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及插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34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及插头机构,该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输入连接孔和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连接位置。采用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采用多段式单体结构可拆卸组合连接实现整体电路分流器的拆装,可以应对苛刻的安装工况,实用性高,有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及插头机构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及插头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品使用力度不断加大,人们开始对汽车消费提出新的要求,关于汽车的个性化需求也逐渐萌生出来。近几十年来,汽车改装行业也逐渐起步,在汽车市场开始占据重要发展地位,像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开发区的汽车改装行业规模发展迅速,大部分都出现了汽车改装店面。然而,汽车改装行业现状不容乐观,像给汽车加装防盗器,自动升窗器,GPS定位等,随意的一个修理店都可以完成改装,不属于原厂的汽车电子设备都需要破线来完成安装,改装的技术层次不齐,造成严重的人身及财产危害。加装防盗器,自动升窗器,GPS定位等都需要破坏车辆原来的线路,切断原装的线路然后再连上新的线路,由于操作人员技术良莠不齐,新加的线路纵横交错,要是线路破皮以后包装不结实,很容易出现故障,因线路杂乱不好判断,重者电胶带软化脱落造成电线裸露打火引起车辆自燃,造成财产损失,严重的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因此,车辆改装一般都要求无损,要无损的话只能找原车插头,但原车插头又很难找到又贵,改装成本太高,并不适合一般消费者。广义的,在电路连接件领域中,大多数电路连接元件,比如插头与插座之间,大多数都固定适配,灵活性低,如果要实现连接插头分流已适配对应电路连接工况的话,需要将对应的连接插头作重新设计以进行针对性配型操作,导致连接插头的实用性大大降低,越来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研发出三通结构的电路分流连接器以提高连接插头的实用性,传统的电路分流连接器包括本体,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和探针,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实现电路分流的连接单元,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器大多数都是采用整体式的结构,该结构安装使用时由于始终呈整体结构操作,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导致该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及插头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器始终呈整体结构设置,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适用于插头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输入连接孔和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连接位置。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呈圆柱形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插设在所述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通过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输出连接孔的端部设置有探针。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安装时,所述抵接块用于配合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夹紧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分流连接孔。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由导电金属铸造成型,所述第三连接部呈环状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孔成型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内圈。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输出连接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槽。可选地,所述输入连接孔和所述连接槽的开口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置有连接弹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先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再将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以夹紧的状态限位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再讲输入电路导体和输出电路导体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组件电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结构安装使用时由于其始终呈整体结构操作,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导致该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采用多段式单体结构可拆卸组合连接实现整体电路分流器的拆装,可以应对苛刻的安装工况,实用性高,有利于企业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头机构,包括上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插头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由于该插头机构采用了上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而该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先将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再将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三连接组件连接,并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以夹紧的状态限位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再讲输入电路导体和输出电路导体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组件电性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路分流连接结构安装使用时由于其始终呈整体结构操作,导致部分苛刻的安装环境下难以进行操作安装,导致该电路分流连接器的实用性降低,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采用多段式单体结构可拆卸组合连接实现整体电路分流器的拆装,可以应对苛刻的安装工况,实用性高,有利于企业发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探针结构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抵接块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连接槽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第一连接组件20—第二连接组件30—第三连接组件34—输入连接孔12—第二连接部121—探针13—抵接块31—第三连接部32—第四连接部122—连接槽40—连接弹簧33—分流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适用于插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输入连接孔和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连接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适用于插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输入连接孔和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的连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出连接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呈圆柱形状结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插设在所述输出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通过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输出连接孔的端部设置有探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路分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家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