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度调节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84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度调节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装置,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的两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对流通道,所述密封腔体的外侧卡接设置有U型的隔热盖板构成对流通道,所述隔热盖板的外侧设置有隔热泡棉层;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制冷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内循环冷风扇与对流通道连通,以将密封腔体内的空气循环冷却,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的散热端设置在主体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更好的调节密封腔体内部的温湿度,以较好的存储医用药品或医用工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度调节箱
本技术属于医用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度调节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家用智能药箱成为热销产品,尤其是用于家庭健康管理能够自动化售药的智能药箱。智能药箱具有储存大量药品的功能,还具有视频问诊、家庭成员健康信息管理的功能。根据国家药典要求,药物存储设备需要满足药品存储的基本条件环境条件:温度需在0-25℃,湿度在45%-75%范围之内。医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存储装置内部温度超出0-25°或湿度超出45%-75%范围时,温湿度控制系统自动启动运转;当将温度控制在0-25℃和湿度保持在45%-75%范围时,温湿度控制系统停止工作,从而达到温湿度控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度调节箱,旨在实现更好的调节密封腔体内部的温湿度,以较好的存储医用药品或医用工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度调节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装置,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的两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对流通道,所述密封腔体的外侧卡接设置有U型的隔热盖板构成对流通道,所述隔热盖板的外侧设置有隔热泡棉层;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制冷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内循环冷风扇与对流通道连通,以将密封腔体内的空气循环冷却,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的散热端设置在主体外侧。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现有的温湿度调节装置对密封腔体内部进行调节制冷,温湿度调节装置的制冷面通过内循环冷风扇与对流通道循环连通以进行吸收热量,实现对密封腔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冷凝,达到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所述对流通道通过在密封腔体的两侧可拆卸的设置隔热盖板方便后期的安装、维修,同时通过隔热盖板外侧的隔热泡棉层降低热损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中的内循环冷风扇、排气热风扇选用静音风扇,以免温湿度系统工作时,产生噪音问题,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装置,所述主体的顶部对应冷凝单元设置有循环腔体,所述循环腔体与密封腔体上的对流通道连通。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的两侧分别通过螺丝与固定支架连接,然后将固定支架连接到主板支撑架上。本技术通过在半导体制冷片两端施加正电压,让其制冷面吸收热量,实现对密封腔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冷凝,达到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帕尔帖原理:即当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B组成的电路且通有直流电时,在接头处除焦耳热以外还会释放出某种其它的热量,而另一个接头处则吸收热量。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工作后,制冷面接头吸收热量,温度下降,传导到冷凝单元的冷凝散热片,内循环冷风扇工作,将密封腔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循环冷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电的同时,发热面接头散发热量,热量传导给散热器,排气热风扇工作,将热量通过风扇排到机器外面,以达到能量的平衡。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体的外侧且位于隔热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隔热区,所述隔热区与隔热盖板的外侧无缝衔接的设置有隔热泡棉层。本技术通过隔热盖板两侧架空的隔热区有效降低密切腔体内部的温度损耗,同时通过无缝衔接铺设的隔热泡棉层进一步地的阻隔温度损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若干个药品存储支撑架,所述对流通道对应每层的药品存储支撑架设置有对流通孔,所述药品存储支撑架为多孔结构。所述药品存储支撑架设置为多孔结构,以实现冷空气在密封腔体内形成对流,加大空气流通空间,起到在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加大空气的对流作用,从而加快密封腔体内部的温度调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体内抽拉设置有若干个药品存储单元盒,所述药品存储单元盒滑动安装在药品存储支撑架上,所述药品存储单元盒为多孔结构。所述药品存储单元盒的底部设置为多孔结构,可以起到空气对流的作用,尽量使空气流通的比较均匀。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腔体对应药品存储单元盒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靠近药品存储单元盒的一侧沿周长设置有密封泡棉。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药品存储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还包括主板控制芯片,用于接收密封腔体内部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并对应控制温湿度控制装置的运行,所述主板控制芯片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均为现有技术且不是本技术的主要改进点,故不再赘述。所述湿度传感器放置于药品存储支撑架的中部,用于检测每一层的空间的温度和湿度状态,实时数据通过电缆把信号传输到显示平板中,所述显示平板内的CPU经过逻辑判断后,通过电缆传输给副机主板控制芯片,由所述主板控制芯片通过接口控制温湿度控制装置的电流大小与方向,从而达到温湿度控制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实现更好的调节密封腔体内部的温湿度,以较好的存储医用药品或医用工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2)所述对流通道通过在密封腔体的两侧可拆卸的设置隔热盖板方便后期的安装、维修,同时通过隔热盖板外侧的隔热泡棉层降低热损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3)本技术通过隔热盖板两侧架空的隔热区有效降低密切腔体内部的温度损耗,同时通过无缝衔接铺设的隔热泡棉层进一步地的阻隔温度损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4)所述药品存储支撑架设置为多孔结构,以实现冷空气在密封腔体内形成对流,加大空气流通空间,起到在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加大空气的对流作用,从而加快密封腔体内部的温度调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5)所述药品存储单元盒的底部设置为多孔结构,可以起到空气对流的作用,尽量使空气流通的比较均匀,加速温度调节,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温湿度控制装置与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温湿度控制装置与主板支撑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温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半导体制冷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温湿度控制装置与密封泡棉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冷凝单元与对流通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密封腔体与对流通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药品存储单元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药品存储单元盒与密封腔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密封腔体与密封泡棉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为药品存储支撑架与密封腔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为对流通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体、101-主板支撑架、102-固定支架、103-横梁、104-面壳、2-温湿度控制装置、201-冷凝器、202-散热器、203-散热风扇、204-内循环冷风扇、205-半导体制冷片、3-密封泡棉、4-隔热泡棉、5-隔离挡墙、6-循环腔体、7-对流通道、701-隔热盖板、8-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度调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装置(2),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的两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对流通道(7),所述密封腔体的外侧卡接设置有U型的隔热盖板(701)构成对流通道(7),所述隔热盖板(701)的外侧设置有隔热泡棉层(8);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2)的制冷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内循环冷风扇(204)与对流通道(7)连通,以将密封腔体内的空气循环冷却,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2)的散热端设置在主体(1)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度调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装置(2),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的两侧分别连通设置有对流通道(7),所述密封腔体的外侧卡接设置有U型的隔热盖板(701)构成对流通道(7),所述隔热盖板(701)的外侧设置有隔热泡棉层(8);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2)的制冷端的两侧分别通过内循环冷风扇(204)与对流通道(7)连通,以将密封腔体内的空气循环冷却,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2)的散热端设置在主体(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度调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的外侧且位于隔热盖板(7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隔热区,所述隔热区与隔热盖板(701)的外侧无缝衔接的设置有隔热泡棉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智慧医用装置用温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圣武黄小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东方天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