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58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底座,下底座的上表壁设置有塞孔板,塞孔板的上表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吸盘,多个吸盘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底板的上表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顶端设置有泄压阀,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泄压阀的内腔,泄压阀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排气管,其中一根排气管与下底座固定连通,该种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的导气治具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可以实现真空塞孔印刷过程中的导气支撑问题,节省人员换料号时重新布设碳纤维棒导气条的时间,提高真空塞孔机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
本技术涉及真空塞孔支撑导气
,具体为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
技术介绍
随着行业对树脂塞孔品质要求的日趋严格,真空塞孔技术已推广开来。传统塞孔机,在大气状态下进行树脂塞孔,起到支撑导气的治具可以直接放在塞孔机的台面上,治具捞空区与台面形成的空间内气压与外界无差异。所以普通塞孔机,治具直接放在台面上生产,并不会产生树脂塞孔品质异常。而真空塞孔机结构不同,在塞孔前,需要对真空仓进行抽真空,工作状态时,仓内残留气压100Pa。在塞孔后,需进行破掉仓内真空,使内外气压平衡,才可以打开仓门。此时,如果治具板直接放置在真空印刷机台面上,因塞孔前,已抽真空,所以治具捞空区与台面会形成密闭真空区。一旦执行破真空动作,外界大气直接涌入,因为压力差的原因,板子下面捞空区内气压小于板子上方的气压,此处树脂形成下坠式凹陷,造成品质异常,为克服此问题,现有做法为:在治具下方间隔垫上碳纤维棒,直径为2.0mm,长度为80mm。此种做法弊端:人员需根据每个料号治具捞空区大小及布局关系,调整每根碳纤维棒的间距,浪费换料号时间;同时碳纤维棒存在摩擦掉屑问题,污染作业仓,堵塞网版下墨孔,造成品质异常,而且现有的底座需要通过外界结构将其固定,不便于使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上表壁设置有塞孔板,所述塞孔板的上表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吸盘,多个所述吸盘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底板的上表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顶端设置有泄压阀,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泄压阀的内腔,所述泄压阀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排气管,其中一根所述排气管与下底座固定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泄压阀的后部底板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两端固定连通有通气管,其中一根所述通气管与下底座固定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塞孔板的上表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塞孔板与下底座的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均开设有安装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底座与塞孔板的相对一侧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下底座的固定连接有阶梯PIN钉,所述阶梯PIN钉从上至下分为三阶,直径依次增大,其中第一阶直径为2.0mm,高度为1.5mm;第二阶直径为3.0mm,高度为1.0mm;第三阶直径为8.0mm,高度为0.3mm,所述塞孔板的内部下表壁设置有塞孔板治具,所述塞孔板治具的下表壁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下表壁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上表壁与底板的下表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前表壁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后表壁与底板的前表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的前表壁依次设置有压力计、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面板与真空泵和泄压阀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通过设置真空泵,真空泵可以通过通气管将塞孔板和下底座内部的气体抽真空,使得吸盘能够对模具进行吸附,便于对模具的固定,通过在底板的上表壁设置泄压阀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和泄压阀能够通过排气管将气体抽回塞孔板和下底座内部,使的塞孔板和下底座的内部与外界气压平衡,便于打开下底座,通过在下底座和塞孔板的相对一侧设置橡胶垫,橡胶垫能够使得下底座和塞孔板实现密封,本装置导气治具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可以实现真空塞孔印刷过程中的导气支撑问题,节省人员换料号时重新布设碳纤维棒导气条的时间,提高真空塞孔机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的下底座和塞孔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的控制面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下底座;3、塞孔板;4、第一通孔;5、吸盘;6、第二通孔;7、排气管;8、第一电机;9、泄压阀;10、控制按键;11、真空泵;12、通气管;13、安装孔;14、安装板;15、控制面板;16、橡胶垫;17、塞孔板治具;18、第三通孔;19、阶梯PIN钉;20、支撑腿;21、压力计;22、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底座2,下底座2的上表壁设置有塞孔板3,塞孔板3的上表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多个第一通孔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吸盘5,多个吸盘5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6,底板1的上表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顶端设置有泄压阀9,且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穿入泄压阀9的内腔,泄压阀9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排气管7,其中一根排气管7与下底座2固定连通。其中,位于泄压阀9的后部底板1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有真空泵11,真空泵11的两端固定连通有通气管12,其中一根通气管12与下底座2固定连通,通气管12便于通气。其中,塞孔板3的上表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3,塞孔板3与下底座2的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两个安装板14的外壁均开设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便于下底座2的安装。其中,下底座2与塞孔板3的相对一侧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6,下底座2的固定连接有阶梯PIN钉19,阶梯PIN钉19从上至下分为三阶,直径依次增大,其中第一阶直径为2.0mm,高度为1.5mm;第二阶直径为3.0mm,高度为1.0mm;第三阶直径为8.0mm,高度为0.3mm,塞孔板3的内部下表壁设置有塞孔板治具17,塞孔板治具17的下表壁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18。其中,底板1的下表壁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20,多个支撑腿20的上表壁与底板1的下表壁固定连接,支撑腿20使得装置更加的稳定。其中,底板1的前表壁设置有控制面板15,控制面板15的后表壁与底板1的前表壁固定连接,控制面板15可以控制泄压阀9和真空泵11转动。其中,控制面板15的前表壁依次设置有压力计21、显示屏22和控制按键10,控制面板15与真空泵11和泄压阀9电性连接,压力计21可以显示下底座2内部的压力值。工作原理:使用时,该种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通过设置真空泵11,真空泵11可以通过通气管12将塞孔板3和下底座2内部的气体抽真空,使得吸盘5能够对模具进行吸附,便于对模具的固定,通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底座(2),所述下底座(2)的上表壁设置有塞孔板(3),所述塞孔板(3)的上表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多个所述第一通孔(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吸盘(5),多个所述吸盘(5)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6),所述底板(1)的上表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顶端设置有泄压阀(9),且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穿入泄压阀(9)的内腔,所述泄压阀(9)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排气管(7),其中一根所述排气管(7)与下底座(2)固定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底座(2),所述下底座(2)的上表壁设置有塞孔板(3),所述塞孔板(3)的上表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多个所述第一通孔(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吸盘(5),多个所述吸盘(5)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6),所述底板(1)的上表壁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顶端设置有泄压阀(9),且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穿入泄压阀(9)的内腔,所述泄压阀(9)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排气管(7),其中一根所述排气管(7)与下底座(2)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泄压阀(9)的后部底板(1)的上表壁固定连接有真空泵(11),所述真空泵(11)的两端固定连通有通气管(12),其中一根所述通气管(12)与下底座(2)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孔板(3)的上表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塞孔板(3)与下底座(2)的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两个所述安装板(14)的外壁均开设有安装孔(13)。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图志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