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77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它属于蒸汽发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内安装有余热回收模组,所述壳体内分为相互连通的燃烧室与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所述燃烧室内安装有燃烧器火排,所述燃烧器火排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燃气管,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燃烧器火排两侧设有水冷管组,所述加热室内设有蒸汽发生管组,所述余热回收模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余热回收模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管组一端连接,所述水冷管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管组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管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蒸汽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蒸汽发生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燃气蒸汽发生器已经广泛应用在国民的生产和生活中,但是因换热器模块布置紧凑,布置于换热器内的各级受热面管径较小,冷水经过换热器管道的路径短,吸收热量不够,长时间受热后,导致换热器受热不均,导致局部干烧,烧坏换热器后漏水,并且最终产出的蒸汽品质不高,水含量较大,模块式蒸汽发生器的蒸发量受到限制。另外,常规的蒸汽发生器各级管排的热交换通常采用普通火排的燃气加热方式,因燃烧室空间较小,换热面较少,换热往往不易充分保证,导致排烟温度较高,能源浪费严重。同时,采用传统的火排燃烧方式,因燃烧区温度较高,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往往就会超出国家氮氧化物排放标准要求,设备运行达不到环保要求。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模块式低氮燃烧蒸汽发生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通过余热回收模组、水冷管组及蒸汽发生管组相配合,极大的提高了蒸汽发生机构内冷水的流动距离,而且通过余热回收模组、水冷管组的两次预热,可通过蒸汽发生管组内水的汽化质量,同时通过余热回收模组中的翅片管换热增加换热面积来提高烟道内部余热回收可以降低排烟温度,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通过水冷管组对燃烧器火排两侧进行水冷降温,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量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内安装有余热回收模组,所述壳体内分为相互连通的燃烧室与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所述燃烧室内安装有燃烧器火排,所述燃烧器火排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燃气管,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燃烧器火排两侧设有水冷管组,所述加热室内设有蒸汽发生管组;所述余热回收模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余热回收模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管组一端连接,所述水冷管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管组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管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蒸汽管。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模组由若干均匀分布的螺旋翅片管依次连通组成,所述蒸汽发生管组由若干均匀分布的钢管组成,所述钢管之间设有弯管接头连通。优选的,所述钢管两端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远离所述弯管接头一侧的钢管上设有齿轮,相邻所述钢管上的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优选的,所述蒸汽管与蒸汽发生管组之间设有汽水分离罐连通,所述汽水分离罐上设有排污管与出水口,所述蒸汽发生管组与水冷管组之间设有高温循环泵连通,同时所述高温循环泵与所述汽水分离罐上的所述出水口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1、本技术中冷水箱内的冷水依次经余热回收模组、水冷管组进入蒸汽发生管组完成气化,通过余热回收模组、水冷管组及蒸汽发生管组相配合,极大的提高了蒸汽发生机构内冷水的流动距离,而且通过余热回收模组、水冷管组的两次预热,可通过蒸汽发生管组内水的汽化质量,同时通过余热回收模组中的翅片管换热增加换热面积来提高烟道内部余热回收可以降低排烟温度,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通过水冷管组对燃烧器火排两侧进行水冷降温,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量的目的;2、本技术中蒸汽发生管组通过若干钢管与弯管接头依次转动连接组成,通过驱动电机与齿轮的配合在蒸汽生成过程中实现钢管的转动,转动的钢管使钢管表面受热均匀,有利于提高钢管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高温循环泵维持钢管内水量的充足,可有效避免钢管发生局部干烧现象;3、本技术中,通过高温循环泵与汽水分离罐相配合,既可以保持钢管内供水的稳定性,保持对钢管内壁的冲刷避免蒸发产生的沉淀在钢管内壁沉积,又可以实现蒸汽发生管组中导出的多余高温水分回流进行二次蒸发,有利于提高水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烟道、3-余热回收模组、4-燃烧器火排、5-蒸汽发生管组、6-水冷管组、7-进水管、8-蒸汽管、9-汽水分离罐、10-排污管、11-驱动电机、12-齿轮、13-高温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部连接有烟道2,所述烟道2内安装有余热回收模组3,所述壳体1内分为相互连通的燃烧室与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所述燃烧室内安装有燃烧器火排4,所述燃烧器火排4穿过所述壳体1连接有燃气管,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燃烧器火排4两侧设有水冷管组6,所述加热室内设有蒸汽发生管组5;所述余热回收模组3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余热回收模组3另一端与所述水冷管组6一端连接,所述水冷管组6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连接有蒸汽管8。所述余热回收模组3由若干均匀分布的螺旋翅片管依次连通组成,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由若干均匀分布的钢管组成,所述钢管之间设有弯管接头连通;所述钢管两端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远离所述弯管接头一侧的钢管上设有齿轮12,相邻所述钢管上的所述齿轮1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所述齿轮12转动的驱动电机11;所述蒸汽管8与蒸汽发生管组5之间设有汽水分离罐9连通,所述汽水分离罐9上设有排污管10与出水口,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与水冷管组6之间设有高温循环泵13连通,同时所述高温循环泵13与所述汽水分离罐9上的所述出水口连通。本技术工作时,首先通过所述燃烧器火排4对壳体1内部进行预热,然后通过所述进水管7注水,流动的水依次预热完成后,控制所述高温循环泵13工作使所述进水管7内流水流入所述蒸汽发生机构内,所述进水管7内的流水首先进入所述余热回收模组3进行第一次预热,第一次预热过程中所述余热回收模组3完成对所述烟道2的余热回收,通过能量的利用率,然后流水进入所述水冷管组6对所述燃烧器火排4周边进行降温的同时完成流水的二次预热,同时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1,二次预热后的流水在所述高温循环泵13的推动下进入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进行汽化,通过所述高温循环泵13维持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内供水的稳定,汽化过程中,所述驱动电机11带动所述钢管转动,使所述钢管表面受热均匀,提高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内产生的蒸汽品质,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内产生的蒸汽与多余流水进入所述汽水分离罐9内进行水汽分离,蒸汽进入所述蒸汽管8中,所述汽水分离罐9内产生的高温流水经所述高温循环泵13重新导入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内进行汽化,同时因所述蒸汽发生管组5内流水带入所述汽水分离罐9内的杂质经所述排污管10排出。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内安装有余热回收模组,所述壳体内分为相互连通的燃烧室与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所述燃烧室内安装有燃烧器火排,所述燃烧器火排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燃气管,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燃烧器火排两侧设有水冷管组,所述加热室内设有蒸汽发生管组;/n所述余热回收模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余热回收模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管组一端连接,所述水冷管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管组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管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蒸汽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内安装有余热回收模组,所述壳体内分为相互连通的燃烧室与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燃烧室上方,所述燃烧室内安装有燃烧器火排,所述燃烧器火排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燃气管,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燃烧器火排两侧设有水冷管组,所述加热室内设有蒸汽发生管组;
所述余热回收模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余热回收模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管组一端连接,所述水冷管组另一端与所述蒸汽发生管组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管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连接有蒸汽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氮燃烧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余热回收模组由若干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晓宇崔乃星隋鹏林张琦李敬坤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市坤博热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