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长江专利>正文

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78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包括有排烟系统和换热系统;其中,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有上排烟通道和下排烟通道,所述上排烟通道与所述下排烟通道之间设置有走烟管,且所述上排烟通道与下排烟通道通过所述走烟管相通;所述下排烟通道连接有排烟出口;所述下排烟通道的上半部为走烟道,下半部为除尘烟水道;烟气经由所述走烟管进入所述走烟道,再由所述除尘烟水道中的储水清洁后形成清洁烟气从所述排烟出口排出至大气中;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有在所述走烟管外围形成的走水道,所述走水道连接有供暖出水管和供暖回水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燃烧炉的换热效率、实现节省能源和减少粉尘排放的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节能
和炉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燃烧环保炉的换热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民用采暖炉主要有电采暖炉、燃油采暖炉、燃气采暖炉、燃煤采暖炉、生物质采暖炉等,其中燃煤采暖炉经济又实惠对于没有集中供暖和不具备煤改气,煤改电条件的城乡结合部和广大的农村地区,采暖成本较低的燃煤采暖炉是理想的选择。传统采暖炉的结构以负压燃烧炉为主,也有采用正压鼓风燃烧方式的,基本上都由炉膛,水套,横向换热钢管,排烟管,炉篦,加料口,出灰口,把手,炉盖及外壳等组成,因技术瓶颈没有突破,造成采暖炉具的燃烧换热效率和环保排放两个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影响了采暖炉具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提高传统采暖炉具的燃烧换热效率,并使其达到燃烧后环保排放,并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该领域和炉具生产企业广泛关注的焦点。在现有传统采暖炉技术中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1)燃烧换热效率低;(2)不能实现低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提高燃烧炉的换热效率、实现节省能源和减少粉尘排放的环保效果的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包括有排烟系统和换热系统;其中,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有上排烟通道和下排烟通道,所述上排烟通道与所述下排烟通道之间设置有走烟管,且所述上排烟通道与下排烟通道通过所述走烟管相通;所述下排烟通道侧面设有排烟出口;所述下排烟通道的上半部为走烟道,下半部为除尘烟水道;烟气经由所述走烟管进入所述走烟道,再由所述除尘烟水道中的储水清洁后形成清洁烟气从所述排烟出口排出至大气中;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有在所述走烟管外围形成的走水道,所述走水道连接有供暖出水管和供暖回水管。上排烟通道与下排烟通道通过所述走烟管相通,走烟管外围形成的走水道,使得高温烟气在上排烟通道进入到下排烟通道的走烟管中与水进行热交换,被降低了温度的烟气通过走烟道进入下排烟通道,降低了温度的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物直接与设置在下排烟通道内除尘烟水道中的水发生作用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除尘烟水道作为除尘水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燃烧炉的换热效率、实现节省能源和减少粉尘排放的环保效果。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还包括有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上方设置有环形顶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底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由所述环形顶板和所述环形底板封闭形成有空腔,所述排烟系统和所述换热系统位于空腔内。排烟系统和所述换热系统位于空腔内,减少了热量的散失,进一步提高了燃烧炉的换热效率;且在结构上更为简洁,整体安装转运便捷。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上内隔板和下内隔板沿封闭的空腔内水平布置将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形成上、中、下三层结构;所述走烟管位于所述上内隔板与下内隔板之间,且所述走烟管沿竖向贯通位于所述上内隔板上方的所述上排烟通道和位于所述下内隔板下方的下排烟通道。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形成上、中、下三层结构,即上层的上排烟通道,中层的走烟管以及位于走烟管外围形成的走水道形成的换热层,下层的下排烟通道,结构紧凑,各部分功能区分、布局合理。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上层位置设有火焰通道,所述火焰通道侧面设置有水平排烟道,在所述火焰通道内产生的烟气经由所述水平排烟道进入所述上排烟通道。设置水平排烟道,便于将设置在上层火焰通道内产生的高温烟气输入中间的换热层,并输入至下排烟通道进行水除尘,更好的提高燃烧炉的换热效率、实现节省能源和减少粉尘排放。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底部设置有底座出口。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设置有补水管与清渣管,且经由所述补水管给所述除尘烟水道补给清洁水源,烟气中的粉尘颗粒物在所述除尘烟水道中的烟尘残渣经由所述清渣管进行清除。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底部还设置有清渣口。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排烟通道与所述下排烟通道之间设置有多个竖向排列的所述走烟管;设置多个走烟管,单位时间内产生的高温烟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外形为圆柱形或多边形。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为一体化结构;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外形为筒状圆柱形,所述上排烟通道、下排烟通道和走水道均为环形。一体化结构,换热效率高,除尘效果显著,由于结构为筒状圆柱形,结构更加紧凑,在节省材料同时提高换热效率。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1)换热系统设有竖向排列的走烟道,将上、下排烟通道隔开形成中间为换热水道(走水道),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换热系统的吸热换热效果,通过设置在换热系统的供暖出水管、供暖回水管与供暖系统连接提高了供暖效果。(2)本技术的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换热效率高,除尘效果显著,由于结构为筒状圆柱形,结构更加紧凑,在节省材料同时提高换热效率。(3)本技术的排烟系统中的上排烟通道和下排烟通道为环形结构,该环绕结构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换热效率,从而为取得更好燃烧效率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筒状换热器的内侧吸热面增大,循环水加热更快,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4)本技术的下半部为除尘烟水道的循环水能够带走更多烟气中的颗粒物,实现了更优的排放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图1中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仰视图;图6为图1中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的剖视图;其中:1-环形顶板,2-火焰通道,3-水平排烟道,4-外壳,5-内壳,6-供暖出水管,7-供暖回水管,8-补水管,9-清渣管,10-底座出口,11-走烟管,12-走水道,13-上排烟通道,14-下排烟通道,1401-走烟道,1402-除尘烟水道,15-环形底板,16-上内隔板,17-下内隔板,18-排烟出口,19-清渣口,20-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作出的改进,下面分别对这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包括有排烟系统和换热系统;其中,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有上排烟通道13和下排烟通道14,所述上排烟通道13与所述下排烟通道14之间设置有走烟管11,且所述上排烟通道13与下排烟通道14通过所述走烟管11相通;所述下排烟通道14连接有排烟出口18;所述下排烟通道14的上半部为走烟道1401,下半部为除尘烟水道1402;烟气经由所述走烟管11进入所述走烟道1401,再由所述除尘烟水道1402中的储水清洁后形成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排烟系统和换热系统;/n其中,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有上排烟通道和下排烟通道,所述上排烟通道与所述下排烟通道之间设置有走烟管,且所述上排烟通道与下排烟通道通过所述走烟管相通;所述下排烟通道连接有排烟出口;/n所述下排烟通道的上半部为走烟道,下半部为除尘烟水道;烟气经由所述走烟管进入所述走烟道,再由所述除尘烟水道中的储水清洁后形成清洁烟气从所述排烟出口排出至大气中;/n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有在所述走烟管外围形成的走水道,所述走水道连接有供暖出水管和供暖回水管;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还包括有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上方设置有环形顶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底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由所述环形顶板和所述环形底板封闭形成有空腔,所述排烟系统和所述换热系统位于空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排烟系统和换热系统;
其中,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有上排烟通道和下排烟通道,所述上排烟通道与所述下排烟通道之间设置有走烟管,且所述上排烟通道与下排烟通道通过所述走烟管相通;所述下排烟通道连接有排烟出口;
所述下排烟通道的上半部为走烟道,下半部为除尘烟水道;烟气经由所述走烟管进入所述走烟道,再由所述除尘烟水道中的储水清洁后形成清洁烟气从所述排烟出口排出至大气中;
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有在所述走烟管外围形成的走水道,所述走水道连接有供暖出水管和供暖回水管;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还包括有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上方设置有环形顶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下方设置有环形底板;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由所述环形顶板和所述环形底板封闭形成有空腔,所述排烟系统和所述换热系统位于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内隔板和下内隔板沿封闭的空腔内水平布置将该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形成上、中、下三层结构;所述走烟管位于所述上内隔板与下内隔板之间,且所述走烟管沿竖向贯通位于所述上内隔板上方的所述上排烟通道和位于所述下内隔板下方的下排烟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炉换热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燃烧炉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长江易基刚张小英易杨
申请(专利权)人:万长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