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工程通风口智能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81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人防工程换气技术领域的一种人防工程通风口智能换气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入风腔,入风腔一侧设有外入风口,外入风口上安装有吸风机构,外入风口上安装保护壳,保护壳内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转动头,转动头上安装若干扇叶,入风腔内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支撑架上侧安装有转动环,转动环内转动连接旋转轴,盒盖靠近旋转轴一侧安装有卡扣,支撑架上安装有卡槽,卡槽与转动环位于一侧,卡槽位于卡扣下方,卡槽和卡扣转动插接,外壳内设有出风腔,内入风口处安装有吸风机构,提高设备更换空气的质量,有效的保障人们的健康,提高人们更换过滤器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工程通风口智能换气装置
本技术属于人防工程换气
,特别涉及一种人防工程通风口智能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人防工程是一种有防护要求的特殊地下建筑,其常用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按抗力等级划分,工程可直接称为某级人防工程;按战时用途划分,可分为指挥通讯、人员掩蔽、医院、救护站、仓库、车库等等;按平时用途可分为商场、游乐场、旅馆、影剧院(会堂)等等;从工程构筑方式划分,又分为掘开式工程和坑地道工程两大类。为了合理反映工程造价,预算定额和工程预算通常以工程构筑方式进行分类。一般的人防工程都是建筑在地下数米深处,因此建筑内的空气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在现有的换气装置中,换气装置只进行了换气,却没有对送入到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导致进入到地下的空气质量不佳对人们造成伤害,以及在地下更换过滤器时比较麻烦,因此本技术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人防工程通风口智能换气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人防工程通风口智能换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入风腔,所述入风腔一侧设有外入风口,所述外入风口上安装有吸风机构,所述吸风机构由保护壳、驱动电机、转动头和扇叶组成,所述外入风口上安装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转动头,所述转动头上安装若干扇叶,所述入风腔内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侧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转动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转动环一端固定连接盒盖,所述盒盖靠近旋转轴一侧安装有卡扣,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转动环位于一侧,所述卡槽位于卡扣下方,所述卡槽和卡扣转动插接,所述外壳内设有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一端设有内入风口,所述内入风口处安装有吸风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入风口和外入风口处均安装有智能芯片,所述内入风口和外入风口处均设有密封环和可移动挡板。增加内入风口与外出风口的密封性,智能芯片可调整移动板位置,选择关闭或开启内入风口和外入风口,提高设备的实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内设有空气过滤层,所述支撑架与入风腔内壁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环;增加设备连接处的密封性,保障设备的空前清新度,空气过滤层可使用活性炭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盒盖上安装有握把,所述握把上安装有橡胶防护层;增大操作人员与设备的摩擦力,提高设备人们的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风腔和出风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防尘网;防止异物进入到外壳内,对外壳内的设备造成损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风腔与入风腔之间设有隔板;保障入风和出风的空气不交汇,保障进入到室内的空气的清新度。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技术中,通过拉动握把,握把带动支撑架移动,支撑架在移动时,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当滑块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支撑架到达合适的位置,将握把旋转,使旋转轴在转动环中转动使卡扣离开卡槽,当卡扣离开卡槽时盒盖远离支撑架,可将空气过滤层放置到支撑架内,反方向转动盒盖,使卡扣与卡槽连接,将支撑架推入到外壳中,使空气过滤层对进入到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室内空气过滤的质量,便于过滤层的更换,有效的保障人们的健康。2、通过智能芯片调节外入风口和内入风口的闭合撞他,外入风口处的吸风机构将空气送入到室内,内入风口将室内的空气送出室内,使室内的空气进行交换,有效的保障室内空气的清新,防止在地下空气质量差对人们造成伤害。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吸风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入风腔;3、外入风口;4、吸风机构;5、保护壳;6、驱动电机;7、转动头;8、扇叶;9、防尘网;10、固定块;11、滑槽;12、滑块;13、连接柱;14、支撑架;15、转动环;16、旋转轴;17、盒盖;18、卡扣;19、卡槽;20、握把;21、出风腔;22、内入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人防工程通风口智能换气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有入风腔2,入风腔2一侧设有外入风口3,外入风口3上安装有吸风机构4,吸风机构4由保护壳5、驱动电机6、转动头7和扇叶8组成,外入风口3上安装保护壳5,保护壳5内安装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输出端安装转动头7,转动头7上安装若干扇叶8,入风腔2内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上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设有滑块12,滑块1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两个连接柱13之间安装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上侧安装有转动环15,转动环15内转动连接旋转轴16,旋转轴16远离转动环15一端固定连接盒盖17,盒盖17靠近旋转轴16一侧安装有卡扣18,支撑架14上安装有卡槽19,卡槽19与转动环15位于一侧,卡槽19位于卡扣18下方,卡槽19和卡扣18转动插接,外壳1内设有出风腔21,出风腔21一端设有内入风口22,内入风口22处安装有吸风机构4。内入风口22和外入风口3处均安装有智能芯片,内入风口22和外入风口3处均设有密封环和可移动挡板。增加内入风口与外出风口的密封性,智能芯片可调整移动板位置,选择关闭或开启内入风口和外入风口,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支撑架14内设有空气过滤层,支撑架14与入风腔2内壁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环;增加设备连接处的密封性,保障设备的空前清新度,空气过滤层可使用活性炭层;盒盖17上安装有握把20,握把20上安装有橡胶防护层;增大操作人员与设备的摩擦力,提高设备人们的工作效率;入风腔2和出风腔21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防尘网9;防止异物进入到外壳内,对外壳内的设备造成损坏;出风腔21与入风腔2之间设有隔板;保障入风和出风的空气不交汇,保障进入到室内的空气的清新度。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将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在设备长时间工作需要更换空气过滤层时,拉动握把20,握把20带动支撑架14移动,支撑架14在移动时,滑块12在滑槽11中滑动,当滑块1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支撑架14到达合适的位置,将握把20旋转,使旋转轴16在转动环15中转动使卡扣18离开卡槽19,当卡扣18离开卡槽19时盒盖17远离支撑架14,可将空气过滤层放置到支撑架14内,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防工程通风口智能换气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入风腔(2),所述入风腔(2)一侧设有外入风口(3),所述外入风口(3)上安装有吸风机构(4),所述吸风机构(4)由保护壳(5)、驱动电机(6)、转动头(7)和扇叶(8)组成,所述外入风口(3)上安装保护壳(5),所述保护壳(5)内安装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输出端安装转动头(7),所述转动头(7)上安装若干扇叶(8),所述入风腔(2)内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两个所述连接柱(13)之间安装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上侧安装有转动环(15),所述转动环(15)内转动连接旋转轴(16),所述旋转轴(16)远离转动环(15)一端固定连接盒盖(17),所述盒盖(17)靠近旋转轴(16)一侧安装有卡扣(18),所述支撑架(14)上安装有卡槽(19),所述卡槽(19)与转动环(15)位于一侧,所述卡槽(19)位于卡扣(18)下方,所述卡槽(19)和卡扣(18)转动插接,所述外壳(1)内设有出风腔(21),所述出风腔(21)一端设有内入风口(22),所述内入风口(22)处安装有吸风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工程通风口智能换气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入风腔(2),所述入风腔(2)一侧设有外入风口(3),所述外入风口(3)上安装有吸风机构(4),所述吸风机构(4)由保护壳(5)、驱动电机(6)、转动头(7)和扇叶(8)组成,所述外入风口(3)上安装保护壳(5),所述保护壳(5)内安装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输出端安装转动头(7),所述转动头(7)上安装若干扇叶(8),所述入风腔(2)内壁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两个所述连接柱(13)之间安装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上侧安装有转动环(15),所述转动环(15)内转动连接旋转轴(16),所述旋转轴(16)远离转动环(15)一端固定连接盒盖(17),所述盒盖(17)靠近旋转轴(16)一侧安装有卡扣(18),所述支撑架(14)上安装有卡槽(19),所述卡槽(19)与转动环(15)位于一侧,所述卡槽(19)位于卡扣(18)下方,所述卡槽(19)和卡扣(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健梅史佳鹭赖妙春吴华垒卢世圳彭晶霆吴澄黄承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人防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