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081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6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固定支架、新风装置、排风管道、新风管道和检测控制系统,固定支架上端设有新风装置,新风装置底端与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上端连接,排风管道下端与室内端排风口连通,新风管道下端与室内端新风口连通,检测控制系统与新风装置连接;其中,新风装置包括:机箱、隔挡、排风室、防护网罩、第一新风室、第二新风室、排风机、新风风机、空气净化装置、第一止逆阀和第二止逆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被安装到屋顶,即完全避免噪音、又避免在建筑物外部悬挂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安装方便简单,有利于建筑物美观,同时,智能自动化管理,多模式切换,实现实时自动对室内空气的调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酒店宾馆作为人们休闲娱乐休息的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不仅对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更关乎到人们对酒店的印象。因此,为了保证酒店宾馆服务质量,新风系统成了越来越多酒店宾馆的选择。酒店宾馆新风系统是一种能够全天24小时持续不断地将酒店室内污浊空气及时排出,同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营造健康良好的室内高品质生活环境,为顾客打造健康、节能住宅的环保系统。传统的换气扇不仅排风效果差,噪音大,装在酒店还会因为面板变色发黄环境变的不美观,已经不能满足酒店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风系统被设计为分体式,并将风机设备悬挂于建筑物外部侧壁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噪音问题,但由于风机设备一般体积较大,不仅给在建筑物外部侧壁上安装施工带来极大不便,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而且,这种悬挂于建筑物外部侧壁上的大体积风机设备也不利于建筑物的美观,另外,对于风机设备的启动和关闭主要基于人工控制,进而实现对室内空气的调节,而不是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实时自动控制风机设备的启动和关闭来实现对室内空气的调节。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新风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固定支架、新风装置、排风管道、新风管道和检测控制系统,所述固定支架上端设有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底端与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上端连接,所述排风管道下端与室内端排风口连通,所述新风管道下端与室内端新风口连通,所述检测控制系统与新风装置连接;其中,所述新风装置包括:机箱、隔挡、排风室、防护网罩、第一新风室、第二新风室、排风机、新风风机、空气净化装置、第一止逆阀和第二止逆阀,所述机箱设于固定支架顶端,所述机箱中部设有隔挡,所述隔挡左侧设有排风室,所述隔挡右侧前部设有第一新风室,所述隔挡右侧后部设有第二新风室,所述排风室左端敞口部设有防护网罩,所述排风室内部设有排风机,所述排风室右端通过机箱底部与排风管道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新风室前端敞口部向下,所述第一新风室前端敞口部设有防护网罩,所述第一新风室内部设有新风风机和第一止逆阀,所述第一新风室后端通过机箱底部与新风管道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新风室后端敞口部向下,所述第二新风室后端敞口部设有防护网罩,所述第二新风室内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和第二止逆阀,所述第二新风室前端通过机箱底部与新风管道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止逆阀和第二止逆阀相邻设置。进一步,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工控箱、电源、室外空气检测装置、室内空气检测装置、处理控制器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工控箱设于固定支架内侧,所述工控箱内设有电源、处理控制器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室外空气检测装置设于机箱上,所述室外空气检测装置与处理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室内空气检测装置设于室内,所述室内空气检测装置通过WIFI模块与处理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处理控制器模块与电源连接,所述处理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排风机、新风风机和空气净化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新风装置适于被固定在屋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适于被安装到屋顶,即完全避免噪音、又避免在建筑物外部悬挂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安装方便简单,有利于建筑物美观,同时,智能自动化管理,多模式切换,实现实时自动对室内空气的调节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附图标记:固定支架1、新风装置2、机箱20、隔挡201、排风室21、防护网罩22、第一新风室23、第二新风室24,排风机25、新风风机26、空气净化装置27、第一止逆阀28和第二止逆阀29。排风管道3、新风管道4、检测控制系统5、工控箱51、电源52、室外空气检测装置53、室内空气检测装置54、处理控制器模块55和WIFI模块5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云台的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如图1~图3所示,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新风装置2、排风管道3、新风管道4和检测控制系统5,固定支架1上端设有新风装置2,新风装置2底端与排风管道3和新风管道4上端连接,排风管道3下端与室内端排风口连通,新风管道4下端与室内端新风口连通,检测控制系统5与新风装置2连接;其中,新风装置2包括:机箱20、隔挡201、排风室21、防护网罩22、第一新风室23、第二新风室24、排风机25、新风风机26、空气净化装置27、第一止逆阀28和第二止逆阀29,机箱20设于固定支架1顶端,机箱20中部设有隔挡201,隔挡201左侧设有排风室21,隔挡201右侧前部设有第一新风室23,隔挡201右侧后部设有第二新风室24,排风室21左端敞口部设有防护网罩22,排风室21内部设有排风机25,排风室21右端通过机箱20底部与排风管道3上端连通,第一新风室23前端敞口部向下,第一新风室23前端口部设有防护网罩22,第一新风室23内部设有新风风机26和第一止逆阀28,第一新风室23后端通过机箱20底部与新风管道4上端连通,第二新风室24后端敞口部向下,第二新风室24后端口部设有防护网罩22,第二新风室24内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27和第二止逆阀29,第二新风室24前端通过机箱20底部与新风管道4上端连通,第一止逆阀28和第二止逆阀29相邻设置。检测控制系统5包括:工控箱51、电源52、室外空气检测装置53、室内空气检测装置54、处理控制器模块55和WIFI模块56,工控箱51设于固定支架1内侧,工控箱51内设有电源52、处理控制器模块55和WIFI模块56,室外空气检测装置53设于机箱20上,室外空气检测装置53与处理控制器模块55连接,室内空气检测装置54设于室内,室内空气检测装置54通过WIFI模块56与处理控制器模块55连接,处理控制器模块55与电源52连接,处理控制器模块55分别与排风机25、新风风机26和空气净化装置27连接。新风装置2适于被固定在屋顶。将固定支架1固定安装在建筑物顶部R上,固定支架1内侧设有工控箱51,工控箱51内设有电源52、处理控制器模块55、WIFI模块56和主控器48,其中,电源52为例如但不限于交流电源,处理控制器模块55采用例如但不限于现有技术的MSP530处理器、ARM嵌入式控制板;固定支架1上端设有新风装置2,新风装置2包括:机箱20、排风室21、防护网罩22、第一新风室23、第二新风室24,排风机25、新风风机26、空气净化装置27、第一止逆阀28和第二止逆阀29,其中,机箱20设于固定支架1顶端,机箱20中部设有隔挡201,隔挡201左侧设有排风室21,隔挡201右侧前部设有第一新风室23、隔挡201右侧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新风装置(2)、排风管道(3)、新风管道(4)和检测控制系统(5),所述固定支架(1)上端设有新风装置(2),所述新风装置(2)底端与排风管道(3)和新风管道(4)上端连接,所述排风管道(3)下端与室内端排风口连通,所述新风管道(4)下端与室内端新风口连通,所述检测控制系统(5)与新风装置(2)连接;/n其中,所述新风装置(2)包括:机箱(20)、隔挡(201)、排风室(21)、防护网罩(22)、第一新风室(23)、第二新风室(24)、排风机(25)、新风风机(26)、空气净化装置(27)、第一止逆阀(28)和第二止逆阀(29),所述机箱(20)设于固定支架(1)顶端,所述机箱(20)中部设有隔挡(201),所述隔挡(201)左侧设有排风室(21),所述隔挡(201)右侧前部设有第一新风室(23),所述隔挡(201)右侧后部设有第二新风室(24),所述排风室(21)左端敞口部设有防护网罩(22),所述排风室(21)内部设有排风机(25),所述排风室(21)右端通过机箱(20)底部与排风管道(3)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新风室(23)前端敞口部向下,所述第一新风室(23)前端口部设有防护网罩(22),所述第一新风室(23)内部设有新风风机(26)和第一止逆阀(28),所述第一新风室(23)后端通过机箱(20)底部与新风管道(4)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新风室(24)后端敞口部向下,所述第二新风室(24)后端口部设有防护网罩(22),所述第二新风室(24)内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27)和第二止逆阀(29),所述第二新风室(24)前端通过机箱(20)底部与新风管道(4)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止逆阀(28)和第二止逆阀(29)相邻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新风装置(2)、排风管道(3)、新风管道(4)和检测控制系统(5),所述固定支架(1)上端设有新风装置(2),所述新风装置(2)底端与排风管道(3)和新风管道(4)上端连接,所述排风管道(3)下端与室内端排风口连通,所述新风管道(4)下端与室内端新风口连通,所述检测控制系统(5)与新风装置(2)连接;
其中,所述新风装置(2)包括:机箱(20)、隔挡(201)、排风室(21)、防护网罩(22)、第一新风室(23)、第二新风室(24)、排风机(25)、新风风机(26)、空气净化装置(27)、第一止逆阀(28)和第二止逆阀(29),所述机箱(20)设于固定支架(1)顶端,所述机箱(20)中部设有隔挡(201),所述隔挡(201)左侧设有排风室(21),所述隔挡(201)右侧前部设有第一新风室(23),所述隔挡(201)右侧后部设有第二新风室(24),所述排风室(21)左端敞口部设有防护网罩(22),所述排风室(21)内部设有排风机(25),所述排风室(21)右端通过机箱(20)底部与排风管道(3)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新风室(23)前端敞口部向下,所述第一新风室(23)前端口部设有防护网罩(22),所述第一新风室(23)内部设有新风风机(26)和第一止逆阀(28),所述第一新风室(23)后端通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豪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