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驻极体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53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轴驻极体扬声器,包含有:第一扬声器模块、第一固定架、第二扬声器模块及第二固定架。第一扬声器模块,由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低频范围声音;第一固定架,用以固定第一扬声器模块;第二扬声器模块,由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中高频范围声音;及第二固定架,设置于第一扬声器模块与第二扬声器模块之间,用以固定第二扬声器模块,并使第二扬声器模块与第一扬声器模块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形成一同步振动腔体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驻极体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模块,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耳机上的同轴驻极体扬声器。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耳机产品为了要达到Hi-Res高解析音质的要求,除了改善振膜材质外,一般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扬声器单体,负责不同频段的输出声音,现有有采用排列方式实现,然而并列方式基本上会有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整组扬声器所占用的平面面积太大,影响耳机外观尺寸的设计。第二个缺点:各个扬声器分别摆放在不同位置,容易造成各个扬声器输出声压的相互干扰,影响整体声学性能与失真。由于驻极体扬声器(Electretloudspeaker)本身具备相当优美、清晰与高解析之中高音音质,这是一般动圈扬声器所无法匹敌的,所以驻极体扬声器非常适合应用在一般聆听耳机上。除此之外,驻极体扬声器还具备非常优异的声音定位感,甚至未来可结合驻极体阵列(array)方式,提供更优异的声音定位,因此,驻极体扬声器也很适合应用在电竞耳机上。然而,一般驻极体扬声器在结构上的限制,驻极体薄膜(membrane)不易产生大行程的低频振动位移,因此驻极体扬声器在某些场合应用上,还需仰赖一般动圈扬声器(movingcoilloudspeaker)来补足低频响应的部分。因此,如何改良并能提供一种同轴驻极体扬声器来避免上述所遭遇到的问题,为目前业界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艺的问题,本技术的其中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同轴驻极体扬声器,以解决现有技艺的各种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目的,提出一种同轴驻极体扬声器,包含有第一扬声器模块、第一固定架、第二扬声器模块及第二固定架。第一扬声器模块,由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低频范围声音;第一固定架,用以固定第一扬声器模块;第二扬声器模块,由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中高频范围声音;及第二固定架,设置于第一扬声器模块与第二扬声器模块之间,用以固定第二扬声器模块,并使第二扬声器模块与第一扬声器模块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形成一同步振动腔体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含有一分频驱动模块,安装于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上,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扬声器模块与第二扬声器模块,并用以产生音频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频驱动模块系通过至少一螺丝锁固于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扬声器模块是一动圈扬声器,第二扬声器模块是一驻极体扬声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扬声器模块的外观形状为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其他多边形、不规则或任意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架具有一对应于第二扬声器模块外观形状的凹陷部,以容纳与固定第二扬声器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含有一防尘网,与第二固定架结合,使第二扬声器模块固定,于防尘网的表面具有复数个穿孔,以作为第二扬声器模块的声音辐射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架的上下方分别具有一出音孔,以作为第一扬声器模块的声音辐射出口。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同轴驻极体扬声器,可归纳具有下列优点:(1)驻极体中高频具有声音清晰、音场定位分明,可轻易达成高解析音质(Hi-Res)需求。(2)同轴设计,可减少驻极体与动圈扬声器所占面积,以及两者间相位上的干扰。低频与中高频分频,可提升声音品质,且失真低(Lowdistortion)。(3)可增加产品变化弹性,依客户需求更换不同特性单体。(4)模块化设计,可减少腔体设计,缩短开发时程。为让本技术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图1C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图2C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扬声器模块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扬声器模块;20、21-第二扬声器模块;201-铁网;202-阻隔层;203-驻极体薄膜;30-第一固定架;31-承载部;31a-孔洞;40-第二固定架;40a-出音孔;41-凹陷部;50-分频驱动模块;51、53-圆头螺丝;52-平头螺丝;60、61-防尘网;60a-穿孔;70-轴线;100、101-同轴驻极体扬声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清楚与方便图式说明的故,图式中的各部件在尺寸与比例上可能会被扩大或缩小地呈现。在以下描述及/或申请专利范围中,当提及元件「连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连接或耦合至该另一元件或可存在介入元件;而当提及元件「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介入元件,用于描述元件或层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字词应以相同方式解释。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系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与图1C,图1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分解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同轴驻极体扬声器100包含由第一扬声器模块10、第一固定架30、第二扬声器模块20及第二固定架40所组成。第一扬声器模块10,由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低频范围声音。第一扬声器模块10的外观形状呈圆形状。较佳地,第一扬声器模块10由动圈扬声器(Voice-coilspeaker)所组成。第一固定架30,用以固定第一扬声器模块10。第一固定架30大致上由圆形本体与矩形承载部31所组成。于圆形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孔洞,以提供对应固定件(例如,平头螺丝52)穿过,使第一固定架30与第二固定架40能相互结合与锁固。承载部31的两侧开设有孔洞31a,以提供对应圆头螺丝51穿过,使分频驱动模块50能固定于第一固定架30上。另外,本技术的固定件以圆头螺丝51与平头螺丝52仅作为举例说明,并非用以作为限制。第二扬声器模块20,由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中高频范围声音。第二扬声器模块20的外观形状呈矩形状。较佳地,第二扬声器模块20由驻极体扬声器所组成。值得说明的是,当第二扬声器模块20被音频信号驱动时即可产生振动,直接精细地产生细致的声音。具体来说,第二扬声器模块20具有电荷奈米孔高分子材料层:PTFE膜,对任何输入功率都敏感,产生微小的振动。在不需要传统高电压放大器情况下,第二扬声器模块20可再现原始细致的声音。第二固定架40,设置于第一扬声器模块10与第二扬声器模块20之间。第二固定架40用以固定第二扬声器模块20,并使第二扬声器模块20与第一扬声器模块10位于同一轴线70上。第二固定架40具有一对应于第二扬声器模块20外观形状的凹陷部41,以容纳与固定第二扬声器模块20。第二固定架40于矩形边框的四个角落处以及圆形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孔洞41a,以提供对应固定件(例如,平头螺丝52)穿过,使第一固定架30与第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驻极体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第一扬声器模块,由一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一低频范围声音;/n一第一固定架,用以固定该第一扬声器模块;/n一第二扬声器模块,由该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一中高频范围声音;及/n一第二固定架,设置于该第一扬声器模块与该第二扬声器模块之间,用以固定该第二扬声器模块,并使该第二扬声器模块与该第一扬声器模块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二固定架形成一同步振动腔体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驻极体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扬声器模块,由一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一低频范围声音;
一第一固定架,用以固定该第一扬声器模块;
一第二扬声器模块,由该音频信号驱动,以产生一中高频范围声音;及
一第二固定架,设置于该第一扬声器模块与该第二扬声器模块之间,用以固定该第二扬声器模块,并使该第二扬声器模块与该第一扬声器模块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二固定架形成一同步振动腔体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驻极体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分频驱动模块,安装于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二固定架上,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扬声器模块与该第二扬声器模块,并用以产生该音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驻极体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分频驱动模块通过至少一螺丝锁固于该第一固定架与该第二固定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来林金正丁振裕林柄宏翁祥然
申请(专利权)人:茂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