,当年或第二年采收。二代球模式:生产用种为二代种球,当年采收。进一步,一代球模式时,每个栽培箱中栽培9个-25个,每个种子的重量为5g/个-15g/个;二代球模式时,:每个栽培箱中栽培5个,每个种子的重量为100g/个-200g/个。步骤四、田间管理:按花魔芋栽培技术要求做好各生长期软腐病、白绢病等病虫草害防治。步骤五、采收。按种植种芋规格当年或次年采收。采收可使用翻箱,次年营养土在装箱种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箱式栽培,不择场地,属半设施栽培,密度、光照、水肥等条件可控性强,能更好地解决花魔芋软腐病的防控难题。2、箱式栽培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栽培箱、营养土可重复使用或作它用,尤其是林下种植,不能用的营养土可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设置栽培箱;/n所述栽培箱为栽培花魔芋的专用箱子,箱子内装有有机土,对花魔芋进行定点栽培;/n步骤二、摆放栽培箱;/n步骤三、播种;采用穴式点播;/n步骤四、田间管理:/n按花魔芋栽培技术要求做好各生长期软腐病、白绢病等病虫草害防治;/n步骤五、采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置栽培箱;
所述栽培箱为栽培花魔芋的专用箱子,箱子内装有有机土,对花魔芋进行定点栽培;
步骤二、摆放栽培箱;
步骤三、播种;采用穴式点播;
步骤四、田间管理:
按花魔芋栽培技术要求做好各生长期软腐病、白绢病等病虫草害防治;
步骤五、采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栽培箱具有复数个,所述栽培箱成水平排列,或呈阶梯型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栽培箱的水平横截面为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梯形、菱形、正多边形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栽培箱的水平横截面为方形时,所述栽培箱的长度为40-60cm,宽度为40-60cm,高度为为40-5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魔芋箱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土,是由营养土和土壤混合构成,所述营养土是物料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陆陈韵竹龚贵阳蔡光泽王志民罗樊徐贵芝袁昌益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市绿丰非化学农业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