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热翅片模块及其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90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热翅片模块及其余热锅炉。所述受热翅片模块,包括入口联箱、出口联箱以及连接所述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的多个翅片管,还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上;所述入口联箱和所述出口联箱均包括与所述翅片管连接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翅片管的另一侧,所述工作开口位于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上的另一侧上;至少一个管体堵头,当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与任一所述翅片管连接处发生泄漏时,通过所述工作开口为发生泄漏的所述翅片管的封堵提供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管体堵头用于封堵所述翅片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余热锅炉翅片管无法处理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热翅片模块及其余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热翅片模块及其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余热锅炉,也叫余热回收蒸汽发生器(HRSG),主要应用于化工、电力、船舶、石油平台等等领域,可利用余热产生蒸汽。余热锅炉没有常规燃煤锅炉的燃烧室和燃料系统,也没有给风、排烟风机系统,只有排列密集的翅片管和集汽/水联箱,以及汽包、管道、阀门等。余热锅炉受热面采用标准单元模块结构,由垂直布置的错列螺旋翅片管和上、下两个集箱组成受热翅片模块,各级受热面受热翅片模块尺寸基本相似。受热翅片模块由一个顶部和底部集箱组成,集箱之间带有一排、二排或三排管子。入口联管箱或出口联管箱可以是顶部联管箱,也可以是底部集箱。受热翅片模块彼此相对放置,这样可避免翅片管外面的烟气流动被短路。翅片管放在一起,其间没有接近的通道。当余热锅炉设计的燃料天然气中不含有硫等燃烧后产生腐蚀性尾气的情况下,余热锅炉受热面模块翅片管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被腐蚀、进而泄漏的隐患,一般在设计使用寿命期间模块翅片管不用进行检修,所以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模块未设计留有检修空间。但是,可能的一些原因,使得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模块翅片管一旦在使用期间发生了泄漏,由于没有设计检修空间,无法处理泄漏点,由于泄漏点的存在致使受热面模块内的工质迅速流失,就会威胁机组安全运行,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机组停机,无法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受热翅片模块及其余热锅炉,有效解决余热锅炉翅片管无法处理泄漏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受热翅片模块,包括入口联箱、出口联箱以及连接所述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的多个翅片管,还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上;所述入口联箱和所述出口联箱均包括与所述翅片管连接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翅片管的另一侧,所述工作开口位于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上的另一侧上;至少一个管体堵头,当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与任一所述翅片管连接处发生泄漏时,通过所述工作开口为发生泄漏的所述翅片管的封堵提供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管体堵头用于封堵所述翅片管。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工作开口便于将手伸入所述入口联箱和所述出口联箱的内腔中,通过所述管体堵头对泄漏的所述翅片管进行泄漏封堵操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手孔堵头,焊接于所述工作开口内。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手孔堵头用于补漏工作的收尾,封堵所述工作开口后,所述受热翅片模块才能再次使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开口为直径110mm的圆孔,所述手孔堵头的外直径为108mm。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工作开口过大不便于切割和封补所述工作开口,所述工作开口过小不便于封堵所述翅片管,直径110mm时开孔方便,且有足够的封堵操作空间;所述手孔堵头外直径为108mm时,与所述工作开口之间留出焊接间隙使得在焊接时所述工作开口和所述手孔堵头能更好地融合。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孔堵头为管状结构,一端设有堵头开口,另一端为封闭面。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一次封堵过程完全结束后,所述封闭面可以防止所述受热翅片模块内的工质流出,当所述翅片管需要再次封堵或检修时,可以将手孔堵头的所述封闭面切开,通过所述管状结构内腔对所述翅片管再次进行检修处理。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翅片管一端设有工质入口,另一端设有工质出口,所述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入口联箱的内腔,所述工质出口连通所述出口联箱的内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体堵头,焊接于发生泄漏的所述翅片管两端的所述工质入口和/或所述工质出口。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工质从所述工质入口流入所述翅片管,加热成气态或气液混合态后流出所述工质出口。所述管体堵头封堵所述工质入口和所述工质出口后,对应的所述翅片管弃用,防止其泄漏。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堵头为楔形,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二端朝向发生泄漏的所述翅片管。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楔形结构的侧面有从小到大变化的直径,可以是所述管体堵头适应不同的直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翅片管包括:管体;导热翅片,所述导热翅片呈螺旋状均匀连接所述管体。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导热翅片均匀分布,可以相对全面地接收所述翅片管外烟气的热量。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联箱和所述出口联箱可互换,所述入口联箱和所述出口联箱均可位于所述翅片管的顶部或底部。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入口联箱和所述出口联箱位于所述翅片管的顶部或底部都可以实现翅片管的吸热工作。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外壳;多个所述受热翅片模块,位于所述锅炉外壳内;其中,所述多个受热翅片模块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多个受热翅片模块共用一个所述入口联箱和一个所述出口联箱,或者每一个所述受热翅片模块各有一个所述入口联箱和一个所述出口联箱。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多个受热翅片模块在所述余热锅炉内相对设置,能够减少烟气的无效流动通道,造成烟气热量的浪费。综上所述,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i)开设所述工作开口便于对泄漏的所述翅片管进行封堵操作;ii)通过所述管体堵头封堵所述翅片管两端的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并弃用该翅片管,可以有效防止工质进入该翅片管,并且不影响其他所述翅片管使用;iii)封堵所述工作开口便于所述余热锅炉再次使用使不会泄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受热翅片模块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工作开口50的示意图。图3A为管体堵头25的连接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A-A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B所示管体堵头25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手孔堵头51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手孔堵头51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热锅炉200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200为余热锅炉;100为受热翅片模块;10为联箱;11为入口联箱;12为出口联箱;20为翅片管;21为导热翅片;22为管体;23为工质入口;24为工质出口;25为管体堵头;30为第二翅片管;40为第三翅片管;50为工作开口;51为手孔堵头;60为进液口;70为出汽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热翅片模块,包括入口联箱、出口联箱以及连接所述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的多个翅片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至少一个工作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上;/n所述入口联箱和所述出口联箱均包括与所述翅片管连接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翅片管的另一侧,所述工作开口位于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上的另一侧上;/n至少一个管体堵头,当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与任一所述翅片管连接处发生泄漏时,通过所述工作开口为发生泄漏的所述翅片管的封堵提供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管体堵头用于封堵所述翅片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热翅片模块,包括入口联箱、出口联箱以及连接所述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的多个翅片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工作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上;
所述入口联箱和所述出口联箱均包括与所述翅片管连接的一侧以及远离所述翅片管的另一侧,所述工作开口位于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上的另一侧上;
至少一个管体堵头,当所述入口联箱和/或所述出口联箱与任一所述翅片管连接处发生泄漏时,通过所述工作开口为发生泄漏的所述翅片管的封堵提供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管体堵头用于封堵所述翅片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热翅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孔堵头,焊接于所述工作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热翅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开口为直径110mm的圆孔,所述手孔堵头的外直径为108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热翅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孔堵头为管状结构,一端设有堵头开口,另一端为封闭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热翅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一端设有工质入口,另一端设有工质出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吕文杰李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河南中原燃气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