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锂离子电池多极耳电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极耳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微型锂离子电池多极耳电极结构。
技术介绍
微型锂离子电池生产所用极片如公开号为CN104332647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图10,11,12所示,其电极的宽度是变化的,这种宽度变化是为了适应电池机械扣边密封要求的负极盖1的形状,即1b的宽度要矮于电极最大的宽度。目前微型锂离子电池电极引出结构的制造方法有两种:1、直接用本身的箔材;2、另外焊接一个极耳。但由于箔材很薄,一般只有0.01毫米左右,同时扣式电池极片的宽度又比较窄,一般只有2-4毫米,所以直接用箔材或外部焊接在后加工过程中很容易断裂,导致所生产的电池不可靠。公开号为CN21148017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折极耳的方法,实现了电极的有效引出。该专利所提及的极耳位于极片的端部,微型锂离子卷绕电极的特点是:宽度窄长度相对长。在快速充放电时,电极不同点的电流密度很难保持一致,特别是远离极耳的一端,很难满足现在用电器对快充的高要求。随着人们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放电以及放电温升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锂离子电池多极耳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微型锂离子电池多极耳电极结构包括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中部极耳和第二长条型极片箔材(2);所述中部极耳包括第一上极耳箔材(3)和第一下极耳箔材(4),所述第一上极耳箔材(3)的头部与所述第一下极耳箔材(4)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下极耳箔材(4)的头部与所述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上极耳箔材(3)的尾部与所述第二长条型极片箔材(2)的头部连接,所述第一上极耳箔材(3)和所述第一下极耳箔材(4)重叠在一起,所述第一上极耳箔材(3)和所述第一下极耳箔材(4)均向所述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或所述第二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锂离子电池多极耳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微型锂离子电池多极耳电极结构包括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中部极耳和第二长条型极片箔材(2);所述中部极耳包括第一上极耳箔材(3)和第一下极耳箔材(4),所述第一上极耳箔材(3)的头部与所述第一下极耳箔材(4)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下极耳箔材(4)的头部与所述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一上极耳箔材(3)的尾部与所述第二长条型极片箔材(2)的头部连接,所述第一上极耳箔材(3)和所述第一下极耳箔材(4)重叠在一起,所述第一上极耳箔材(3)和所述第一下极耳箔材(4)均向所述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或所述第二长条型极片箔材(2)的宽度方向上弯折而形成第一折弯部(10),所述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第二长条型极片箔材(2)、所述第一上极耳箔材(3)和所述第一下极耳箔材(4)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锂离子电池多极耳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微型锂离子电池多极耳电极结构还包括端部极耳,所述端部极耳包括第二上极耳箔材(5)和第二下极耳箔材(6),所述第二上极耳箔材(5)的头部和所述第二下极耳箔材(6)的尾部连接,所述第二上极耳箔材(5)的尾部与所述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的头部连接,所述第二上极耳箔材(5)和所述第二下极耳箔材(6)重叠在一起,所述第二上极耳箔材(5)和所述第二下极耳箔材(6)均向所述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或所述第二长条型极片箔材(2)的宽度方向上弯折而形成第二折弯部(7),所述第一长条型极片箔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法炯,李臻,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至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